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科輯要》~ 卷四 (5)
卷四 (5)
1. 云翼子二十八般怪痘
黑珠遍體,遍身痘盡枯黑,手足如柴灰,命在旦夕。
楊花發枝,諸痘俱好,惟手足灰白,宜用人參、鹿茸、白朮、黃耆、丁香、附子、當歸、肉桂、桂枝、炙草、煨姜。
白話文:
全身佈滿黑色痘疹,所有痘疹都枯萎發黑,手腳像柴灰一樣,性命危在旦夕。
痘疹痊癒,只剩下手腳灰白,應使用人參、鹿茸、白朮、黃耆、丁香、附子、當歸、肉桂、桂枝、炙甘草、煨薑等藥材。
2. 朱氏逆症十三條
矇頭,一也,面部身上及手足俱稀疏,獨頭上至髮際形若蠶種,此逆症也,若稠密有地界,又當別論。
蓋面,二也,他處稀疏,獨面上形若蠶種,無絲毫空處,此逆症也,若稠密有地界,又當別論。
托腮,三也,他處俱稀疏,獨兩腮頰及地角相連一片,形若蠶種,此逆症也,若稠密有地界,又當別論。
鎖項,四也,他處俱稀疏,獨項間形若蠶種,此逆症也,若稠密有地界,又當別論。
雲錦鋪胸,五也,他處俱稀疏,獨胸前一處,上連咽喉之下,下及兩乳之上,形若蠶種,此逆症也,若稠密有地界,又當別論。
雲錦鋪肩,六也,他處稀疏,獨兩肩及後頸窩形若蠶種,此逆症也,若稠密有地界,又當別論。
前後補服,七也,他處俱稀疏,獨心窩之下,肚臍之上,背脊鳳翅骨之下,脊後腰之上,前後如職官穿補服樣,或方或圓,形若蠶種,此逆症也,若稠密有地界,又當別論。
斷橋,八也,他處俱稠密,不分地界,獨腰間周圍不見痘粒,猶橋之中斷,此逆症也,若上下別處所出之痘有地界,又當別論。
蝦蟆瘟,九也,遍身上下,痘出稠密,不分地界,獨胸腹之間,不見痘粒,如蝦蟆形狀,此逆症也,若稀疏又當別論。
無根,十也,通身上下俱稠密,不分地界,獨兩手心、兩足心無痘,手足為諸陽之本,陽絕故無痘,此逆症也,若通身稀疏,又當別論。
枯樹掛蛇,十一也,有單掛,有雙掛,有掛在手肱者,有掛在腿股者,他處俱稀疏,獨掛處如蛇形纏繞,密如蠶種,此逆症也,若稀疏有地界,又當別論。
玉帶橫腰,十二也,他處俱稀疏,獨腰周圍密如蠶種,闊不過二寸,如帶之纏,此逆症也,若稀疏,又當別論。
形如瓜瓠,十三也,痘初見標,尚未出齊,及將出齊之際,痘未見起發,而面部腮頰及兩目俱腫脹,形如瓜瓠,因毒氣內盛,先攻脾肺,此逆症也。煩躁頓悶,昏沉不省人事者,決不可救。
白話文:
一、蒙頭:除了頭部,身體其他部位的疹子都很稀疏,只有頭皮到髮際的地方疹子像蠶卵一樣密集,這是逆症。但如果疹子雖多但有明顯的界限,則需另作討論。
二、蓋面:除了臉部,其他地方的疹子都很稀疏,只有臉上疹子像蠶卵般密佈,沒有空隙,這是逆症。如果疹子雖多但有明顯界限,則需另作討論。
三、托腮:除了兩頰和耳下,其他部位的疹子都稀疏,只有這兩處像蠶卵般密集,這是逆症。如果疹子雖多但有明顯界限,則需另作討論。
四、鎖項:除了脖子,其他部位的疹子都稀疏,只有脖子上疹子像蠶卵般密集,這是逆症。如果疹子雖多但有明顯界限,則需另作討論。
五、雲錦鋪胸:除了胸口,其他部位的疹子都稀疏,只有胸口從喉嚨下到乳頭上,疹子像蠶卵般密集,這是逆症。如果疹子雖多但有明顯界限,則需另作討論。
六、雲錦鋪肩:除了肩膀和後頸,其他部位的疹子都稀疏,只有這兩處疹子像蠶卵般密集,這是逆症。如果疹子雖多但有明顯界限,則需另作討論。
七、前後補服:除了心窩下、肚臍上、背脊下、脊後腰上,其他部位的疹子都稀疏,只有這幾處像蠶卵般密集,形狀或方或圓,這是逆症。如果疹子雖多但有明顯界限,則需另作討論。
八、斷橋:除了腰部,全身其他部位的疹子都很密集,只有腰部周圍沒有疹子,像橋被切斷一樣,這是逆症。如果其他部位的疹子有明顯界限,則需另作討論。
九、蝦蟆瘟:全身上下疹子都很密集,不分區域,只有胸部和腹部沒有疹子,像蝦蟆的形狀,這是逆症。如果疹子稀疏,則需另作討論。
十、無根:全身上下疹子都很密集,不分區域,只有手掌和腳掌沒有疹子,手腳是所有陽經的起始點,缺乏陽氣所以沒有疹子,這是逆症。如果全身疹子稀疏,則需另作討論。
十一、枯樹掛蛇:有些單掛,有些雙掛,有的在手臂,有的在大腿,其他部位的疹子稀疏,只有這些部位像蛇一樣纏繞,疹子密集如蠶卵,這是逆症。如果疹子稀疏且有明顯界限,則需另作討論。
十二、玉帶橫腰:除了腰部,其他部位的疹子都稀疏,只有腰部像蠶卵般密集,寬度不超過二寸,像帶子纏繞著,這是逆症。如果疹子稀疏,則需另作討論。
十三、形如瓜瓠:疹子剛開始出現,還沒出齊,在將要出齊的時候,疹子還沒長出來,但是臉部、頰部和雙眼都已腫脹,形狀像瓜瓠,因為體內毒素過多,首先影響脾肺,這是逆症。如果出現煩躁、突然精神萎靡、昏迷不醒的情況,就無法救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