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煥
《太素脈訣秘書》~ 太素明文說
太素明文說
1. 太素明文說
太素脈者,始於黃帝、岐伯,傳於扁鵲、倉公、伊尹、黃石公,皆能之。魏華陀、漢仲景、晉褚澄、唐思邈,皆秘而不傳,遂至中絕。至宋希夷陳先生出,始於太素脈訣授青城山王樸先生。先生受斂人張子克承務其是,具載於醫說。希⿱椎言云:逢人莫浪說,遇友不須訣,時便有陰功拆。
又曰:不相面,不相掌,不是看星並揣骨,有人悟此妙,玄機無上,神仙由此得,凡我同志之士,切宜珍之。
白話文:
[太素脈法]源自黃帝與岐伯,後由扁鵲、倉公、伊尹、黃石公等人相繼傳承,他們都能掌握這種脈法。然而到了魏華陀、漢代的張仲景、晉代的褚澄、唐代的孫思邈,雖然他們也都瞭解,但都保守祕密,未再傳授,導致這種脈法一度失傳。直到宋代,希夷陳先生出現,才將太素脈法的精髓傳授給青城山的王樸先生。王樸先生受到斂人張子克的輔助,將這些知識詳細記載於《醫說》一書中。希夷陳先生曾說:「不要隨便將此脈法告訴他人,遇到朋友也不必急著傳授,只有在適當時機,才能得到陰德的好處。」
他又說:「我們不看人的面相,也不看手相,更不揣測骨骼,如果有人能領會這種脈法的奧妙,就能達到無上的智慧,甚至可以由此成為神仙。對於所有和我有相同志向的人,請你們一定要珍惜這種脈法。」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