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七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11)

1. 蛤蚧

主治:益腎,補肺,定喘,止嗽,益精血,助陽道;治肺痿,咯血,肺癰,消渴,淋瀝,婦人經閉。 蛤蚧丸:蛤蚧一對(去嘴足,溫水浸去膜,刮去血脈,米醋炙);生地,阿膠(炒),訶子(煨去核),麥冬,細辛,炙草各五錢。研末,蜜丸棗子大,每服一丸,食後含化。治肺間邪氣。

胸中積血作痛失音,及虛嗽不止。 又方:蛤蚧一對(酥炙),紫菀,款冬花,鱉甲(炙),貝母,皂角子(炒)各一兩;杏仁(炒)一兩五錢。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治婦人咳嗽不止,漸成癆瘵。 蛤蚧湯:蛤蚧(酒浸酥炙),知母,貝母(均焙),鹿角膠,枇杷葉(均炙),葛根,桑白皮,人參,甘草,杏仁(炒)各一兩。為散。

每服二錢,水煎服。治咳嗽吐膿血,及肺痿羸瘦,涎涕稠黏。

白話文:

蛤蚧具有滋補腎肺、止咳定喘、益精血、壯陽的功效。能治療肺癆、咯血、肺膿腫、消渴症、尿頻、女性月經閉止等病症。

一種蛤蚧丸的製作方法是:取一隻蛤蚧(去除頭腳,溫水泡軟去膜,刮掉血脈,用米醋炙烤),生地黃、阿膠(炒)、訶子(煨去核)、麥冬、細辛、炙甘草各五錢,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棗子大小的丸劑,飯後含服一丸,治療肺部邪氣、胸部積血疼痛、失聲、虛咳不止等症狀。

另一種藥方:取一隻蛤蚧(用酥油炙烤),紫菀、款冬花、鱉甲(炙)、貝母、皂角子(炒)各一兩,杏仁(炒)一兩五錢,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薑湯送服,治療女性久咳不止,逐漸發展成肺癆的病症。

蛤蚧湯的製作方法是:取蛤蚧(用酒浸泡後,再用酥油炙烤),知母、貝母(都需烘焙)、鹿角膠、枇杷葉(都需炙烤)、葛根、桑白皮、人參、甘草、杏仁(炒)各一兩,混合研磨成藥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水煎服,治療咳嗽吐膿血、肺癆消瘦、唾液稠黏等症狀。

2. 蛇蛻

主治。祛風毒。退目翳。小兒各種驚癇。大人五邪。言語僻越。止嘔逆。安胎。催生。煎汁洗敷疔腫瘡癧。及諸惡蟲傷。蛇蛻丹。蛇蛻(煅)潮腦枯礬雄黃油核桃花椒(焙)各五分。水銀檳榔各一錢五分。杏仁大楓肉各二十一枚。研末。陳蠟燭油為丸。每早手搓鼻嗅。治疥瘡。

,蛇蛻散。烏蛇蛻一條。蟬蛻十四枚。血餘一握。(胎髮)燒灰存性。研末。分三服。溫酒調連進之。治倒產。又方。蛇蛻(炙)當歸各等分。研末溫酒服一錢。取吐。治纏喉。風氣閉。

白話文:

蛇蛻主治風毒,退治眼翳,治療小兒各種驚癇,成人五邪(指風、寒、暑、濕、燥五種邪氣)、言語不清、嘔吐、安胎、催生。煎煮蛇蛻的汁液可以洗敷疔瘡腫毒以及各種蟲咬傷。

蛇蛻丹的配方:煅過的蛇蛻、硃砂、枯礬、雄黃、油桐子、花椒(焙乾)各五分;水銀、檳榔各一錢五分;杏仁、大楓子各二十一枚。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陳年蠟燭油做成藥丸,每天早上用手搓揉後,用鼻子聞藥丸,可以治療疥瘡。

蛇蛻散的配方:烏蛇蛻一條,蟬蛻十四枚,血餘(胎髮)一握,燒成灰後保留其藥性。研磨成粉末,分三次服用,溫酒送服,可以治療難產。

另一個方子:炙過的蛇蛻和當歸等量,研磨成粉末,溫酒送服一錢,可以引發嘔吐,治療纏喉風(指喉嚨腫痛的風邪病症)和因風邪導致的氣閉不通。

3. 蛇黃

主治:小兒驚癇,止心痛,療腫毒。

蛇黃丸:蛇黃(煅醋淬七次研)一個,雄黃、鬱金各二錢,青礞石、硃砂各一錢,鐵粉三分。研末,粳米飯丸梧子大。每服三五丸,人參湯下。治小兒諸癇。

此藥產兩廣,有黃、黑、青三色,云出蛇腹中。今人以其難得,多以蛇含石代之。

白話文:

蛇黃主要治療小兒驚癇、心痛和腫毒。蛇黃丸的製作方法是:將蛇黃煅燒後用醋淬火七次,研磨成粉末,取一克;再取雄黃、鬱金各兩克,青礞石、硃砂各一克,鐵粉零點七五克,混合研磨成粉,用粳米飯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人參湯送服,可以治療小兒各種癇症。這種藥材主要產自廣東和廣西,有黃、黑、青三種顏色,據說產自蛇腹中。由於現在蛇黃較難取得,人們常以蛇含石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