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薌

《經驗奇方》~ 卷下 (9)

回本書目錄

卷下 (9)

1. 又治霍亂時證

凡上吐下瀉。又有吐而不瀉。瀉而不吐。亦有吐瀉不出者。名為乾霍亂。治不得法立死。此證無論冬夏。斷不可食以粥飯。並切戒食薑。薑一入口。不可救也。

白話文:

凡是既嘔吐又腹瀉的,也有嘔吐而不腹瀉的,腹瀉而不嘔吐的。還有一種情況是既不嘔吐也不腹瀉的,叫做乾霍亂。治療不得法,馬上就會死亡。這種病症無論在冬天還是夏天,都不能吃粥飯。同時嚴禁吃生薑。生薑一入口,就會無法挽救。

藿香,炒蒼朮,柴胡,羌活(各二錢),澤瀉,木通(各一錢),神麯,陳茶葉(各三錢),加生蔥連根(三支)。

白話文:

藿香、炒蒼朮、柴胡、羌活(各二錢),澤瀉、木通(各一錢),神麴、陳茶葉(各三錢),加上生蔥連根(三支)。

如口乾。加鮮荷葉一塊。

清水濃煎。溫服。輕者一服。重者再服即愈。

此方得於四川呂祖宮內。石碑刻就。治愈多人。

白話文:

如果感到口乾,可以加一塊新鮮的荷葉。

用清水濃煎後溫服。症狀輕的人服用一次即可,症狀重的人需要再服用一次就會痊癒。

這個方子是從四川呂祖宮內的石碑上得到的,已經治癒了很多人。

2. 一切牙痛

長紙煤二條。須內空者。剪去頭一寸。以斷處留出寸半。余以燈油蘸全。將頭先後插入左右耳孔內。用火點著紙煤尾燒之。俟火將及耳。急拔去之。再用冷水一滴。灌入耳內。其效如神。

白話文:

將長香紙浸煤油兩條,裡頭須要空的,剪去一寸的頭,剪的斷處仍要留出一寸半,然後以燈油沾滿整根香紙,先將頭分別插入左右耳朵孔內,用火點著香紙煤的尾端燃燒,等到火快燒到耳朵時,趕緊拔出香紙。再用冷水滴一滴,滴進耳朵內,如此療效即可快速顯現。

3. 各種脹病

(附補藥二方)

一曰氣脹。因飯後口角動氣而成。先由胸腹脹起。漸漸延脹四肢。飲食少進。氣不寬舒。

白話文:

有一種情況叫做氣脹,是因為飯後生氣導致的。起初會從胸部和腹部開始脹起,然後慢慢擴散到四肢。患者食慾不振,並且感到呼吸不暢。

二曰水脹。因小便短少而成。先由兩足背脹起。漸至上身。胃口漸閉而氣漸促。以上二症。若不速治。皆至於死。均用仙果散。(方見卷上)每次嚼少許。咽汁吐渣。每日嚼二三錢。連嚼數日。俟脹消盡為度。不必忌咸。或服五香丸。(方見卷上)每日早晚各服一錢。淡薑湯送下。漸服漸效。數日後日服一錢。俟脹退盡為止。俱不忌咸。接服後開補藥二方。

白話文:

第二種是水腫。是由於小便少而引起的。一開始是兩隻腳的背部腫脹,漸漸地蔓延到上半身。胃口逐漸閉塞,呼吸也越來越急促。以上兩種症狀,如果不趕快治療,都會導致死亡。都用仙果散。(配方請參閱上卷)每次嚼一點點,把汁液吞下去,渣滓吐出來。每天嚼二三錢,連續嚼幾天,等到腫脹完全消失即可。不必忌諱鹹的食物。或者服用五香丸。(配方請參閱上卷)每天早晚各服一錢,用淡薑湯送服。逐漸服藥,逐漸見效。幾天後服用一錢。等到腫脹完全退盡為止。都不忌諱鹹的食物。服完藥後,再服用後續開的補藥兩個方劑。

三曰臌脹。俗名蜘蛛脹。此因婦女經閉。肚腹漸脹。四肢漸細。狀若蜘蛛也。飲食減少。夜不成眠。諸藥罔效。亦用仙果散。每次嚼一二分。日嚼二三錢。漸嚼漸效。總以脹消盡為度。自然眠食如常。接服後開補藥二方。至數月後。血氣充足。經水自通。亦不忌咸。

白話文:

三、脹病。俗稱蜘蛛脹。這是由於婦女經期閉塞引起的。肚子逐漸腫脹,四肢逐漸細瘦,狀似蜘蛛。飲食減少,夜不能寐。各種藥物都無效。也可使用仙果散。每次咀嚼一二分,每天咀嚼二三錢。逐漸咀嚼逐漸見效。總以脹氣消盡為止。自然而然睡眠飲食恢復正常。接服後再開出補藥二方。幾個月後,血氣充足,經血自然通暢。也不忌鹹的食物。

四曰脾虛脹。因脾虛泄瀉。日久不愈。轉為脹病。治法以祛濕健脾為主。宜服八珍粉。(方見卷上)每日早晚。及上下半日。各取八珍粉一二湯瓢。加白糖開水沖糊。作點心食之。漸服漸效。服至全愈為度。接服後開補藥二方。以復氣血。亦不忌咸。

白話文:

第四種是脾虛脹。是因為脾虛泄瀉,日積月累不愈,轉變為脹病。治療方法以祛濕健脾為主。宜服用八珍粉。(配方見上卷)每日早晚,及上午下午,各取八珍粉一、二湯匙。加入白糖開水沖泡成糊狀,當成點心食用。漸漸服用漸漸見效。服用至痊癒為止。接著服用後續補藥二方,以恢復氣血。也不忌諱鹹味食物。

又有病後之人。手足頭面胸腹等處。忽然浮腫。問其大小便如常。胃口尚開。夜睡安穩。惟覺手足軟弱無力。辰刻起床。面目腫稍退。至午刻前後仍如故。此係虛腫。非脹病也。亦宜服後開補藥二方。次第服之。其腫即消。而精神氣力。亦得漸漸復元矣。

以上各種脹病。自調治起。務須忌食生冷水果。並一切發氣各物四個月。保無後患。

白話文:

還有一種是在生病後,手腳、頭部、胸部、腹部等部位出現突然性的浮腫。詢問病人排便情況、飲食狀況均如常。睡眠也安穩,只是覺得手腳軟弱無力。早上起來,臉部浮腫稍微退了,但到了中午又跟先前一樣了。這種情況屬於虛腫,而不是脹病。依舊建議服用下面這兩劑補藥,按照順序服用,浮腫就會消退,精神和力氣也會逐漸恢復。

補藥第一方,大熟地,全當歸,白茯苓,淮山藥,南芡實(各三錢),潞黨參,炒冬朮,炒白芍(各二錢),川芎(一錢五分),砂仁(研末沖六分),新會皮(六分),炙甘草(一錢),生薑(三片),紅棗(五枚),水煎熱服。每日一帖。連服五帖。再服第二方。

白話文:

補藥第一帖,用量如下:

大熟地、全當歸、白茯苓、淮山藥、南芡實,各三錢。 潞黨參、炒冬朮、炒白芍,各二錢。 川芎一錢五分。 砂仁研末,沖六分。 新會皮六分。 炙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紅棗五枚。

將藥材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後,以水煎煮,煮沸後轉小火繼續煮一小時,最後即可服用,每日一帖,連服五帖後,再服用第二帖。

補藥第二方,大熟地,全當歸(各四錢),潞黨參,炙黃耆,白茯苓,南芡實,淮山藥(各三錢),炒於朮,炒白芍,川芎(各二錢),砂仁(研末六分沖),新會皮(六分),炙甘草(一錢)生薑(三片),烏棗(五枚),水煎熱服。每日一帖。連服十餘帖。均復元。

白話文:

第二種補藥的配方: 大熟地、全當歸(各四錢) 潞黨參、炙黃耆、白茯苓、南芡實、淮山藥(各三錢) 炒於朮、炒白芍、川芎(各二錢) 砂仁(研末六分沖) 新會皮(六分) 炙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烏棗(五枚)

將藥材用水煎煮,熱服。每天一劑,連服十多劑。藥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