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自明

《婦人大全良方》~ 卷之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九 (1)

1. 《經效》方

療產後中風,腰背強直,時時反張,名曰風痙。

防風,葛根,川芎,地黃(各八分),麻黃(去節),甘草,桂心,川獨活,防己(各六兩),杏仁(五個,去皮尖,炒)

上細切,以水八升,煮麻黃去沫,後下諸藥,煎取三升,分溫三服。(有汗者不可服)

治產後中風,口噤,潰悶不能言,身體強直。

羌活,防風,秦艽,桂心,粉草,葛根(各三分),生薑(八分),附子(一個,炮),杏仁(八十枚,去皮、尖),麻黃(十分,去節)

上㕮咀,水九升,煮麻黃去沫,後下諸藥,煮取二升,分為三服。(有汗者不可服)

白話文:

治療產後中風,腰背僵硬,時常身體向後反弓,這種情況叫做風痙的藥方:

防風、葛根、川芎、地黃(各取八分),麻黃(去除莖節)、甘草、桂心、川獨活、防己(各取六兩),杏仁(五個,去皮尖,炒過)。

將以上藥材切細,用水八升煎煮,先煮麻黃並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煎至剩三升,分作三次溫服。(有出汗的人不可以服用此方)

治療產後中風,嘴巴緊閉,胸悶無法說話,身體僵硬的藥方:

羌活、防風、秦艽、桂心、甘草粉、葛根(各取三分),生薑(八分),附子(一個,炮製過),杏仁(八十個,去皮、尖),麻黃(十分,去除莖節)。

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用水九升煎煮,先煮麻黃並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煎至剩二升,分作三次服用。(有出汗的人不可以服用此方)

2. 產後中風方論第九

論曰:產後中風,由產傷動血氣,勞損臟腑未平復,起早勞動,氣虛而風邪氣乘虛傷之,故中風。風邪冷氣客於皮膚經絡,但疼痹、羸乏不任,少氣。若筋脈挾寒則攣急喎僻,挾濕則緩弱。若入諸臟,恍惚驚悸,隨其所傷臟腑、經絡而生病焉。

白話文:

產後中風,是因為生產時損傷了氣血,加上臟腑勞損尚未恢復,又過早勞動,導致氣虛,風邪之氣就趁虛侵入,所以才會中風。風邪和寒氣侵入皮膚經絡,會導致疼痛、麻木、身體虛弱無力、呼吸短促。如果寒氣侵入筋脈,就會出現抽筋、肌肉僵硬和口眼歪斜;如果濕氣侵入,則會感到肌肉鬆弛無力。如果病邪侵入內臟,就會出現精神恍惚、心悸等症狀,會根據所傷的臟腑、經絡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疾病。

3. 郭稽中產後中風方論

論曰:產後中風者何?答曰:產後五、七日內強力下床;或一月之內傷於房室;或懷憂怒,擾蕩沖和;或因著艾,傷動臟腑。得病之初,眼澀口噤,肌肉瞤搐,漸至腰脊筋急強直者,不可治。此乃人作,非偶爾中風所得也。

陳無擇評曰:問產後中風,風是外邪,血虛則或有中之者,直答以人作,不可治,問答不相顧解,如何開示後人?立論之難有如此者。若是中風,當以脈辨,看在何臟,依經調之。強力下床、月內房室,憂怒,著灸,非中風類;蓐勞,性氣,火邪,治各有法。非產後病,不暇繁引,學者識之。

白話文:

產後中風是怎麼回事呢?答案是:產婦在生產後五到七天內就勉強下床活動;或者在一個月內行房事;又或者是懷有憂愁、憤怒,擾亂了體內平和的氣血;也可能是因為艾灸不當,傷到了內臟。剛開始發病的時候,眼睛會感到乾澀、嘴巴緊閉,肌肉會抽動,漸漸地腰部和背部的筋會變得僵硬強直,這種情況就無法醫治了。這都是人為造成的,並非偶然的中風。

陳無擇評論說:問的是產後中風,所謂中風是外來的邪氣,血虛的時候或許會被侵襲,卻直接回答說這是人為造成的,無法醫治,這種問答並不相符,這樣要如何啟發後人呢?立論的困難就是像這樣。如果是中風,應該要通過脈象來辨別,看看病在哪个脏腑,根據經絡來調理。至於勉強下床、月子內行房事、憂愁憤怒、艾灸不當,這些不屬於中風的範疇,而是屬於產後勞累、情緒不佳、火邪之類的問題,治療各有方法。這些不是產後常見的疾病,就不詳細說明了,希望學習者能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