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36)

回本書目錄

集之八·脾臟部(下) (36)

1. 走馬疳

〔曾氏〕,燒鹽散,治走馬疳牙根肉潰爛黑臭。

橡斗子(不拘多少)

上每用大者兩個,入鹽滿殼,蓋作一合,或五六個至十數個,安在火內和鹽燒透,取出地上,以瓦碗蓋定存性,候冷入麝香少許,乳缽內極細杵勻。每以半錢塗搽患處。常收,用小瓦合盛貯,勿使紙裹,蓋能作潤。

內金散,治牙根肉臭爛黑色,有蟲作痛。

雞內金(即雞膈內粗皮,陰乾,一兩),白芷,銅青(各半兩),麝香(一字)

上,前三味銼曬或焙,為末,仍以麝香乳缽內同杵勻。每用一字或半錢,乾擦患處,先用溫鹽水灌漱後敷藥。

密陀僧散,治走馬疳齒焦黑爛。

密陀僧(一兩),輕粉(五十帖),麝香(一字)

上件為細末,同輕粉、麝香乳缽內杵勻。每用半錢,擦患處。

走馬牙疳神效方

乾薑、白礬、棗子燒焦存性,為末。敷患處。尿桶中白焙乾為末,入冰片少許。揩牙立效。

上自《水鑑方》以下不犯砒,為妥。

治走馬牙疳,用溺桶中白垢、火煆過,每一錢入銅綠三分、麝香一分半,敷之立愈。

紅鉛散,治走馬疳。

綠礬不以多少,色鮮明者,入乾鍋,用炭火燒,鍋赤傾出,以好酒灑拌勻,再入鍋,如此數遍,色紅,研作細末,入麝香少許。先以溫漿水洗漱淨,用指蘸藥,有疳處貼之。

〔演山〕,蘭香散,治小兒走馬疳,牙齒潰爛,以至崩砂出血齒落者。

輕粉(一錢重),蘭香子(一錢,末),密陀僧(半兩,醋淬,為末)

上研如粉。敷齒及齦上立效。

議曰:嬰孩受病,證候多端,良由氣鬱三焦,疳分五臟,內有腎經常虛,得疳,名之曰急,以馬走為喻,治療頗難,此等一證,初作口氣,名曰臭息。次第齒黑,名曰崩砂。盛則齦爛,名曰潰槽。又盛血出,名曰宣露。重則齒自脫落、名曰腐根。其根既腐,何由理之,今將秘方具述於後。

敷齒立效散

鴨嘴膽礬(一錢匙,上煆紅,研),麝香(少許)

上研勻。每以少許敷牙齒齦上。又一方,用蟾酥一字,加麝和勻。敷之。

議曰:血之流行者榮也,氣之循環者衛也,變蒸足後,飲食之間,深恐有傷於榮衛而作眾疾,其或氣傷於毒,血傷於熱,熱毒攻之,虛臟所受,何臟為虛,蓋小兒腎之一臟常主虛,不可令受熱毒,攻及腎臟,傷乎筋骨,惟齒受骨之餘氣,故先作疾,名曰走馬,非徐徐而作。

所宜服藥甘露飲、地黃膏、化毒丹、消毒飲,其外證以前件立效散,及麝酥膏敷之,切忌與食熱毒之物。此疳不同常證,乃系無辜有作,醫宜深究,保全為上,若用常方,難擬愈活。

獨活飲子,治腎疳臭息候。

天麻,木香,獨活,防風,麝香(少許,為細末研和入)

上各二錢重,為末。每服一錢匕,小者半錢,麥門冬熟水調下。

白話文:

曾氏的燒鹽散,治療牙齦潰爛、發黑、有惡臭的走馬疳。

將不拘數量的橡斗子,每次取較大的兩個,裝滿鹽,蓋合起來,或者用五六個到十幾個,放在火中和鹽一起燒透,取出放在地上,用瓦碗蓋住保存其藥性,冷卻後加入少量麝香,用乳缽搗成極細的粉末。每次取半錢塗抹患處。平常要收好,用小瓦罐裝盛,不要用紙包裹,因為紙會吸收濕氣。

內金散,治療牙齦腐爛發黑、有蟲子引起疼痛的狀況。

雞內金(就是雞胗內層的粗皮,陰乾,一兩)、白芷、銅青(各半兩)、麝香(一字)

將前三味藥材切碎曬乾或烘乾,磨成粉末,再加入麝香用乳缽一同搗勻。每次取一字或半錢,乾擦在患處,先用溫鹽水漱口後再敷藥。

密陀僧散,治療走馬疳引起的牙齒焦黑腐爛。

密陀僧(一兩)、輕粉(五十帖)、麝香(一字)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再和輕粉、麝香一起用乳缽搗勻。每次取半錢,擦在患處。

走馬牙疳神效方

將乾薑、白礬、紅棗燒焦後保存其藥性,磨成粉末。敷在患處。或者將尿桶中的白垢焙乾磨成粉末,加入少量冰片。擦牙齒,立刻見效。

上面從《水鑑方》開始的方子都沒有用到砒霜,比較安全。

治療走馬牙疳,用尿桶中的白色污垢,用火煅燒過,每次取一錢,加入三分銅綠、一分半麝香,敷在患處,立刻痊癒。

紅鉛散,治療走馬疳。

取不拘數量的綠礬,選擇顏色鮮明的,放入乾鍋中,用炭火燒,燒到鍋子發紅時倒出,用好酒灑拌均勻,再放回鍋中,這樣反覆數次,直到礬變成紅色,磨成細末,加入少量麝香。先用溫米湯水洗漱乾淨,用手指蘸藥,貼在有疳瘡的地方。

演山的蘭香散,治療小兒走馬疳,牙齒潰爛,甚至崩壞出血、牙齒脫落的狀況。

輕粉(一錢重)、蘭香子(一錢,磨成粉)、密陀僧(半兩,用醋淬過後磨成粉)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敷在牙齒和牙齦上,立刻見效。

說明:嬰兒生病,症狀繁多,多是因為氣鬱積在三焦,疳病分為五臟,內有腎經常常虛弱,得了疳病,稱為「急」,用馬的奔跑來比喻,治療非常困難。這種病,最初表現為口臭,稱為「臭息」。接著牙齒變黑,稱為「崩砂」。嚴重時牙齦潰爛,稱為「潰槽」。更嚴重時會出血,稱為「宣露」。最嚴重時牙齒會自行脫落,稱為「腐根」。牙根都腐爛了,怎麼治療呢?現在將秘方詳細列出。

敷齒立效散

鴨嘴膽礬(一錢匙,燒紅後研磨)、麝香(少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每次取少量敷在牙齒和牙齦上。或者用蟾酥一字,加入麝香混合均勻,敷在患處。

說明:血液的運行是為了滋養身體,氣的循環是為了保護身體,在變蒸完成後,飲食之間,很可能損傷了身體的滋養和保護功能而引起各種疾病。或者氣受到毒邪侵犯,血受到熱邪侵犯,熱毒攻擊身體,虛弱的臟器就會受損,哪個臟器虛弱呢?大概是小兒的腎臟常常是虛弱的,不能讓它受到熱毒的侵犯,攻擊到腎臟,損傷筋骨。因為牙齒是骨頭多餘的氣所滋養的,所以首先發病,稱為「走馬」,不是慢慢發作的。

應該服用甘露飲、地黃膏、化毒丹、消毒飲等藥物,外敷使用前面提到的立效散,以及麝酥膏,切記不要吃熱性毒性食物。這種疳病不同於一般的疾病,是無故發作的,醫生應該深入研究,以保全生命為上策,如果用一般的方法治療,很難治癒。

獨活飲子,治療腎疳引起的口臭。

天麻、木香、獨活、防風、麝香(少量,磨成細粉加入混合)

以上藥材各取二錢重,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匕,小孩服用半錢,用麥門冬煮熟的水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