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醫案》~ 十、痹痿門(二十四方) (2)
十、痹痿門(二十四方) (2)
1. 十、痹痿門(二十四方)
羚羊角,虎脛骨,金斛,萆薢,桂枝,天花粉,茯苓,桑枝
(案21)濕熱與風相搏,筋骨折痛,腿足漫腫。
羚羊角,花粉,豆卷,牛膝,桂枝,防己,車前,鉤鉤,萆薢,桑枝
(案22)寒濕痹絡,筋骨掣痛。
桂枝,金毛脊,歸身,杜仲,獨活,萆薢,牛膝,陳皮
(案23)沖年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濕熱痹絡,流入骨髓,漸成痿弱。當養陰清熱,不可表散溫經。擬丹溪法。
大補陰丸,淡鹽湯下。
(案24)營絡空虛,痰飲流著,麻木掣痛,屈伸不利。
桂枝,桑枝,首烏,米仁,羚羊角,鉤鉤,歸身,橘紅,竹瀝,薑汁
白話文:
十、痹痿門(二十四方)
(案例21)濕熱和風邪互相侵犯,導致筋骨骨折疼痛,腿腳腫脹。 治療用羚羊角、天花粉、豆卷(應為「大豆卷」,即黃豆)、牛膝、桂枝、防己、車前子、鉤藤、萆薢、桑枝。
(案例22)寒濕痹阻經絡,引起筋骨掣痛。 治療用桂枝、金毛狗脊、狗脊、杜仲、獨活、萆薢、牛膝、陳皮。
(案例23)年輕人陽氣常盛,陰氣常虛。濕熱痹阻經絡,深入骨髓,逐漸導致痿弱。應該滋陰清熱,不可以發汗散表溫經。參考朱丹溪的治療方法。 服用大補陰丸,用淡鹽湯送服。
(案例24)營氣和經絡虛弱,痰飲停滯,導致麻木掣痛,屈伸不利。 治療用桂枝、桑枝、何首烏、薏苡仁、羚羊角、鉤藤、狗脊、橘紅、竹瀝、薑汁。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