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台玉案》~ (15)

回本書目錄

(15)

1. 治痘總論秘訣

痘之發與雜症不同。雜症只在一經。痘則五臟之症俱見。古雲似傷寒者,亦大概言也。

寒由外入,痘自里出。故惡寒無汗,頭痛脊強,左額青紋,面色慘而不舒,此傷寒之所有,而痘症之所無也。兩眼含淚,臭氣出粗,睡中微驚,耳紋現,惡熱不惡寒,此痘症之所有,而傷寒之所無也。五臟症已詳。

凡初熱時,睡中微悸,鼻氣出粗斯二者僅可作痘症驗。有雲,中指獨冷,耳尻冷等說不必信。

痘者豆也。肖其形則生,不肖其形則死。形之不肖,元神竭矣。尖圓而凸,周凈而聳,形之有神者也。如麩如沸,如疹如疥如蠶種,如蛇皮,如蚊跡,如蚤斑,如湯泡,如火刺,形之無神者也。形而無神,可冀生乎。至如色也,欲如春花之在露,不欲如秋草之經霜。紅白兩分,明潤光活,色之有彩者也。

如膩粉,如枯骨,如紅米飯,如豬肝色,色之無彩者也。形不有神,色不現形,生意可知矣。嗚呼神彩,其生死之門戶也。

凡看痘,先看元氣。痘兒元氣,非有非無,唯心領意會耳。已如形色初善,而終變惡者,元氣內竭也。形色初惡,而終歸善者,元氣內強也。元氣本也,形色末也。故善者必求本。

人知痘藉氣血,不知痘之所藉,尤有超於氣血者,元氣是也。蓋元氣盛則氣血流通而領遂。

有負戴並行,祛毒。痘必應期而開落。元氣一虧則在外者內不續,在內者外不固。毒肆妄行,或出或入,而為外剝內攻矣。調養真元,補益氣血,誠治痘完策。不得已而欲攻,他症中病即已。經曰常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

夫包血成圓者氣也。氣能拘血制毒,則痘窠必圓,尖而周凈。附氣成暈者血也。血能附氣制毒,則痘暈必光明而紅活。頂陷者氣之虛,塌陷者氣之離,暈枯者血之虛,根散者血之離。圓也,暈也,氣血之所為也。而所以成圓成暈者,氣血不得專主也。

根窠者,血之暈。膿者血之腐。故六日之前,專看根窠。無根窠,必不貫膿。六日以後,專看膿色,無膿色,必難收靨。此理也,勢也。

無形者,根據有形。有形者,附無形。互相根據附,固天地之道,亦氣血之道也。氣之離,不由血之散乎。故自氣血交後,常觀根窠為憑準。粗緊紅活,生意沛然。若微細而不現不斂,且黯淡。則氣將飛去,而必不剋制毒矣。是故內攻根散者死。內攻而根血猶附,非毒作楚,必三因致之。

頂白根紅,氣血分也。在四五日間不分,則後必作癢。頂沖根附,氣血交也。在六七日不交,則後必有變。至是而根白地清,起勢勃勃,可不藥而愈。若深紅壯熱,疔將作也。四日用清,六日用補,乃治常痘繩釐。

白話文:

痘疹的發生與其他病症不同。一般病症往往隻影響單一臟腑,但痘疹則可能同時顯現在五臟的病症上。古人所說類似傷寒的描述,也只是大略的說法。

寒氣由外進入,痘疹卻是由內往外長出。因此,如果出現畏寒、無汗、頭痛、背脊僵硬、左額青色紋路、臉色蒼白且精神不佳,這些都是傷寒的特徵,而非痘疹的症狀。相反地,兩眼含淚、呼吸粗重、睡眠中微微驚醒、耳朵周圍有紋路、怕熱不怕寒,這些纔是痘疹的特徵,而不是傷寒的症狀。關於五臟的病症,我們已經詳細說明過。

在發燒初期,如果在睡夢中微微驚悸,並且呼吸粗重,這兩點可以作為判斷是否為痘疹的依據。有人說,如果中指特別冰冷,或者耳垂冰冷,這種說法不必相信。

痘疹就像是豆子一樣。如果形狀相似於豆子,就能存活;如果不相似,就可能會死亡。如果形狀不像豆子,代表元神已經耗盡。形狀尖圓而突出,周圍乾淨且挺立,是形狀充滿生命力的表現。如果形狀像麩皮、沸水、疹子、疥癢、蠶卵、蛇皮、蚊蟲咬痕、跳蚤咬痕、湯泡、火燒,這些都是缺乏生命力的形狀。如果形狀缺乏生命力,怎麼可能生存呢?再來談到顏色,應該像春天帶露的花朵,而不應該像秋天經過霜打的草。紅白分明,明亮潤澤,是有色彩的顏色。

如果顏色像粉底、枯骨、紅米飯、豬肝色,這些都是沒有色彩的顏色。如果形狀缺乏生命力,顏色又無法顯現形狀,那麼生命活力就可以預知了。啊,神采是生死的關鍵。

在檢查痘疹時,首先應該觀察元氣。痘疹的元氣,不是有就是無,只能用心領會。如果形狀和顏色一開始良好,但最後變差,那表示元氣已經耗盡。如果形狀和顏色一開始差,但最後恢復良好,那表示元氣還很強壯。元氣是根本,形狀和顏色是表面。所以,好的醫生一定會尋找根本。

人們知道痘疹依賴氣血,但不知道痘疹的依賴還有超越氣血的東西,那就是元氣。當元氣旺盛時,氣血就會流暢,痘疹就會順利發展。

如果元氣損失,那麼在外面的痘疹就無法得到內部的支援,在裡面的痘疹也無法固定在外面。毒素肆虐,可能向外爆發也可能向內侵襲,這就是外剝內攻的情況。調養真正的元氣,補充氣血,這是治療痘疹的完美策略。如果不得不採取攻擊性治療,其他病症在病情得到控制後就可以停止。經典上說,對於常見的毒素,治療時要保留八成的毒素;對於無毒的病症,治療時要保留九成的毒素。

圓形的痘疹中包含血液,這是氣的作用。氣能夠約束血液和毒素,那麼痘疹一定會圓形,尖端突出且周圍乾淨。附著在氣上的紅暈,這是血液的作用。血液能夠附著在氣上,抑制毒素,那麼痘疹的紅暈一定會明亮紅潤。頂部凹陷表示氣虛,塌陷表示氣離,暈圈枯萎表示血虛,根部散開表示血離。圓形和紅暈,這是氣血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形成圓形和紅暈的原因,並不能完全歸功於氣血。

痘疹的根部和窩巢,是血液的紅暈。膿液是血液的腐敗物。因此,在六天之前,專門觀察根部和窩巢。如果沒有根部和窩巢,一定不會產生膿液。六天之後,專門觀察膿液的顏色,如果沒有膿液顏色,一定難以恢復健康。這是一個道理,也是一種趨勢。

無形的東西,依靠有形的東西。有形的東西,依附無形的東西。互相依附,這是天地的規律,也是氣血的規律。如果氣離開,一定是由於血液分散造成的。因此,在氣血交匯後,經常觀察根部和窩巢作為參考標準。如果根部和窩巢粗糙緊密、紅潤活潑,那麼生命活力就會充沛。如果根部和窩巢微小不明顯、收縮且暗淡,那麼氣就會飛走,而且一定無法剋制毒素。因此,如果內攻導致根部和血液分散,那麼病人就會死亡。如果內攻但根部和血液仍然附著,如果不是毒素作用,那麼一定是其他三個原因導致的。

頂部白色、根部紅色,這是氣血分離的表現。在四五天之間不分離,那麼後面一定會出現癢感。頂部衝突、根部附著,這是氣血交匯的表現。如果在六七天不交匯,那麼後面一定會有變化。如果這樣,根部白色、地面清澈,起勢旺盛,不用藥物也能痊癒。如果深紅色、高燒,那麼疔瘡就要爆發了。在第四天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在第六天使用補氣血的藥物,這是治療常見痘疹的標準流程。

氣血有其常態,但是不能保持常態,而且自己也會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