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六·心臟部四 (28)

回本書目錄

集之六·心臟部四 (28)

1. 潰爛

黃丹(水飛過,火煆紅,一兩),黃柏,黃連(各五錢),黃芩,大黃(各三錢),輕粉(一錢),麝香(一分)

上為細末。瘡濕,乾摻,燥,用臘豬油熬化,調搽。

白螺散,專治瘡痘不收。

白螺螄殼(不拘多少,古牆上取)

上,去土,洗淨,火煉紅,取出,存性,為極細末。瘡口濕處,乾摻為妙。

乳香韶粉散

即韶粉散加乳香末三錢。(韶粉散方見落痂證治)

又方

荔枝殼(微燒,存性),草紙(燒灰,存性),敗茅(多年者)

三味,共為細末。或搽,或摻,自能收水結痂。

又方

黃豆殼燒白灰,為末,摻之。如痘風癬,以痘殼煎湯洗。

秘傳茶葉方,痘爛遍身、無皮,膿水流出,黏拈衣被。茶葉,要多揀去粗梗,入滾水一渫,即撈起,再揀去梗,濕鋪床上,用草紙隔一層,令兒睡上,一夜則膿皆干。

蕎麥粉法(見收靨證治)

蟬花散,治爛痘生蛆蟲,及夏月諸蟲咬傷,臭惡不可近者。服之,蟲皆化而為水,蒼蠅亦不敢近。

蟬蛻(洗淨,焙),青黛(澄去灰土。各五錢),北細辛(二錢半),蛇蛻(一兩,燒、存性)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酒調下。仍以生寒水石細末,摻之。

白話文:

潰爛

黃丹(用水淘洗過,用火燒紅,一兩),黃柏、黃連(各五錢),黃芩、大黃(各三錢),輕粉(一錢),麝香(一分)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如果瘡口潮濕,就直接撒上藥粉;如果乾燥,就用融化的豬油調和後塗抹。

白螺散,專門治療瘡或痘子不收口的情況。

白螺螄殼(不論多少,從古牆上取)

將螺螄殼去除泥土,洗淨,用火燒紅,取出後,保留其藥性,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瘡口濕潤的地方,直接撒上藥粉效果最好。

乳香韶粉散

就是在韶粉散的基礎上加入乳香末三錢。(韶粉散的配方在「落痂證治」中可以找到)

另一個配方:

荔枝殼(稍微燒一下,保留藥性),草紙(燒成灰,保留藥性),多年生的老茅草

以上三種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可以塗抹或撒在傷口上,自然可以收斂水分,使傷口結痂。

另一個配方:

黃豆殼燒成白色灰燼,研磨成粉末,撒在傷口上。如果是痘瘡、風癬,可以用痘殼煎水清洗患處。

秘傳茶葉方,針對痘瘡潰爛全身、皮膚脫落,膿液流出,黏住衣物被褥的情況。茶葉要挑去粗梗,放入滾水中浸泡一下,立即撈出,再挑去剩餘的梗,將濕潤的茶葉鋪在床上,鋪上一層草紙隔開,讓孩子睡在上面,一夜之後,膿液就會乾涸。

蕎麥粉的使用方法(參考「收靨證治」)

蟬花散,治療潰爛的痘瘡生出蛆蟲,以及夏季各種蟲咬傷導致的惡臭難聞,讓人難以靠近的情況。服用此藥,蟲子會化為膿水,蒼蠅也不敢靠近。

蟬蛻(洗淨,烘乾),青黛(去除灰塵。各五錢),北細辛(二錢半),蛇蛻(一兩,燒後保留藥性)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酒調服。同時用生寒水石的細末撒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