《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46)
集之八·脾臟部(下) (46)
1. 通治一切疳方
若以藥攻之五臟,疏卻腸胃,下去積毒,取出蟲子,雖曰醫療,即非治法,蓋小兒臟腑虛則生蟲,虛則積滯,虛則疳羸,虛則脹滿,何可利下,若更轉動,腸胃致虛,由虛成疳,疳虛證候,乃作無辜,無辜之孩,難救矣。
胡黃連丸,治嬰兒一切疳候,及一切虛痢,他藥無功,此藥極效。
胡黃連,蘆薈,草黃連,肉豆蔻(炮),桂心,人參,硃砂,使君子(去殼),木香,釣藤,龍齒,白茯苓(以上各一錢),麝香(一字研)
上件各生用,為細末,取豶豬膽二枚裂汁,和末令勻,卻入袋內盛之,用線扎定,湯煮半日取出,切破袋子,加莨菪子(二錢)、黃丹(一錢)二味,另研如粉,入前藥和勻,搗五百杵,丸如綠豆大。但是疳與痢,用粥飲下五七丸,子幼者三丸,不吃粥飲,乳頭令吮。能治一十二種痢及無辜者,功效非常。
議曰:疳之疾危,發由於漸,痢之後逆,傳自於延(延久為逆),初見其輕,言之曰常,後知其重,告之無門,是以痢疳皆由積毒、嬌恣口腹,因虛以致虛,因害而傷害,醫工見有此等,自是憂疑,病家欲得便蘇,豈無性急,更遷取活,展轉逾深,或疳極而腹下痢,或熱盛而加作渴,或煩躁四體虛浮,或飲食一時嘔吐,常方不能安愈,快劑恐越傷和,並宜服此。
肥肌丸,治小兒一切疳氣,肌瘦體弱,神困力乏,常服殺蟲消疳,開胃進食。
黃連(去須),川楝肉(炒),川芎(各半兩),陳皮,香附子(各二錢半,酒煮,炒乾),木香(二錢)
上件為末,水煮細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飯飲下。
議曰:驚疳積痢,各分證候用藥,今有小兒患疳虛困,又作痢疾,二候相加,最為惡重。疳痢並行,臟腑虛乏之極,熱毒差重,皆系積之久滯,雖曰系積,無積可療,乃虛受之,然謂其虛,補之不及,所見其證,不得良方,以何對治,雖獲其方,不審其候,亦難療也。良由脈與病同,藥與證對,醫工運巧,扶而起之,必得安樂。
胡黃連丸無以加矣,肥肌良方,亦佐勝焉。
白話文:
[通治一切疳方]
如果用藥物來攻伐五臟,疏通腸胃,排出積聚的毒素,取出蟲子,雖然說是治療,但並不是根本的治法。因為小兒臟腑虛弱才會生蟲,虛弱才會積滯,虛弱才會出現疳瘦,虛弱才會腹脹,怎麼可以用瀉下的藥物來治療呢?如果更進一步地去轉動腸胃,會導致腸胃更加虛弱,由虛弱變成疳病,疳病虛弱的症狀會讓孩子更加無辜,無辜的孩子就難以救治了。
胡黃連丸,專治嬰兒所有疳病症狀,以及一切虛弱的痢疾,其他藥物沒有效果,這個藥非常有效。
藥方組成: 胡黃連、蘆薈、草黃連、肉豆蔻(炮製過)、桂心、人參、硃砂、使君子(去殼)、木香、釣藤、龍齒、白茯苓(以上各一錢),麝香(一字,研磨成粉末)。
以上藥材全部用生的,磨成細末,取兩枚公豬的膽汁,混合藥末攪拌均勻,裝入袋子裡,用線紮緊,放入水中煮半天後取出,切開袋子,加入莨菪子(二錢)、黃丹(一錢)兩種藥,另外研磨成粉,加入之前的藥粉中混合均勻,搗五百下,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如果是疳病或痢疾,用粥水送服五到七丸,幼小的孩子服用三丸,如果不能吃粥,就讓孩子含吮在乳頭上。這個藥能治療十二種痢疾以及不明原因的疾病,效果非常好。
討論:疳病是一種危險的疾病,它的發生是逐漸累積的;痢疾之後病情會加重,會傳染蔓延(延久就會轉為逆症)。剛開始看起來病情很輕,人們會認為是常有的事,等到後來病情加重,想要尋求幫助卻為時已晚。因此,痢疾和疳病都是因為積聚毒素、嬌慣放縱口腹之慾,因為虛弱導致更加虛弱,因為傷害而造成更大的傷害。醫生看到這種情況,自然會感到憂慮和懷疑,病家想要趕快痊癒,難免性急,想要尋求其他辦法,反而使病情更加惡化,有的疳病嚴重到腹瀉,有的熱盛而口渴,有的煩躁不安,身體虛浮,有的吃下東西就吐出來。常用的藥方不能夠安穩地治好,猛烈的藥劑又怕傷到身體的和氣,所以都適合服用這個藥。
肥肌丸,專治小兒一切疳氣,肌肉消瘦,身體虛弱,精神困頓,乏力。經常服用可以殺蟲消疳,開胃促進食慾。
藥方組成: 黃連(去鬚)、川楝肉(炒)、川芎(各半兩),陳皮、香附子(各二錢半,用酒煮過,炒乾),木香(二錢)。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水煮細麵糊做成藥丸,像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溫熱的米湯送服。
討論:驚風、疳病、積食、痢疾,各種疾病要根據不同的症狀來用藥。現在有的小兒患疳病,身體虛弱困頓,又患痢疾,兩種病症同時出現,情況最為嚴重。疳病和痢疾同時發生,是臟腑虛弱到了極點,熱毒也比較嚴重,都是因為積滯太久了。雖然說是積滯,卻已經沒有積滯可以治療,是因為虛弱導致的。如果說虛弱,要補養卻又補不進去。所見到的症狀,沒有好的方子對應,該怎麼辦呢?即使找到藥方,不了解病情,也難以治好。關鍵在於脈象和病情相符,藥物和症狀對應,醫生才能巧妙地運用藥物,扶助病人使其康復,必定能讓病人安樂。
胡黃連丸已經是很好的藥方了,肥肌丸也是輔助的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