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集醫案》~ 卷三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3)

1. 風火門

2. 牙緊唇腫

陳元東,連日微覺惡寒,兩耳痛引及腦,然飲食自若,曾向吳醫診治,服川芎茶調散,下咽即渾身大熱,面紅目赤,牙緊唇腫,咽喉窒塞,癮疹紅塊,攢發滿項。舉家驚布,急延吳醫復視,吳醫束手無法。陳氏昆季伯侄,交口怨為所誤,乃一面閉阻吳醫,一面各尋別醫。及余至時,數醫在堂,未敢用藥,有謂此非桂附不可治者。

余因問曰:此何症也?一醫曰:誤表戴陽於上,陰癍發於皮膚,必須桂附,方可收陽。余笑曰:先生可獨領治否?其醫曰:如此壞症,誰肯領治!余曰:吾可領之。遂將吳醫原方加甘草五錢,並曰立可呈效。其家見余言直切,急煎與服,藥一入喉,微汗熱退疹消,頭目俱清,一時人事大爽。

諸醫見余言已驗,各自回寓,而吳問曰:加病是此藥,愈病仍此藥,且加病甚速,愈病仍速,如斯奇治,令人莫測,肯以傳乎?答曰:五行之速,莫如風火,此症本風火內伏,閣下特未察其隱而未出之故耳。原藥升發宣揚,治本合法,但一劑,其伏邪只到肌表,宜乎逼蒸發熱,頭目赤腫,皮膚疙瘩,蓋發猶未透也。余乘機再劑,解肌敗毒,攻其汗出,則邪可盡達,自然風靜火平,合乎火鬱發之之義。

但風火交熾,勢甚暴急,故重加甘草,以緩其火勢,乃甘以緩之之意。法遵經旨,有何奇哉?吳長揖曰:先生誠高妙,勝吾等遠矣。

白話文:

[牙齒緊繃,嘴脣腫脹]

陳元東連續幾天感覺到輕微的寒意,兩邊耳朵疼痛延伸至頭部,然而他的飲食還算正常。他先前找過一位吳姓醫生看病,服用了一種叫做川芎茶調散的藥物,但藥一下肚,全身立刻發熱,臉色通紅、眼睛泛紅,牙齒咬得緊緊的,嘴脣也腫了起來,咽喉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一樣,皮膚上出現紅色的癢疹,遍佈脖子。

全家人看到這種情況都嚇壞了,急忙請那位吳醫生再來看一次,然而吳醫生也無計可施。陳家兄弟叔侄們紛紛抱怨,認為是吳醫生的治療出了問題,於是他們一方面拒絕讓吳醫生再接觸陳元東,另一方面又開始尋找其他的醫生。當我抵達時,有幾個醫生在場,但他們都不敢開藥,其中有一個醫生認為,這病非用肉桂和附子不可治好。

我問道:“這是什麼病症?”其中一個醫生回答說:“是錯誤地表現出體內的陽氣在上方,陰性的斑點出現在皮膚上,必須使用肉桂和附子,才能把陽氣收住。”我笑道:“你一個人能治療嗎?”那醫生說:“像這樣嚴重的病情,誰願意接手!”我說:“我可以接手。”然後將吳醫生原本的處方中加入五錢的甘草,並告訴他們,藥一吃下去就會馬上見效。陳家聽到我說的那麼肯定,急忙煎藥給陳元東服用,藥一下肚,他微微出汗,熱度就降下來了,紅疹也消退,頭腦和眼睛都清爽許多,整個人精神好了很多。

其他醫生看到我說的果然應驗,便各自回家了。吳醫生問我:“加重病情的是同一種藥,治好病情的也是同一種藥,而且病情加重很快,病情好轉也很快,這樣的奇特治療方式,讓人捉摸不透,你願意分享嗎?”我回答:“五行之中,速度最快的莫過於風和火,這個病原本就是風火潛藏在體內,你只是沒有注意到它隱藏著未爆發的原因罷了。原本的藥物可以提升身體的能量,治療方法完全符合原則,但一劑藥下去,潛藏的邪氣只到了肌肉表面,所以才會導致發燒、頭痛、眼睛泛紅、皮膚長疹子,因為邪氣尚未完全排出。我趁著機會再給他一劑藥,幫助他排汗,將邪氣完全排出,自然就能平息風火,這符合中醫理論中的『鬱火需發散』的原則。

但是風火交錯,力量非常強烈,所以我大量加入甘草,用以抑制火勢,這就是所謂的『甘味緩和』的治療方式。遵循經典的指導,有什麼神奇的呢?」吳醫生深深鞠躬說:“先生您真的很厲害,遠遠超過我們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