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煥

《太素脈訣秘書》~ 三陰三陽

回本書目錄

三陰三陽

1. 三陰三陽

《易》曰:天地媾精,萬物化醇。又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又曰:有夫婦然後有父母。又曰:乾再孛得中,女坤再索得中男。王冰曰:男女有陰陽之資,精血之異,陰靜溢滿而去血,陽動應合而泄精,二者通和,故能有女精。澄曰:陽精先至,陰血後參,精開裹血,陽外陰內,陽合陰胎而女成形矣。

陰血先至,陽精後沖,陰血裹精,陰外陽內,陰合陽胎而男成形矣。曰圖不盡言,言不盡意,非不盡也,不敢受其言之盡而人之愚也。予令盡廉溪之所未盡,寧不及,所以遇今人耶!

白話文:

《易經》提到,天地交感精氣,萬物因此得以成長茁壯。再說,乾卦象徵男性,坤卦則象徵女性。有了夫妻關係,纔有父母的角色產生。又提到,乾卦兩次變動後仍處中位,象徵著男性;坤卦兩次變動後仍處中位,象徵著女性。

王冰解釋,男女有陰陽的本質,以及精血的差異。女性在靜態中達到飽滿狀態時會排出血液,男性在動態中因應結合而排放精液。當這兩者和諧共存,才能孕育出具有女性特徵的生命。

進一步說明,當男性精氣率先到達,隨後女性血液參與,精氣包裹血液,形成外陽內陰的狀態,陽性與陰性胎兒結合,使女性胚胎得以形成。

反之,當女性血液率先到達,隨後男性精氣衝擊,血液包裹精氣,形成外陰內陽的情況,陰性與陽性胎兒結合,使男性胚胎得以形成。

然而,圖像無法完全表達語言,語言亦無法完全傳達意念,並非無法表達,而是不敢承擔言語盡致而人卻愚昧的風險。我試圖補足前人未竟之言,寧願有所保留,以免遭遇當代人的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