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冰鑑》~ 卷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七 (6)

1. 發熱,十九

產後發熱,因端甚多,不可執一論治。蓋陰血暴亡,諸邪易湊。或陽無陰斂,而浮游肌表;或恣貪飲食,而壅滯胃中;或惡露不去,則瘀血留滯;或蚤起勞動,則困乏使然;或三朝蒸乳,或感冒風寒,諸如此類,皆致熱之由也。咸當詳細審辨,不可孟浪施療。倘獨執一熱,投以清涼,則禍如反掌矣。

若因亡血過多,致陽無所附而熱者,四物湯加炮姜,此從陰引陽之治也。血脫煩躁,乾渴面赤者,當歸補血湯。如脈浮虛,按之則微,此孤陽外越也,急宜參附湯,遲必汗出大喘,乃陽欲亡之象,雖藥終斃矣。飲食過傷者,異功散加山楂、神麯、厚朴、生薑。脾虛不能化食者,六君子湯。

嘔惡者,香砂六君子湯。惡露不去致瘀血留滯者,必兼腹痛之證,生化湯。蚤起勞動而致者,十全大補湯或八珍湯。熱在三朝為蒸乳也,不須藥療。感冒風寒,治詳本條,見後二一。

四物湯,見月經門一

當歸補血湯,見月經門十一

參附湯,本門十九

異功散,本門九

六君子湯,見經閉門五

香砂六君子湯,見月經門三九

生化湯,本門二

十全大補湯,見月經門二四

八珍湯,見月經門二三

白話文:

產後發燒的原因很多,不能只用一種方法來治療。因為產後陰血大量流失,容易受到各種病邪的侵襲。可能是因為失去陰血的約束,導致陽氣飄浮在身體表面;或是因為過度進食,導致食物在胃中阻塞;或是因為惡露未完全排出,造成瘀血積存;或是因為早起勞動,導致疲憊不堪;或是因為哺乳時受涼,或是因為感染了風寒,這些都是引起發燒的原因。都應詳細診斷,不可以輕率地進行治療。如果只是看到發燒,就使用冷卻的藥物,那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如果是因為失血過多,導致陽氣沒有依附而發燒,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炒薑,這是通過滋養陰血來調節陽氣的方法。如果失血後感到煩躁,口乾舌燥,面色紅潤,應該使用當歸補血湯。如果脈搏浮動虛弱,輕輕按壓則更弱,這表示體內的陽氣正在外洩,應立即使用人參附子湯,否則可能會出現大汗淋漓,呼吸困難的情況,這是陽氣即將耗盡的徵兆,即使使用藥物也無法挽回生命。如果因為過度進食導致的,可以使用異功散加上山楂、神麯、厚朴和生薑。如果是因為脾虛無法消化食物,可以使用六君子湯。

如果出現噁心嘔吐,可以使用香砂六君子湯。如果因為惡露未排淨導致瘀血積存,通常會伴有腹部疼痛,可以使用生化湯。如果因為早起勞動導致的,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或是八珍湯。產後三天內的發燒是因為哺乳,通常不需要藥物治療。如果是因為感染風寒,詳細的治療方式請參考後面的條目。

四物湯、當歸補血湯、人參附子湯、異功散、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生化湯、十全大補湯和八珍湯的具體配方和使用方法,請分別參考相應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