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六·心臟部四 (7)
集之六·心臟部四 (7)
1. 癢塌
白龍散
用干黃牛糞,在風露中多久者,火煅成灰,取中心白者為末,薄絹囊裹,於瘡上撲之。
浴法
經霜桑葉(上),蘇梗(中),升麻(上),荊芥穗(中),防風(中)
水煎十數沸,候溫,拭體。
癢甚欲搔者,以烏羽輕拂之。以細茶、當歸、黃耆、玄參、燒煙燻之。或以鐵器燒紅,置釅醋中,於室中熏之。
〔丹〕輕者,用淡蜜水調滑石末,以雞羽潤瘡上。
〔陳〕痘癢難任,搔之成瘡,或膿或血出者,敗草散治之,切不可用牛糞灰,貼則臭穢癍瘢多矣(方見收靨證治)。
小兒痘瘡癢難任,誤搔成瘡,及瘡痂欲落不落,用上好白蜜一味塗於瘡上,其痂易落,可無紫黑瘢痕。
世傳痘靨落後,痘毒不盡,變成癩癬,其癢難任,用陳年臘脂油敷,神妙。
又方,用羊𩩅骨髓塗瘡效(方見落痂證治痂不脫條)。
【爬破】〔萬〕凡痘子膿成漿熟,或癢,誤犯破者,只復灌爛,不能成痂,若膿漿未成之時,不可犯破半個,必然癢塌而死。〔袁〕敢問,有爬破囊房膿血淋漓而死者。有爬破囊房乾枯脫皮而死者。其故何與?曰木枯則自折,土燥則自裂,痘之囊房空虛,則梟癢自作,欲其不搔爬也難矣,但爬破於不關軸之處,猶可以全活,若臉顴氣窩,命之要轄也,於茲爬脫,死在旦夕。
彼爬破而膿血淋漓,似乎氣血交養,本不宜死也,而有死者,豈痘之不分美惡乎?要知魚得水而肥,鳥得林而棲,痘囊既破,膿血淋漓,既竭,則元氣耗絕矣,元氣既竭,烏得不至死耶。評云:膿血流來痘可生,只因灌破走黃金,任教爐火工夫到,棄了黃金惱殺人。喻言極是。
謝沖霄說:女媧煉五色石以補天,皮脫可藥紙以封之,斯言謬矣。
治痘瘡抓碎出血,黑虎丹。歌曰:絲瓜聯蒂與囊皮,孔里烏金統用之,慢火置於新瓦炙,燒時存性效真奇,痘經抓破惡梟攻,須識王真一笑翁,荊芥防風香白芷,綿耆芍藥建奇功。
按:古方有用敗草散抹者,有用蕎麥粉抹者,有用蛤粉摻者,有用文蛤末摻者,總不如黑虎丹之妙也。
白話文:
[止癢方法]
白龍散
取乾燥的黃牛糞,放置在風露中一段時間,然後用火燒成灰,取中心顏色偏白的細末,用薄絹布包起來,撲在長瘡的地方。
沐浴法
用經霜的桑葉(取嫩葉部分)、蘇梗(取中間部分)、升麻(取嫩葉部分)、荊芥穗(取中間部分)、防風(取中間部分),加水煎煮十幾次,待水溫合適後,用來擦拭身體。
如果癢得難以忍受想抓時,可以用烏鴉羽毛輕輕拂拭。或是用細茶、當歸、黃耆、玄參燒煙來燻,也可以將燒紅的鐵器放入濃醋中,在房間裡燻。
輕微症狀
如果症狀較輕,可以用淡蜜水調和滑石粉,用雞毛塗抹在患處。
嚴重症狀
痘疹發癢難以忍受,搔抓後形成瘡,或者流膿流血時,可以用敗草散來治療,切記不可用牛糞灰,因為貼敷後會產生臭味和斑痕(敗草散的配方在治療痘疹收口的章節中)。
兒童痘瘡
小兒痘瘡發癢難以忍受,不小心抓破形成瘡,或者瘡痂要掉不掉時,可以用上好的白蜜直接塗抹在瘡上,這樣瘡痂容易脫落,而且不會留下紫黑色的疤痕。
痘疹後遺症
民間傳說痘疹結痂脫落後,如果痘毒沒有完全清除,就會變成癩癬,癢得難以忍受。可以用陳年的豬油敷在患處,效果很好。
還有一個方子,用羊的脊髓塗抹瘡口也有效(具體用法參見治療瘡痂不脫落的章節)。
[抓破傷口]
痘瘡抓破的危險
痘瘡化膿成熟,或者發癢時,如果誤抓破了,只會讓傷口潰爛,無法結痂。如果膿液尚未形成時,千萬不可抓破哪怕半個,否則就會因為癢而導致潰爛死亡。有人問,為什麼會有人因為抓破囊泡導致膿血淋漓而死,也有人因為抓破囊泡導致皮膚乾枯脫皮而死?回答說,就像樹木枯萎會自己折斷,土地乾燥會自己裂開一樣,痘瘡的囊泡空虛,就會引起劇烈搔癢,想要不抓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抓破的地方不在重要部位,還可能保住性命。如果是在臉頰、顴骨等重要部位,一旦抓破,很快就會死亡。
抓破的原因
抓破後膿血淋漓,看起來似乎氣血充足,本不應該死,但還是死了,難道是因為痘瘡有好壞之分嗎?要知道,魚需要在水裡才能肥壯,鳥需要在樹林裡才能棲息。痘瘡的囊泡一旦破裂,膿血流盡,就會導致元氣耗盡,元氣耗盡,怎麼可能不死呢?有人說:膿血流出來痘瘡才能長好,但如果因為抓破導致膿血流失,就如同丟失黃金一樣,即使有再好的藥物也無法挽救,實在令人痛心。這個比喻非常恰當。
謬論
謝沖霄說,女媧煉五色石來補天,可以使用藥紙來封住脫落的皮膚,這句話是錯誤的。
治療抓破的藥方
治療痘瘡抓破出血,可以用黑虎丹。歌訣說:絲瓜連著蒂和囊皮,孔裡的烏金(可能是指一種礦物)都要用,用慢火在新瓦上烤,燒的時候要保留藥性,效果非常神奇。痘瘡抓破後會受到邪氣侵襲,要認識到王真(可能是一位醫師)的醫術高明。荊芥、防風、香白芷、黃耆、芍藥,這些藥物都功不可沒。
總結
古方中,有人用敗草散塗抹,有人用蕎麥粉塗抹,有人用蛤粉摻拌,有人用文蛤末摻拌,但總不如黑虎丹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