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女科證治準繩》~ 卷之四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4)

1. 胎自墮

當歸散,治產後氣血虛弱,惡露內停,憎寒發熱。

當歸,白芍藥(炒),川芎,黃芩(炒,各一兩),白朮(五錢),

上為細末,溫童便調下二錢。

聖愈湯,治血虛心煩,睡臥不寧,或五心煩熱。

熟地黃(酒拌蒸半日),生地黃(酒拌),川芎,人參(各七錢五分),當歸(酒拌),黃耆(炒,各五錢),

上水煎服。

當歸補血湯,治肌熱躁熱,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晝夜不息,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脈虛血虛也,若誤服白虎湯,必死。

當歸(三錢),黃耆(一兩),

上水煎服。

四物二連湯,治血虛發熱,或口舌生瘡,或晝安夜熱。

當歸,川芎,熟地黃,芍藥,胡黃連,宣黃連(各一錢),

上作一劑,水煎服。

東垣云:婦人分娩及半產漏下,昏冒不省,瞑目無所知覺。蓋因血暴亡,有形血去,則心神無所養。心與包絡者,君火相火也,得血則安,亡血則危。火上熾故令人昏昌,火勝其肺,瞑目不省人事,是陰血暴去,不能鎮撫也。血已虧損,往往用滑石、甘草、石膏之類,乃辛甘大寒文藥,能瀉氣中之熱,是血虧瀉氣,乃陰虧瀉陽,使二者俱傷,反為不足。虛勞之病,昏迷不省者,上焦心肺之熱也。

此無形之熱,用寒涼之藥驅令下行,豈不知上焦之病,悉屬於表,乃陰證也,汗之則愈。今反下之,幸而不死,暴虧氣血,必夭天年。又不知《內經》有說,病氣不足,宜補不宜瀉。但瞑目之病,悉屬於陰,宜汗不宜下。又不知傷寒鬱冒,得汗則愈,是禁用寒涼藥也。分娩半產,本氣不病,是暴去其血,亡血補血,又何疑焉。

補其血則神昌。常時血下降亡,今當補而升舉之,心得血而養,神不昏矣。血若暴下,是秋冬之令太旺,今舉而升之,助其陽則目張神不昏矣。今立一方,補血、養血、生血、益陽,以補手、只厥陰之不足也。

全生活血湯

紅花(三分),蔓荊子,細辛(各五分),生地黃(夏月加之),熟地黃(各一錢),蒿本,川芎(各一錢半),防風(諸陽既陷,何以知之,血下脫故也),羌活,獨活,甘草(炙),柴胡(去苗),當歸身(酒洗),葛根(各二錢),白芍,升麻(各三錢),

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前稍熱服。

白話文:

[胎自墮]

當歸散:這個方子治療產後氣血虛弱、惡露滯留體內,導致畏寒發熱的情況。

藥材包含:當歸、炒過的白芍藥、川芎、炒過的黃芩(各一兩)、白朮(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溫熱的童子小便調和,每次服用二錢。

聖愈湯:這個方子治療血虛引起的心煩、睡眠不安穩,或者手心、腳心發熱的情況。

藥材包含:用酒拌過蒸半日的熟地黃、用酒拌過的生地黃、川芎、人參(各七錢五分)、用酒拌過的當歸、炒過的黃耆(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當歸補血湯:這個方子治療肌肉發熱、煩躁發熱,眼睛發紅、臉色潮紅,口渴想喝水,日夜不停,脈象呈現洪大但按下去卻感覺空虛無力,這是因為氣血虛弱。如果誤用白虎湯(清熱瀉火的藥方),會導致死亡。

藥材包含:當歸(三錢)、黃耆(一兩)。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四物二連湯:這個方子治療血虛引起的發熱,或者口舌生瘡,又或者白天正常但晚上發熱的情況。

藥材包含:當歸、川芎、熟地黃、芍藥、胡黃連、宣黃連(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合為一劑,用水煎煮後服用。

東垣(指金元時期的醫家李杲)說:婦女在生產或小產後,如果出現昏迷不醒、閉著眼睛沒有知覺的情況,是因為短時間內大量失血,有形的血液流失,導致心神失去滋養。心與包絡(心包)都屬於君火和相火,得到血液的滋養就能安定,失去血液就會危險。火氣上揚就會導致昏迷,火氣過盛會損害肺臟,導致眼睛緊閉,不省人事。這是因為陰血大量流失,不能鎮靜火氣。血液已經虧損,卻常常使用滑石、甘草、石膏等藥物,這些藥物屬性辛甘大寒,會瀉掉體內之氣的熱,這等於在血虛的情況下又瀉氣,屬於陰虛又瀉陽,導致兩者都受損,反而更加虛弱。虛勞導致昏迷不醒,是因為上焦(心肺部位)有熱。

這種無形的熱,如果用寒涼藥來驅趕,使其向下走,卻不知道上焦的疾病都屬於表症,是陰虛之症,用發汗的方法就可以治好。現在反而用瀉下的方法,如果僥倖沒死,也會因為氣血嚴重虧損而夭折。又不知道《內經》說,疾病是因為氣不足,應該補養而不應該瀉。閉著眼睛的病症都屬於陰虛,應該用發汗的方法而不應該用瀉下的方法。又不知道傷寒引起的昏迷,只要發汗就會痊癒,所以禁用寒涼藥。生產或小產,本來不是氣病,而是因為短時間內大量失血,應該補血。

補足血液,神就會清明。平常血液向下流失,現在應該補血並使其上升,心得到血液的滋養,神就不會昏沉了。如果血液大量流失,是因為秋冬的肅殺之氣過旺,現在要提升陽氣,就會使眼睛睜開,神智不會昏迷。現在開一個方子,具有補血、養血、生血、益陽的作用,用來補足手厥陰經(心包經)的不足。

全生活血湯

藥材包含:紅花(三分)、蔓荊子、細辛(各五分)、生地黃(夏天加用)、熟地黃(各一錢)、蒿本、川芎(各一錢半)、防風(如果陽氣陷下去,怎麼知道呢?是因為血下脫落的緣故)、羌活、獨活、炙甘草、柴胡(去掉苗)、用酒洗過的當歸身、葛根(各二錢)、白芍、升麻(各三錢)。

將以上藥材粗略切碎,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碗,煎至一碗,去除藥渣,飯前稍微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