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13)
集之八·脾臟部(下) (13)
1. 脾疳
治小兒脾疳瀉血肚大氣喘方
丁香,白朮,龍腦,乾蠍,胡黃連,夜明砂(炒。各一分)
上為末,軟飯丸,米粒大。蕪荑湯下。
治小兒通身黃瘦,大小便結澀,脾所召也。
漢防己(炒),甘草(炙。各一兩),桑白皮,木通,木香(各半兩),檳榔(一個),胡黃連(一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七分盞,生薑少許,煎至五六分,分溫二服。(莊氏第十五候用此方)
治小兒疳氣,進飲食。
黃耆散
黃耆,五味子,厚朴(薑汁炙),白朮,蒼朮,芍藥,甘草(炙),陳橘皮,乾薑,乾蠍,當歸(各一兩),木瓜(二兩)
上為末。每服半錢,米飲調下。
〔丹〕小兒吃泥。
石膏,黃芩,陳皮,茯苓,甘草,白朮
上為散。煎服。
〔經〕治小兒吃泥及䑋肚。
膩粉一分,用沙糖搜丸如麻子大。空心米飲下一丸,瀉出土,瘥。(䑋如掌切脹也)
〔莊氏〕第十九候愛餐生米麵炭磚瓦,是脾胃疳。
蘆薈丸(治小兒驚風五疳)
蘆薈,胡黃連,牛黃,天竺黃,草龍膽,茯苓(各半兩),龍腦,麝香,人參,川大黃,雄黃(各一分),生犀(屑,二分)
上為末,煉蜜丸,綠豆大。每服三丸,薄荷湯下,溫酒亦得,化下亦無妨。
小兒脾疳常吃泥土,日久遍身通黃,醫人不識,或呼為陰黃,宜服,虎睛丸
虎睛(一個),牛黃(二錢),桔梗,麝香,胡黃連(各一錢)
上件為末,煉蜜為丸,麻子大。每服三丸,食前米飲下,日二服。
白話文:
治療小兒脾疳,腹瀉、腹脹、氣喘的藥方
丁香、白朮、龍腦、乾蠍、胡黃連、炒過的夜明砂(各取一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軟飯做成藥丸,大小如米粒。用蕪荑湯送服。
治療小兒全身黃瘦,大小便不順暢,這是脾臟功能失調引起的。
炒過的漢防己、炙甘草(各取一兩)、桑白皮、木通、木香(各取半兩)、檳榔(一個)、胡黃連(一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七分盞,加入少量生薑,煎煮至剩五六分,分兩次溫服。(莊氏第十五候用此方)
治療小兒疳積,能增進食慾。
黃耆散
黃耆、五味子、薑汁炙過的厚朴、白朮、蒼朮、芍藥、炙甘草、陳橘皮、乾薑、乾蠍、當歸(各取一兩)、木瓜(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米湯調服。
(丹方)治療小兒吃泥土。
石膏、黃芩、陳皮、茯苓、甘草、白朮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煎煮後服用。
(經方)治療小兒吃泥土和肚子脹大。
膩粉一份,用砂糖調成丸子,大小如麻子。空腹時用米湯送服一丸,瀉出泥土後,病就好了。(䑋字指肚子像手掌一樣脹大)
(莊氏說)第十九候:小兒喜歡吃生米麵、炭、磚瓦,是脾胃疳積的表現。
蘆薈丸(治療小兒驚風和五疳)
蘆薈、胡黃連、牛黃、天竺黃、草龍膽、茯苓(各取半兩)、龍腦、麝香、人參、川大黃、雄黃(各取一分)、生犀屑(二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三丸,用薄荷湯送服,也可以用溫酒送服,或者化開服用也可以。
小兒脾疳常會吃泥土,時間久了全身會發黃,醫生不認識,可能會說是陰黃,應該服用虎睛丸。
虎睛(一個)、牛黃(二錢)、桔梗、麝香、胡黃連(各取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三丸,飯前用米湯送服,每日服用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