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證治準繩》~ 卷之五 (1)
卷之五 (1)
1. 遍身疼痛
〔大〕,產後遍身疼痛者何?答曰:產後百節開張,血脈流散,遇氣弱則經絡肉分之間,血多留滯,累日不散,則骨節不利,筋脈急引,故腰背不得轉側,手足不能動搖,身熱頭痛也。若醫以為傷寒治之,則汗出而筋脈動惕,手足厥冷,變生他病,但服趁痛散除之。
〔薛〕,前證若以手按而痛甚,是血滯也。用四物、炮薑、紅花、桃仁、澤蘭,補而散
之。若按而痛稍緩,此是血虛也。用四物、炮薑、人參、白朮,補而養之。,一產婦身腹作痛,發熱不食,煩躁不寐,盜汗脅痛,服解散祛血之藥,不時昏憒,六脈洪大如無,用補中益氣加炮薑、半夏,一劑頓退二三,又劑寢食甘美,但背強而痛,用八珍散大補湯調理而安。一產婦遍身頭項作痛,惡寒拘急,脈浮緊,此風寒之證也。用五積散一劑,汗出而愈。但倦怠發熱,此邪氣去而真氣虛也,用八珍湯調補而痊。一婦六月產後多汗,人倦不敢袒被,故汗出被裡,冷則浸漬,得風濕疼痛,遂以羌活續斷湯數服而愈。
趁痛散,(《云岐》)治產後氣弱血滯,遍身疼痛,及身熱頭疼。
牛膝,當歸,桂心,白朮,黃耆,獨活,生薑(各半兩),甘草,薤白(各二錢半),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參盞,煎至一盞半,去渣,食前服。
陳無擇評曰:趁痛散不特治產後氣弱血滯,兼能治太陽經感風頭疼,腰背痛,自汗發熱。若其感寒傷食,憂恐驚怒,皆致身疼發熱頭痛,況有蓐勞,諸證尤甚,趁痛散皆不能療。不若五積散入醋煎用卻不妨。
五積散加酒煎,治感寒頭痛身疼,方見傷寒門。恐與四物各半服之穩當。加桃仁煎,治腰痛,逐敗血,去風濕。
〔大〕,治產後遍身青腫疼痛,及眾疾。
牛膝,大麥糵(各等分),
上為細末,以新瓦罐子中填一重麥糵,一重牛膝,如此填滿,用鹽泥固濟,火煅過赤,放冷,研為散。但是產後諸疾,熱酒調二錢下。
活血丹,蒼朮四物各半湯(並見雜病身痛。)
烏金散,治產後骨節四肢疼痛。(見後狂言譫語。)
白話文:
[遍身疼痛]
[大],為什麼產婦生產後會全身疼痛呢? 答:因為生產後全身關節都打開了,氣血也比較分散,如果身體虛弱,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導致經絡和肌肉之間有過多的血瘀積滯留,如果積留多日不散,就會造成關節活動不利索,筋脈也會因為牽拉而感到緊繃,所以會出現腰背無法轉動、手腳無法活動、身體發熱和頭痛的情況。如果醫生誤以為是傷寒來治療,就會因為發汗而導致筋脈抽動,手腳冰冷,引發其他疾病。應該服用趁痛散來緩解。
[薛],如果上述情況,用手按壓疼痛加劇,那就是血瘀的表現。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炮薑、紅花、桃仁、澤蘭來補氣血、散瘀血。如果按壓後疼痛稍微減輕,那就是血虛的表現。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炮薑、人參、白朮來補氣養血。曾經有一個產婦,全身腹部疼痛,發燒不思飲食,煩躁不安睡不著覺,盜汗並且脅肋疼痛。吃了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藥後,反而時常昏迷,脈搏虛大無力。後來改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炮薑、半夏,服用一劑就減輕了二三成,再服一劑,就開始能吃能睡。但仍然感到背部僵硬疼痛,最後用八珍散大補湯調理後痊癒。另一個產婦,生產後全身包括頭頸都疼痛,怕冷且身體拘緊,脈象浮緊,這是感受風寒的症狀,服用五積散一劑後,發汗病就好了。但之後感到疲倦發熱,這是邪氣祛除後正氣虛弱的表現,用八珍湯調養後痊癒。還有一個婦女,生產六個月後容易出汗,身體倦怠不敢裸露身體,汗水出在被子裡,因為潮濕寒冷而感到疼痛,最後用羌活續斷湯服用幾次後痊癒。
趁痛散(出自《云岐》)可以治療產後氣虛血滯、全身疼痛,以及身體發熱頭痛的情況。
藥材包括:牛膝、當歸、桂心、白朮、黃耆、獨活、生薑各半兩,甘草、薤白各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半兩,加水煮成一碗半,去渣,飯前服用。
陳無擇評論說:趁痛散不僅能治療產後氣虛血瘀,還能治療太陽經感受風邪引起的頭痛、腰背痛、自汗發熱。如果是由於感受寒邪、飲食損傷、憂慮恐懼、驚嚇惱怒等原因導致的全身疼痛、發熱頭痛,或者因為產後過度勞累等情況,趁痛散都不能治療。不如用五積散加醋煎服效果更好。
五積散加酒煎服,可以治療感受寒邪引起的頭痛身痛,方子在傷寒門。建議和四物湯各一半配合服用比較穩妥。如果加桃仁一起煎服,可以治療腰痛,排除瘀血,去除風濕。
[大],可以治療產後全身青腫疼痛,以及各種疾病。
藥材包括:牛膝、大麥芽,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然後在新瓦罐中,鋪一層大麥芽,再鋪一層牛膝,如此交替鋪滿,用鹽泥封固,燒到變紅,放涼後磨成散劑。如果是產後各種疾病,用熱酒調服二錢。
活血丹、蒼朮四物各半湯(都記載在雜病身痛部分)。
烏金散,可以治療產後骨節四肢疼痛(記載在後面狂言譫語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