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六·心臟部四 (43)
集之六·心臟部四 (43)
1. 痘後餘毒證治
黃連陰䘌丸,治狐惑瘡。
黃連(二錢),蘆薈,乾蟾(煅,各一錢二分),使君子肉(二錢半),蕪荑(一錢五分),川楝子肉(一錢)
上末。烏梅洗淨,去核,搗膏和丸。米飲下。
【牙疳】痘後,牙齒齦肉潰爛者,此痘疕脫去,涎水浸漬為疳蝕瘡,用綿繭散(收靨)敷之。若氣臭血出者,又名走馬疳瘡,內以黃連解毒湯(煩躁)加雄黃為丸,竹葉湯下,外以馬鳴散敷之。或口舌生瘡者,並宜洗心散。以上諸證大便秘者,並用四順飲利之,大便潤者用甘露飲服之。
老茶葉、薤葉根煎湯洗。以白𣯖即酸梅也,燒灰,人中白火煆,加入雄黃散敷之。
洗心散
當歸,生地黃,木通,黃連,麻黃,大黃(酒洗),薄荷葉(各等分)
上銼細。水一盞,加燈心為引,煎七分,去滓溫服。
甘露飲,牙疳暫用。
麥門冬(去心一錢),天門冬(去心二錢),生地黃(四分),熟地黃(六分),石斛(去根),枇杷葉(各五分),山茵陳,枳殼,黃芩,犀角屑(各六分),甘草(一字)
水煎服。
雄黃散
雄黃,枯礬(各一錢),麝香(一分半),人中白(五分)
共為末。吹入鼻中,如吹不入,用麻油潤,使進。
馬鳴散
人中白(即溺缸底白垽,以物刮取,用新凡盛之,火煅過、如白鹽乃佳,半兩),馬鳴蛻(即蠶蛻紙也,火燒過,二錢半),五倍子(生,一錢,另用一錢,同礬枯),白礬(一錢,捶碎,另取五倍子一錢,人礬於內,用火煅枯)
共為極細末。先以米泔濃汁浸洗,以此敷之。
人中白散
人中白(煅,一兩),黃柏(炒黑,三錢)
上為末。搽口內。
吹口散,治口疳。
黃連,青黛,孩兒茶,冰片,為末、吹之。
赴筵散,口瘡神效。
薄荷,黃柏
等分,為末。入青黛少許,搽之。
牙疳方,痘後餘毒攻牙齦,疳腐。(內宜服甘露飲)
人中白(煅,三錢),枯礬(二錢),鹽梅(七個,煅存性),麝香(一分),白氁子灰(一錢),五穀蟲(焙乾,二錢)
為細末。先將蔥茶洗去腐肉,須見鮮血,然後搽藥。
大抵瘡痘之後,遇有便秘、內熱等證,須當解利,勿使餘毒變生諸證也,解利之劑如三黃丸、四順飲(並見發熱)之類。若失於解利,致生諸證,須當用切中病源之藥以急治之,不可緩治,令病勢滋蔓,反害人也。今人不能究其病因,一概用不急之藥,其意但欲逃差謬爾,何嘗實能究其致病之由而藥之耶。急治之中,惟在識其虛實,苟稟受既實,榮衛充壯,病後有熱者,即與解利,緩治不可也。
所稟怯弱,病後榮衛大虛,坐立振搖,飲食少者,卻宜和緩之藥以扶持之,候其飲食如故,榮衛既充,然後微微解利,未為遲晚。或至虛之人,不必解利,可也。
白話文:
黃連陰䘌丸:治療狐惑瘡(一種皮膚病)。
配方:黃連(8克),蘆薈、乾蟾(煅燒過,各4.8克),使君子肉(10克),蕪荑(6克),川楝子肉(4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取烏梅洗淨,去除果核,搗成膏狀,與藥粉混合製成藥丸。用米湯送服。
牙疳:痘疹之後,牙齦潰爛,這是因為痘疹脫落後,唾液浸漬引起的腐蝕性瘡瘍,可用綿繭散(有收斂作用)敷在患處。如果出現惡臭或流血,又稱為走馬疳瘡,內服黃連解毒湯(適用於煩躁)加雄黃製成的藥丸,用竹葉湯送服,外敷馬鳴散。若口腔或舌頭長瘡,宜用洗心散。以上這些症狀若有便秘,可服用四順飲通便;若大便正常,則服用甘露飲。
用老茶葉或薤菜根煎湯清洗患處。將白𣯖(即酸梅)燒成灰,加入煅燒過的人中白,再加入雄黃散敷在患處。
洗心散:
配方:當歸、生地黃、木通、黃連、麻黃、大黃(酒洗過)、薄荷葉(各等量)。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一碗,加入燈心草引藥,煎煮至七分,去渣,溫服。
甘露飲:牙疳暫時用藥。
配方:麥門冬(去心4克),天門冬(去心8克),生地黃(1.6克),熟地黃(2.4克),石斛(去根)、枇杷葉(各2克),山茵陳、枳殼、黃芩、犀角屑(各2.4克),甘草(少量)。
用水煎服。
雄黃散:
配方:雄黃、枯礬(各4克),麝香(0.6克),人中白(2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吹入鼻中,若吹不進,可用麻油潤濕後再吹。
馬鳴散:
配方:人中白(即尿缸底的白色沉澱物,刮取後用新瓦罐盛裝,煅燒後呈白色鹽狀,20克),馬鳴蛻(即蠶蛻下來的紙,燒過,10克),五倍子(生的,4克,另取4克與枯礬一同煅燒),白礬(4克,搗碎,另取五倍子4克,放入礬中一起煅燒至枯)。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先用濃米湯浸泡清洗患處,然後敷上此藥。
人中白散:
配方:人中白(煅燒過,40克),黃柏(炒黑,12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塗抹於口內。
吹口散:治療口疳。
配方:黃連、青黛、孩兒茶、冰片,研磨成粉末後吹入患處。
赴筵散:治療口瘡有奇效。
配方:薄荷、黃柏(等量),研磨成粉末。加入少量青黛,塗抹於患處。
牙疳方:痘疹後餘毒侵犯牙齦,導致腐爛。(內服甘露飲)。
配方:人中白(煅燒過,12克),枯礬(8克),鹽梅(7個,煅燒至保留藥性),麝香(少量),白氁子灰(4克),五穀蟲(焙乾,8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末。先用蔥茶清洗患處腐肉,必須看到鮮血,然後塗抹藥粉。
大抵在痘疹之後,如果出現便秘、內熱等症狀,必須要通便解熱,不要讓餘毒引發其他病症,通便解熱的藥物如三黃丸、四順飲等(參見發熱篇)。如果沒有及時通便解熱,導致產生其他病症,必須要針對病因用藥,及時治療,不能拖延,讓病情擴散,反而危害身體。現在的人不研究病因,一概使用不緊急的藥物,只是想逃避責任,並沒有真正研究病因,對症下藥。在緊急治療中,最重要的是辨別虛實,如果體質強壯,氣血充足,病後有發熱的,就要及時通便解熱,不可緩治。
如果體質虛弱,病後氣血大虛,坐立不安,食慾不佳的,則應該用溫和的藥物來扶持正氣,等到食慾恢復,氣血充足後,再微微通便解熱,也不算晚。或者對於極度虛弱的人,甚至可以不必通便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