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50)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50)
1. 蠱疰
巢氏云:人聚蛇蟲雜類,以器皿盛之,令相啖食,餘一存者,即名為蠱,能變化,或隨飲食入腹,食人五臟。小兒有中者,病狀與大人老子無異,則心腹刺痛懊悶,急者即死,緩者涉歷歲月,漸深羸困,食心臟盡,利血,心臟爛乃至死,死又疰易旁人,故為蠱疰也。
《外臺·範汪》療大人小兒蠱疰百病,癥瘕積聚,酸削骨肉,大小便不利,卒忤,遇惡風,臚脹腹滿淋水,轉相注,殫門盡戶,延及男女外孫,醫所不能療。更生
十七物紫參丸,方
紫參,人參,半夏(湯洗),藜蘆,代赭石,桔梗,白薇,肉蓯蓉(各三分),石膏,大黃,牡蠣(熬),丹參(各一分),蝦蟆(燒灰),烏頭(炮。各四分),狼毒(七分),附子(炮,五分),巴豆(七十枚,去心皮,熬)
上件藥搗篩,蜜和為丸。以飲下如小豆一丸,日三服,老小以意減之。蜂蠆所螫,以塗其上,神良。忌豬羊肉冷水。一方,無蝦蟆,有乾薑四分。
《聖惠》,羚羊角散,治小兒中蠱,腹內堅如石,面目青黃,小便淋瀝,變易無常。
羚羊角(屑),蘘荷(各一兩),梔子仁(七枚),赤芍藥,牡丹皮,黃連(去須。各一分),犀角(屑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更量兒大小加減。
又方
敗鼓皮(三分,炙令黃),苦參(銼),蘘荷根(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升麻散,治小兒初中蠱毒。
川升麻,桔梗(去蘆頭),栝蔞根(各半兩)
上搗,羅為粗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四五服,量兒大小加減。
雄黃散,治小兒飛蠱,狀如鬼氣者,宜服。
雄黃,麝香(各細研),犀角(末。各半兩)
上件藥,都研令勻。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匕,日四五服,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五種蠱毒悉主之方
上搗馬兜鈴根,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五分,去滓空腹頓服。當時隨吐蠱出,未快吐,即再服。
又方,上用敗鼓皮一片,燒灰,細研為粉,空心,以粥飲調服一錢。病人須臾當呼蠱主姓名,病便愈。
又方,上用薺苨一兩,搗羅為末,以粥飲調下一錢,甚效,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畏忌中蠱欲死方
上用甘草半兩生銼,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分為二服。當吐蠱出,若平生預防蠱者,宜熟炙甘草煮汁服之,即內消不吐,神效。
治小兒中蠱毒,令腹內堅痛,面目青黃,淋露骨立,病變無常方
上用桃株寄生二兩,搗細羅為散,如茶點服之,日四五服。
又方,上用麝香半錢,細研,空腹以溫水調服。即吐出蠱毒未效,再服。
治小兒中蠱下血欲死方
上取生赤雌雞翅下血,服之立效。
又方
上搗青藍汁,頻頻與半合服。
《嬰孺》,雄黃丸,治小兒疰病,諸蠱魅精氣入心入腹刺痛,黃瘦骨立。
雄黃,雌黃(各四分),丹砂,野丈人,徐長卿(各三分),大黃(五分),麝香(三棗大),羚羊角(屑,五分)
上為末,以青羊脂和丸。百日兒酒服黍大三丸,日進二服,或豆大,亦可。
〔張渙〕,雄麝散,專治蠱毒病。
雄黃(水磨者,細研),麝香(別研),羚羊角(屑),赤芍藥,敗鼓皮(炙黃。各一兩),馬兜鈴根,薺苨,鬼臼(去毛,各半兩。以上除雄黃、麝香外,搗羅為細末)
上件八味,都一處拌勻研細。每服半錢,濃煎甘草湯調下,食前。
麝犀湯
犀角屑,鬼箭,安息香,水磨雄黃(細研。各一兩),苦參,牡丹皮(各半兩),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
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都拌勻。每服一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時時服。
白話文:
巢氏說:人們將蛇、蟲等雜類動物放在器皿裡,讓它們互相吞食,最後剩下的一隻就叫做「蠱」。這種「蠱」能夠變化,有時會隨著食物進入人體,侵蝕人的五臟六腑。小孩如果中了蠱,病狀和大人一樣,會感到心腹刺痛、煩悶,嚴重的會馬上死亡,輕微的則會拖延數年,逐漸變得虛弱消瘦,等到心臟被吃盡,便會開始拉血,心臟腐爛而死。死後這種「蠱」還會傳染給其他人,所以叫做「蠱疰」。
《外臺·範汪》記載:有個叫做「更生」的藥方,可以治療大人小孩的各種「蠱疰」疾病,包括腹中腫塊、積聚,導致肌肉消瘦,大小便不通暢,突然昏厥,遇到惡風,肚子腫脹、腹水,甚至會互相傳染,導致全家老小、外孫都染上,連醫生都沒辦法醫治。
這個方子的藥材是:紫參、人參、半夏(用湯洗過)、藜蘆、代赭石、桔梗、白薇、肉蓯蓉(各三分)、石膏、大黃、牡蠣(熬過)、丹參(各一分)、蝦蟆(燒成灰)、烏頭(炮製過。各四分)、狼毒(七分)、附子(炮製過,五分)、巴豆(七十枚,去掉心和皮,熬過)。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像小豆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一丸,一天三次,老人小孩可以根據情況減少用量。如果被蜂或蠍子蜇傷,也可以把藥塗在傷口上,效果很好。服用期間忌吃豬肉、羊肉和冷水。另一個方子沒有蝦蟆,但有乾薑四分。
《聖惠》記載:有個「羚羊角散」的藥方,可以治療小孩中蠱,肚子裡硬得像石頭,臉色青黃,小便不順暢,病情變化無常。
藥材是:羚羊角(磨成粉)、蘘荷(各一兩)、梔子仁(七枚)、赤芍藥、牡丹皮、黃連(去掉鬚。各一分)、犀角(磨成粉,半兩)。將這些藥材搗碎,粗略地篩過,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杯煎到剩下一半,去掉藥渣後溫服,一天三四次,可以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用量。
另一個方子:用敗鼓皮(烤黃,三分)、苦參(切碎)、蘘荷根(各一兩)。將這些藥材搗碎,粗略地篩過,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杯煎到剩下一半,去掉藥渣後溫服,一天三四次,可以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用量。
有個「升麻散」的藥方,可以治療小孩剛開始中蠱毒。
藥材是:川升麻、桔梗(去掉蘆頭)、栝蔞根(各半兩)。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杯煎到剩下一半,去掉藥渣後溫服,一天四五次,可以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用量。
有個「雄黃散」的藥方,可以治療小孩中「飛蠱」,看起來像鬼氣一樣的症狀。
藥材是:雄黃、麝香(都磨成細粉)、犀角(磨成粉,各半兩)。將這些藥材混合均勻,每次用溫水送服半錢,一天四五次,可以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用量。
有個方子,可以治療小孩的五種蠱毒:用馬兜鈴根搗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杯煎到剩下一半,去掉藥渣後空腹一次服完。當時應該會吐出蠱毒,如果沒吐乾淨就再服一次。
另一個方子:用一片敗鼓皮燒成灰,磨成細粉,空腹時用粥水送服一錢。病人過一會兒應該會喊出下蠱人的名字,病就好了。
又一個方子:用薺苨一兩,搗碎磨成粉,用粥水送服一錢,效果很好,可以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用量。
有個方子,可以治療小孩害怕恐懼,中蠱毒快要死的情況:用甘草半兩切碎,用水一杯煎到剩下一半,去掉藥渣後分成兩次服用。應該會吐出蠱毒。如果平時就預防蠱毒,可以用烤過的甘草煮水喝,這樣蠱毒會在體內化解,不會吐出來,效果很好。
有個方子,可以治療小孩中蠱毒,肚子裡堅硬疼痛,臉色青黃,身體瘦弱,病情變化無常:用桃樹上的寄生二兩,搗碎篩成粉,像喝茶一樣服用,一天四五次。
另一個方子:用麝香半錢,磨成細粉,空腹時用溫水送服。如果沒吐出蠱毒,就再服一次。
有個方子,可以治療小孩中蠱毒,拉血快要死的情況:取活的紅雌雞翅膀下面的血,服用後馬上見效。
又一個方子:搗碎青藍取汁,頻繁地服用半合。
《嬰孺》記載:有個「雄黃丸」的藥方,可以治療小孩疰病,各種蠱魅精氣侵入心腹導致刺痛,身體黃瘦骨立。
藥材是:雄黃、雌黃(各四分)、丹砂、野丈人、徐長卿(各三分)、大黃(五分)、麝香(三個棗子大小)、羚羊角(磨成粉,五分)。將這些藥材磨成粉,用青羊脂調和製成藥丸。一百天的嬰兒用酒送服黍米大小的三丸,一天服用兩次,也可以服用豆子大小的藥丸。
〔張渙〕記載:有個「雄麝散」的藥方,專門治療蠱毒病。
藥材是:雄黃(用水磨的,磨成細粉)、麝香(另外磨成粉)、羚羊角(磨成粉)、赤芍藥、敗鼓皮(烤黃,各一兩)、馬兜鈴根、薺苨、鬼臼(去掉毛,各半兩。除了雄黃、麝香外,其他都搗碎篩成細粉)。將這八味藥混合均勻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濃煎的甘草湯送服,飯前服用。
有個「麝犀湯」的藥方:犀角屑、鬼箭、安息香、水磨雄黃(磨成細粉,各一兩)、苦參、牡丹皮(各半兩),先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細粉,再加入麝香(磨成細粉,半兩)一起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大杯煎到剩下一半,去掉藥渣後溫服,隨時都可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