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冰鑑》~ 卷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八 (4)

1. 陰痛,二

婦人陰中作痛,名小戶嫁痛,痛極往往手足不能伸舒。由鬱熱傷損肝脾,濕熱下注所致也。治此者宜內服加味逍遙散,外以四物湯料合乳香搗餅,納陰中,其痛即定。

加味逍遙散,見月經門十

四物乳香敷法,本門四

白話文:

女性私處感到疼痛,這種症狀俗稱為小戶嫁痛,疼痛到極點時,可能連手腳都無法自由活動。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鬱悶和熱氣損傷了肝臟和脾臟,導致濕熱之氣向下聚集所引起的。治療這種情況,應該內服加味逍遙散,同時將四物湯的材料加上乳香製成餅狀,外用放入私處,疼痛就能得到緩解。

加味逍遙散的詳細配方可參考月經門第十條。

四物乳香的外敷方法,則在本書第四條有詳細說明。

2. 陰癢,三

婦人陰癢,由鬱怒傷肝,結滯不散,濕熱蓄起,因而生蟲,甚則陰內癢痛,不時出水,肢體倦怠,小水淋漓。法當養血清肝,則癢痛可消矣。

若治此者,宜加味逍遙散,甚則龍膽瀉肝湯。外以桃仁雄黃膏納陰中,其蟲一聞肝腥,皆鑽於肝內吮食,將肝提出,此去蟲之法也。蟲去其病即愈。

加味逍遙散,見月經門十

龍膽瀉肝湯,本門一

桃仁雄黃膏,本門五

白話文:

婦女感到私處瘙癢,通常是因為生氣或鬱悶傷害到肝臟,導致肝氣鬱結無法順暢,濕熱之氣積聚,進而產生寄生蟲,嚴重的話,私處不僅會有瘙癢及疼痛感,還會不定時分泌液體,使人感到全身疲倦無力,甚至排尿困難,斷斷續續。對待這種情況,應採用滋補血液、清涼肝臟的方式,這樣瘙癢和疼痛就能得到緩解。

治療這種情況,建議使用加味逍遙散,若情況嚴重,可以使用龍膽瀉肝湯。另外,可以將桃仁雄黃膏塗抹在私處,寄生蟲一聞到肝腥味,就會鑽入肝臟內吸食,然後再將肝臟清理乾淨,這是去除寄生蟲的方法。寄生蟲被清除後,病情自然就會好轉。

加味逍遙散的詳細內容,請參考月經調理篇第十節。

龍膽瀉肝湯的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第一節。

桃仁雄黃膏的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第五節。

3. 陰挺,四

婦人陰中突出一物如蛇頭,或如菌如雞冠者,名曰陰挺,即古之癲疝類也。或因胞絡損傷,或分娩用力太過,或氣虛下陷,或濕熱下注,但此證有熱虛之辨,不可不析。其形腫痛,小便赤數者,為熱、為濕;其形重墜小便清長者,為氣虛下陷也。

若屬濕熱者,龍膽瀉肝湯,或加味逍遙散。屬氣虛下陷者,補中益氣湯加青皮、山梔。外俱宜用蛇床洗法,洗後以黎蘆敷法敷之,無不愈者。

龍膽瀉肝湯,本門一

加味逍遙散,見月經門十

補中益氣湯,見月經門四八

蛇床洗法,本門六

藜蘆敷法,本門七

白話文:

婦女的私處有東西突出,形狀像蛇頭,或是像菌類,又或是像雞冠,這種情況被稱作「陰挺」,在古代醫學中,它屬於「癲疝」的一類。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子宮周圍組織受損,或者是在分娩時過度用力,亦或是因為身體氣血不足導致器官下垂,又或者是濕熱之氣下注所引發。但是,這種病症需要區分是熱性的還是氣虛的,不能一概而論。如果突出部位有腫痛感,且小便呈現紅色且頻繁,這就是由濕熱引起的;如果突出部位有沉重下墜感,且小便清澈且量多,那就是氣虛導致的器官下垂。

如果是因為濕熱導致的,可以使用「龍膽瀉肝湯」,或者加上其他草藥的「加味逍遙散」。若是氣虛導致的,則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青皮和山梔兩種草藥。此外,外部清洗和敷藥也是必要的,使用「蛇牀洗法」清洗後,再用「藜蘆敷法」來敷,這樣通常都能痊癒。

「龍膽瀉肝湯」在本書的第一部分有詳細介紹。

「加味逍遙散」,詳情可參考「月經」部分的第十節。

「補中益氣湯」,詳情請見「月經」部分的第四十八節。

「蛇牀洗法」,詳細介紹在本書的第六部分。

「藜蘆敷法」,詳細介紹在本書的第七部分。

4. 陰滄,五

婦人陰滄.名曰䘌。由七情鬱火,傷損肝脾,氣血凝滯,濕熱下注,久而蟲生,蟲蝕成滄,膿水淋漓,時疼時癢,有若蟲行,少腹脹悶,溺赤頻數,食少體倦,內熱哺熱,經候不調,赤白帶下,種種證見,須洋而治也。

若腫痛者,加味四物湯。潰爛出水而痛者,加味逍遙散。重墜者,補中益氣湯。

加味四物湯,本門八

加味逍遙散,見月經門十

補中益氣湯,見月經門四八

白話文:

婦女的私處問題,我們稱之為䘌。這主要是因為情緒壓抑和過度的火氣,導致肝臟和脾臟受損,氣血運行不暢,濕熱下瀉,長時間下來滋生了寄生蟲,這些蟲子侵蝕下體,造成傷口流膿,時常感到疼痛或搔癢,就像有蟲子在爬,同時還會感到下腹部脹悶,尿色深紅且頻繁,食慾不佳、身體疲憊,體內發熱,哺乳時也感到熱感,月經週期紊亂,白帶和血性分泌物出現,出現這些症狀,都需進行適當的治療。

如果出現腫脹和疼痛的情況,可以使用改良版的四物湯來治療。如果傷口潰爛並且滲水且疼痛,則應使用改良版的逍遙散。對於有重力下墜感的情況,則應使用補中益氣湯。

改良版的四物湯,在相關章節中的第八部分有詳細說明。

改良版的逍遙散,請參閱月經相關章節中的第十部分。

補中益氣湯,請參閱月經相關章節中的第四十八部分。

5. 陰痔,六

婦人陰中有肉突出者,名曰陰痔,俗稱茄子疾也。流黃水者易治,流白水者則難愈矣。

治此者,宜逍遙散、歸脾湯、補中益氣湯量其虛實用之。外宜烏頭薰法。

逍遙散,見月經門九

歸脾湯,見月經門十四

補中益氣湯,見月經門四八

烏頭薰法,本門九

白話文:

當女性的私處有肉塊突出,這被稱為陰痔,一般俗稱為茄子病。如果流出的是黃色液體相對容易治療,但若流出的是白色液體,則較難痊癒。

對於這種病症,應使用逍遙散、歸脾湯或補中益氣湯,根據病人的虛實狀況來選擇使用哪一種。此外,外部治療可使用烏頭薰法。

逍遙散、歸脾湯和補中益氣湯的詳細配方,可分別在月經相關療法的第九、第十四及第四十八項找到。

至於烏頭薰法的具體操作,可在同一章節的第九項找到。

6. 陰冷,七

婦人陰冷,皆由勞傷過度,風寒乘虛,客於子臟,久之血凝氣滯,多變他證,且艱於受孕也。

治此者,宜多服八味地黃丸,以漸圖功。外宜溫中坐藥。

八味地黃丸,本門十

溫中坐藥,本門十一

白話文:

婦女感到下體冰冷,通常是因為過度勞累傷身,風寒藉此機會侵入,停留在子宮內。長時間下來,會導致血液凝滯、氣血不順,可能轉變成其他疾病,同時也會影響受孕能力。

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可以多服用八味地黃丸,慢慢調理身體。另外,使用溫暖子宮的坐藥也有幫助。

八味地黃丸的製作方法,請參考第十條。

溫中坐藥的製作方法,請參考第十一條。

7. 陰吹,八

婦人陰吹者,陰中時時氣出有聲,如穀道轉矢氣狀。《金匱》謂由穀氣實,胃氣下泄,用膏發煎,導病從小便而出,其法甚奧。若氣血大虛,中氣下陷者,宜十全大補湯加升麻、柴胡以升提之。

膏發煎,本門十二

十全大補湯,見月經門二四

白話文:

關於婦女出現陰吹的情況,就是私處會不定時發出聲音,類似於腸胃排氣的狀況。根據《金匱要略》的說法,這是因為消化系統功能過強,導致胃氣向下排泄。治療方法是使用膏發煎,使疾病從小便排出,這種治療方式非常精妙。但如果患者是因為氣血嚴重不足,或是內臟下垂所導致的,應該使用十全大補湯,再加入升麻和柴胡來提升體內的氣。

至於膏發煎的具體製作方法,可以在相關章節第十二條找到。

而十全大補湯的詳細配方,則可以在月經調理章節第二十四條中找到。

8. 交接出血,九

婦人每交接輒出血者,由傷損心脾二經也。宜歸脾湯中加優龍肝,或用《千金》桂心釜墨散。

歸脾湯,見月經門十四

桂心釜墨散,本門十三

白話文:

每當女性在性行為後總會出血的情況,這是由於傷害到了心經和脾經兩條身體脈絡所導致的。應該在歸脾湯中加入優質的龍肝來調理,或者使用「千金方」中的桂心釜墨散。

歸脾湯的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月經門第十四部分。

桂心釜墨散的詳細內容,可參考本章節第十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