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方》~ 卷第九 (7)
卷第九 (7)
1. 治寒食散發動諸方
甘草(一兩),黃連(二兩),升麻(一兩),梔子(十四枚),豉(五合)
凡五物,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治散熱盛渴方。
生地黃(一斤),小麥(二升),竹葉(切,一升),枸杞根(一斤)
凡四物,切,以水一斗,煮取九升,渴者飲之。
呂萬舒解熱止渴,飲地黃汁方。
生地黃(一斤),小麥(三斤),枸杞根(二斤)
凡三物,以水一斗,煮取二斗汁,渴者飲之。
單行枸杞白皮湯,解散除熱止渴方。
枸杞根白皮十斤,以水三斗,煮取一斗,分服一升。
薺苨湯,華佗解藥毒,或十歲,或三十歲而發熱,或燥燥如寒,欲得食飲,或不用飲食。華佗散法有:石硫黃熱,鬱郁如熱,澆洗失度,錯服熱藥,劇者擗裂;礜石熱,燥燥如戰;紫石英勢,悶暗喜臥,起無氣力,或時欲寒,皆是府氣所生,臟氣不和,宜服此湯。
薺苨(四兩),甘草(一兩),人參(一兩),藍子(一兩),茯苓(一兩),芍藥(一兩),黃芩(一兩),芫菁子(三升)
凡八物,切,以水一斗,先煮蕪菁子得八升,絞去滓,煮藥得三升半,分服七合,日三。
若體寒,倍人參,減黃芩用半兩也。若氣嗽,倍茯苓,減薺苨去一兩。
應楊卅所得吳解散,單行蔥白湯方。藥沉體中數年更發,治之方。
生蔥白(一斤)
凡一物,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分服一升,使一日盡之。明日便當溫食飲於被中,不後發,便為知也。不過三劑都愈也。
治散熱,氣結滯,經年不解,數發者方。
胡葈葉(半斤)
凡一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作三服。盡一劑便愈。
治服食傳病諸決(待考)
白話文:
治寒食散發動諸方
甘草一兩、黃連二兩、升麻一兩、梔子十四枚、豉五合,加水五升,煮成一升半,分兩次服用。此方用於治療寒食散引起的發熱。
治散熱盛渴方
生地黃一斤、小麥二升、竹葉(切碎)一升、枸杞根一斤,加水一斗,煮成九升,口渴者飲用。
呂萬舒解熱止渴,飲地黃汁方
生地黃一斤、小麥三斤、枸杞根二斤,加水一斗,煮成二斗汁,口渴者飲用。
單行枸杞白皮湯,解散除熱止渴方
枸杞根白皮十斤,加水三斗,煮成一斗,分次服用,每次一升。
薺苨湯,華佗解藥毒方
此方用於治療藥物中毒或久病發熱,症狀如寒熱交替,食慾不振等。 薺苨四兩、甘草一兩、人參一兩、藍子一兩、茯苓一兩、芍藥一兩、黃芩一兩、芫菁子三升,加水一斗,先煮芫菁子至八升,過濾去渣,再加入其他藥材煮成三升半,分七次服用,每日三次。體寒者,人參加倍,黃芩減半;氣喘者,茯苓加倍,薺苨減一兩。
應楊卅所得吳解散,單行蔥白湯方
生蔥白一斤,加水八升,煮成四升,分四次服用,每日服完。服用後需溫暖保暖,若不再發熱則表示痊癒,一般三劑即可痊癒。此方用於治療藥物沉積體內多年後再次發作的疾病。
治散熱,氣結滯,經年不解,數發者方
胡葈葉半斤,加水七升,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用,一劑即可見效。此方用於治療長期反覆發作的散熱、氣滯症。
治服食傳病諸決(待考) (此方內容缺失或需進一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