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祥

《本草簡要方》~ 卷之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

1. 卷之八

2. 獸部

3.

肚主治。補中。益氣健脾。

豬肚丸。柴胡、赤苓、人參、黃耆各一兩。黃連三兩。地骨皮、木香各五錢。桃仁、鱉甲各一兩五錢。研末。入嫩豬肚內縫合蒸爛。於砂盆內研如膏。丸成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清晨、午前二次。治婦人熱勞羸瘦。

又方。黃連、粟米、栝蔞根、茯神各四兩。知母、麥冬各二兩。研末入大豬肚內縫合蒸爛。藥另研。以豬肚為膏。再入煉蜜搜和前藥拌勻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參湯下。治下元虛弱。濕熱鬱結、強中消渴。小便頻數。甚至夢遺、白濁。赤白帶下。

又方。牡蠣(煅透水飛)、白朮(飯上蒸炒)各四兩。苦參(酒浸曬七次)三兩。研末。豬肚一具煮爛。研膏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三四次。治小便頻數、夢遺白濁。肌肉消瘦。婦人淋帶。

又方。鱉甲(童便醋共一分熱浸炙盡為度)一兩。白朮、薯蕷各一兩。胡黃連、人參、紫菀、青皮、桃仁、木香、炙草各五錢。柴胡一兩一錢。研末入豬肚內煮爛。杵成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治小兒肌熱消瘦。

白話文:

豬肚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的功效。

第一個方子:用柴胡、赤苓、人參、黃耆、黃連、地骨皮、木香、桃仁、鱉甲等藥材研磨成粉末,放入嫩豬肚中縫合,蒸爛後研磨成膏狀,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早晚各一次,用於治療婦女因熱勞導致的消瘦。

第二個方子:用黃連、粟米、栝蔞根、茯神、知母、麥冬等藥材研磨成粉末,放入大豬肚中縫合,蒸爛後,將藥材另行研磨,與豬肚膏混合,再加入煉蜜攪拌均勻,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人參湯送服,用於治療下元虛弱、濕熱鬱結、消渴、小便頻數,甚至夢遺、白濁、赤白帶下等症狀。

第三個方子:用牡蠣(煅燒後用水飛)、白朮(用米飯蒸炒)、苦參(用酒浸泡曬七次)等藥材研磨成粉末,與煮爛的豬肚研磨成膏狀,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每日三到四次,用於治療小便頻數、夢遺白濁、肌肉消瘦、婦女尿頻帶下等症狀。

第四個方子:用鱉甲(用童便和醋浸泡炙烤)、白朮、薯蕷、胡黃連、人參、紫菀、青皮、桃仁、木香、炙甘草、柴胡等藥材研磨成粉末,放入豬肚中煮爛,搗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於治療小兒肌膚乾燥消瘦。

4.

肉主治補腎臟,利血脈,實下焦,暖腰膝,壯陽道,填精髓,治五勞七傷、虛寒瘧疾。

狗寶生癩狗腹中,狀如白石帶青色,紋理層疊,主治噎食、反胃、癰疽、疔瘍。

戊戌丸。黃童子狗一隻,洗淨,於砂鍋內用酒醋八分,水二升,入地骨皮一斤,前胡、黃耆、肉蓯蓉各四兩,煮一日。去藥再煮一夜,去骨再煮肉如泥,入當歸末四兩,蓮肉、蒼朮末各一斤,厚朴、橘皮末各十兩,甘草末八兩,和杵千下,丸梧子大。每空腹鹽酒下五七十丸,治男女一應虛疾、骨蒸潮熱諸證。

又方。五靈脂末以黃狗膽汁和丸,龍眼大。每服一丸,酒化下,治反胃。不拘老少久遠,不過三服愈。

又方。五靈脂(炒煙盡)、阿魏(去沙研)各等分,黃狗膽汁和丸,黍米大。每服空腹下三十丸,治痞塊疳積。

狗腦丸。狗腦一個,五加皮、炙草、防風、白朮、鐘乳石、乾地黃各一分,牛黃二分,研末。以狗腦為丸,小豆大。一歲兒每服二丸,米飲下,日二次,治小兒喜搖頭解顱,不知酌加。

狗寶丸。狗寶一兩,黑狗膽、鯉魚膽各一枚,蟾酥二錢,蜈蚣(炙)七條,硇砂、乳香、沒藥、輕粉、雄黃、烏金石各一錢,粉霜三錢,麝香一分,研末。用首生男兒乳一合,黃蠟三枚,熬膏和丸綠豆大。每服一至三丸,白丁香七枚研調新汲水下,腹臥取汗,治癰疽發背初起,壯熱煩渴者。

又方。狗寶三錢,硫黃、水銀各一錢,先以硫黃、水銀同炒成金色,入狗寶為末。用雞子去白,留黃,和藥攪勻,紙封泥固煻火煨半日,取出研末。每服五分,燒酒調下,治反胃膈氣。

狗皮無汗腺,不泄氣,故膏藥採用之。

白話文:

狗肉具有補腎、益血、溫暖下焦、強健腰膝、壯陽、填補精髓的功效,能治療五勞七傷、虛寒瘧疾。

狗寶(產於癩狗腹中,狀似白石,帶青色,紋理層疊)主治噎食、反胃、癰疽、疔瘡。

戊戌丸的製作方法:取一隻黃毛小狗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酒醋八分、水二升、地骨皮一斤、前胡、黃耆、肉蓯蓉各四兩,煮一天。去除藥材後再煮一夜,取出狗骨後繼續煮狗肉至泥狀,加入當歸末四兩、蓮肉、蒼朮末各一斤、厚朴、橘皮末各十兩、甘草末八兩,充分混合研磨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用鹽酒送服五、七十丸,可治療男女各種虛症、骨蒸潮熱等症狀。

另一種藥方:將五靈脂研磨成粉末,用黃狗膽汁調和成龍眼大小的藥丸。每次服一丸,用酒送服,治療反胃。不論年齡大小,病程長短,一般服用三次即可痊癒。

另一種藥方:取等量的五靈脂(炒至煙盡)、阿魏(去沙研磨),用黃狗膽汁調和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服用三十丸,治療痞塊、疳積。

狗腦丸的製作方法:取一個狗腦,與五加皮、炙甘草、防風、白朮、鐘乳石、乾地黃各一分,牛黃二分,研磨成粉末。用狗腦做成小豆大小的藥丸。一歲以下兒童每次服用兩丸,用米湯送服,每日兩次,治療小兒喜歡搖頭、囟門不合等症狀,劑量可根據情況調整。

狗寶丸的製作方法:取狗寶一兩,黑狗膽、鯉魚膽各一枚,蟾酥二錢,蜈蚣(炙烤)七條,硇砂、乳香、沒藥、輕粉、雄黃、烏金石各一錢,粉霜三錢,麝香一分,研磨成粉末。用初生男嬰的乳汁一合,黃蠟三枚,熬製成膏,與藥粉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三丸,用研磨成粉末的白丁香七枚和新汲水送服,患者需採取俯臥姿勢,以達到發汗的目的,治療癰疽、發背初期症狀,以及壯熱煩渴。

另一種藥方:取狗寶三錢,硫黃、水銀各一錢,先將硫黃、水銀一起炒至金黃色,然後與狗寶研磨成粉末。取雞蛋,去除蛋白,只留蛋黃,與藥粉攪拌均勻,用紙包裹,用泥封好,用火煨半日,取出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燒酒送服,治療反胃、膈氣。

狗皮因為沒有汗腺,不會散發氣味,所以常被用來製作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