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珍濟陰》~ 卷之三 (13)
卷之三 (13)
1. 產後腸癢
產後腸癢用針線袋密安席下,勿令人知。
白話文:
產後如果出現腸胃不適或有瘙癢感,可以用針線袋裝些藥材,祕密地放置在睡席下,不必讓其他人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產婦在生產後若感到腸部不適或瘙癢,可以採用這種方式來緩解症狀。
2. 陰戶出血
婦人交接出血,此肝傷不能藏血,脾傷不能攝血也,宜服加味逍遙散(見首卷調經類)添肉桂或歸脾湯(見首卷調經類)、八味丸(見匯方)。
白話文:
當女性在性行為後出現出血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肝臟受損,導致無法正常儲存血液,或是脾臟受損,無法有效控制血液。這時適合服用加味逍遙散(可在書的第一部分,調節月經的藥物類別中找到),或者加入肉桂,又或者是歸脾湯(同樣在書的第一部分,調節月經的藥物類別中可找到)、八味丸(可在綜合處方集裡找到)。
3. 陰戶病
有疼痛出黃臭水,用綿繭燒存性碾細敥之。
有腫如石撞則甚,用綿繭燒存性碾細,用青魚膽調敷。
白話文:
[陰部疾病]
如果出現疼痛並流出黃色且有惡臭的分泌物,應該使用燒過的綿繭,保留其性質然後磨成細粉,塗抹於患處。
如果腫脹硬如石塊,一碰就非常疼痛,同樣使用燒過的綿繭磨成細粉,再以青魚的膽汁調和後敷在腫脹的地方。
4. 茄病
婦人陰門墜出,或紅或白,狀如茄子,名曰茄病。紅屬濕熱,宜服白薇散。白屬氣虛,宜服四物吳萸湯或三茱丸。
白薇散
白薇,川芎,當歸,熟地,白芍,蒼朮,澤蘭,丹皮,靈霄花
四物吳萸湯
吳萸,當歸,人參,白朮,熟地,川芎,陳皮,白芍,沉香,肉桂,甘草
白茄根引。
三茱丸
吳茱萸,家茱萸,山茱萸(各一兩)
米糊為丸。
又方,用硫黃五分、海螵蛸二錢,碾細,鴨蛋清調搽。
白話文:
【病症:茄病】
女性患者會出現私處脫垂的情況,顏色可能是紅色或白色,形狀類似茄子,這種病症被稱作「茄病」。如果呈現紅色,通常是由濕熱引起的,建議服用「白薇散」。若是白色,則多因氣血不足,適合服用「四物吳萸湯」或是「三茱丸」。
【白薇散成分】
白薇、川芎、當歸、熟地、白芍、蒼朮、澤蘭、丹皮、靈霄花。
【四物吳萸湯成分】
吳萸、當歸、人參、白朮、熟地、川芎、陳皮、白芍、沉香、肉桂、甘草。需以白茄根作為引子。
【三茱丸成分】
吳茱萸、家茱萸、山茱萸(各一兩)。以米糊搓製成丸。
另外一種方法,可使用五分硫黃、二錢海螵蛸,磨成細粉後,用鴨蛋清調勻塗抹。
5. 陰戶糞門生寸白蟲
陰戶糞門生寸白蟲用蜂蜜和甘草末黏於紙上,安癢處,蟲出於紙上即止。
白話文:
如果在私密部位或是肛門周圍出現了白色的小蟲,可以使用蜂蜜與甘草粉混合後塗在紙上,然後貼在有蟲咬痕或癢的部位,小蟲會被吸引到紙上,當蟲子移至紙上後,癢感就會停止。
6. 產婦發狂
產婦發狂用家麻蔸洗淨切片,濃煎汁服,熱退狂止。
白話文:
對於產後出現精神紊亂的婦女,可以使用家裡的麻根,先將其清洗乾淨後切成片狀,然後濃烈地煎煮出汁液讓她服用,這樣可以達到退熱並平息瘋狂狀態的效果。
7. 去雞眼二方
去雞眼用烏梅肉搗融,入醋少許加鹽水調勻,貼上自消。
—,用地骨皮、紅花碾細敷之,雖成瘡立愈。
白話文:
[去除雞眼兩種方法]
第一種:使用烏梅的果肉搗碎後溶化,加入少量的醋,再加入鹽水調和均勻,然後貼在雞眼上,雞眼會自行消失。
第二種:利用地骨皮和紅花磨成細粉後敷在雞眼上,即使雞眼已形成傷口,也能迅速康復。
8. 裹小腳二方
裹小腳用皮硝、鳳仙、花子、石榴皮各五錢,茵陳四錢,煎水洗,不可用手。
—,用白鳳仙花葉根一併搗碎,煎湯頻頻洗之,骨自柔軟,不受痛苦,若猴骨煎水洗,斷不可用。
白話文:
[裹小腳兩種方法]
第一種:裹小腳時使用皮硝、鳳仙花、花子、石榴皮各五錢,茵陳四錢,將這些藥材煎煮成水後來清洗,過程中切記不可用手去觸碰。
第二種:使用白色的鳳仙花、葉和根一起搗碎,煎煮成湯水頻繁地清洗,這樣可以使骨骼變得柔軟,不會感到疼痛。但要注意,千萬不能使用猴骨煎水來洗,這是不可以的。
9. 點痣
用大糯草燒灰碗盛開水泡,以布濾瀽水,少許,風化石灰半羹,入水內攪起泡,以新筆塗泡汁點痣上,二三次即退去。又方取小鼠和石灰搗爛,量痣大小點之。
以上諸疾,男婦俱有,惟婦人更多,故特附錄,便於兼治。
白話文:
【點痣】
方法一:先將大糯草燒成灰,然後用碗裝著這些灰並倒入開水浸泡,再用布過濾掉灰渣,只留下水。接著加入少量的風化石灰,攪拌使其在水中起泡。最後,使用新的毛筆沾取這泡沫狀的水,點在痣上,重複此動作二到三次,痣就會消失。
方法二:抓取小老鼠,與風化石灰一起搗碎成泥,根據痣的大小,取適量的混合物點在痣上。
以上所述的疾病,無論男女都可能發生,但女性發生率較高,因此特別附錄在此,以便同時治療。
請注意,以上內容為古代中醫療法,現代醫學不建議使用此類方式處理皮膚問題。
10. 沿肛瘡(男婦俱有,患此最是惡疾)
生於肛門外,合則如圓蛋,開如劈蛋,黃白俱有,痛極難忍,至數日則頭髮脫落,此病湘門常用樟腦八分、明雄八分、兒茶五分、辰砂五分、連翹三分、花粉三分、黑砂一分,共碾細,搗飯為丸,黃丹一分為衣,分三次開水下(乩方)。
白話文:
這是一種生在肛門外面的疾病,閉合時形狀像圓蛋,張開時像被劈開的蛋,顏色有黃有白,疼痛到讓人難以忍受。病情惡化到幾天後,甚至會出現頭髮脫落的情況。在湖南一帶,常見的治療方式是使用樟腦八分、明礬八分、兒茶五分、辰砂五分、連翹三分、天花粉三分和黑砂一分,全部研磨成細粉,再以飯團揉成藥丸,最後裹上一分黃丹,分三次服用,用熱水送服(此為乩方)。
請注意,"乩方"通常指的是民間信仰或傳統療法中的處方,其療效和安全性可能未經科學驗證,應謹慎使用。但你要求不提供醫療建議,所以這句提示你可以忽略。
11. 治雀斑酒刺白屑風皮方
真綠豆粉八分,滑石、白芷各一兩,白附子五錢,共碾細末,每夜擦之。
又,治雀斑。
皂角、紫背、浮萍、白梅肉共碾細末,入水洗面,連擦數次即愈。
白話文:
【治療雀斑、酒刺、白屑風皮方】
取真綠豆粉八分,滑石和白芷各一兩,以及白附子五錢,全部磨成細粉,每晚用這些粉末擦拭臉部。
另外,針對雀斑的處理方式如下:
將皁角、紫背、浮萍和白梅肉一同磨成細粉,加入水中用來洗臉,連續使用幾次後,問題就能得到改善。
12. 陰吹
婦人胃氣下泄,有陰吹病,宜豬膏煎亂髮化服,病從小便出。
白話文:
「婦女如果出現胃氣下瀉的情況,可能會導致一種稱為陰吹的疾病,治療這種病可以使用豬油煎煮頭髮直到溶解後服用,病症會隨小便排出。」
13. 陰寒
吳萸、川椒、丁香、蛇床(並塞),硫黃煎洗。
白話文:
對於陰寒的情況,可以使用吳茱萸、花椒、丁香、蛇牀子(這些藥材可一同使用),以及硫磺來進行煎煮後洗浴或局部清洗。
14. 陰脫
半夏(坐產子腸先下,產後不收,碾末嗅鼻自止),石灰(炒淬水洗),升柴,羌活(水酒煎服),枯白礬(陰脫作癢,酒對服日三次)
白話文:
【陰脫】
使用方法如下:
- 半夏:適用於生產時胎兒先娩出而產道未能自行回縮的情況,可將半夏磨成粉末,吸入鼻中,能幫助產道恢復。
- 石灰:將石灰炒熱後,用水淬冷,用此水來清洗陰部,有助於治療陰脫。
- 升柴、羌活:這兩種草藥可用於煮水加酒飲用,對於陰脫有改善效果。
- 枯白礬:若陰部脫垂引起瘙癢,可以將枯白礬用酒沖服,每日三次,可緩解癢感。
15. 陰㿗硬如卵狀
穿山甲(炙,碾末,水酒煎服)需用藥性黃楊木(人家多栽插之枝葉,攢簇上聳葉似初生槐芽而青厚,不花不實,四時不凋,其性難長,俗說歲長一寸,遇閏則退。令試之,但閏不長耳,其性堅膩,作梳剜印最良,木重無火,用水試之,沉則無火,凡取此木,必以陰晦夜無一星伐之,則不裂)
葉氣味苦平無毒,主治女人難產,入「達生散」中用,又主暑月生癤搗爛塗之(出《綱目》時珍)。
紫荊,一名紫珠(《拾遺》),皮名肉紅(《綱目》),內消(皮色紅而消腫,故瘍科呼肉紅,又曰內消,與首烏同名)。苦平無毒,破宿血、下五淋。濃煮汁服,通小腸解諸毒物。疤疽喉痹飛屍蠱毒腫下痿,蛇虺蟲蠶狂犬毒,並煮汁服。
亦以汁洗瘡腫,除血長膚,活血行氣,消腫解毒,治婦人血氣疼痛,經水凝澀,狂犬咬傷(紫荊皮末、沙糖調塗,留口,退腫;口中仍嚼咽杏仁,去毒),鼻中疳瘡(取花陰乾為末貼之),發背初生,一切癰疽皆治(單用皮為末,酒調,箍住自然撮小不開,內服柞木飲子,乃救貧良之劑),癰疽未成(取皮與白芷為末,酒調服,外用荊皮、木蠟、赤芍等分為末酒調作箍藥),痔瘡腫痛(取皮五錢,新水,食前並服)。
柞木釋名斧子木(此木堅硬,可為鑿柄故為名),木皮苦平無毒,治黃疽病燒末水服,方寸匕三日。治鼠瘻,難產,催生,利竅。
鼠瘻(取皮五升,水一斗,煮汁二升,服當有宿肉出而愈竅。)
婦人難產(催生柞木飲,不拘橫生、倒產、胎死腹中,用此屢效,用大柞木枝□尺洗淨,大木草五寸,並寸折,以新汲水三升半,同新沙餅內以紙三重緊封,文武火煎至一升半,待腰腹重痛欲坐草時溫飲一小盞,便覺下開豁如渴,又飲一盞至三四盞,下腫便生,更無訴苦,切不可坐草太早,及穩婆亂為也)。
柞木飲(治諸般癰腫發背,皆用干柞木葉、乾荷葉中心蒂干、萱草根、甘草節、地榆炭四兩細銼,每用半兩,水二碗煎一碗,早晚各一服,已成者其濃血自漸乾涸,末成者自消散,忌一切飲食毒物)
黃荊子(能通利胃心氣痛疝氣,凡治牙齦腫痛用三五錢,碾細末煮豆腐或腈肉,服二三次全愈)
又,治婦人白帶,退骨間熱,用童便浸一宿炒乾。
松花(即松樹花)一名松黃,甘溫無毒,潤心肺,益氣,除風,止血,亦可釀酒,拂取似蒲黃酒,服令輕身。花上黃粉山人及時拂取,作湯點之甚佳,但不堪停久,故鮮用寄遠。今人收黃和白沙糖印為餅膏,充果餅食之,且難久收。治產後壯熱,頭痛頰赤,口乾唇焦,煩渴昏悶,用松花、蒲黃、當歸、川芎、石膏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水二合,紅花二捻,同煎七分細呷。
白話文:
【陰㿗硬如卵狀】
-
穿山甲:經過烤炙後磨成粉末,用水和酒煎煮服用。需用藥材是黃楊木,這種木料在家裡常見,枝葉密集向上生長,葉子形狀像初生的槐芽,但顏色更深且更厚,不會開花結果,四季都不會凋落,它的成長非常緩慢,民間傳說每年只長一寸,遇到閏年還會縮短。經過驗證,確實在閏年它不會增長,木質堅硬且光滑,非常適合做梳子或雕刻印章。這木材很重,不含火性,用水測試,如果沉下去就表示沒有火性。要取得這種木頭,必須在沒有月亮的夜晚,天空中看不到一顆星星時砍伐,這樣纔不會使木材裂開。
-
黃楊木的葉子味道苦,屬性平和,無毒,主要治療女性難產,可以用於「達生散」中。同時也可以在夏天治療生癤,把葉子搗碎塗抹在患處。
-
紫荊,又稱紫珠,皮被稱為肉紅。苦性,屬性平和,無毒,能破除舊血,治療五種尿道疾病。濃煮汁液服用,可以疏通小腸,解各種毒素。對治療瘡疤、咽喉堵塞、飛屍、蠱毒、腫脹、萎縮、蛇咬、蟲咬、狂犬毒都有療效,也可以用汁液清洗瘡口,幫助止血,促進皮膚生長。
-
柞木,又名斧子木,因為堅硬,適合做鑿子的把手。木皮苦性,屬性平和,無毒,可用來治療黃疸,燒成灰後用水服用,每天三次。同時也能治療鼠瘻、難產,有助於生產,疏通小便。
-
松花,即松樹的花,又名松黃,味道甘甜,屬性溫和,無毒,能滋潤心肺,增強氣力,去除風濕,止血,也可以釀酒,服用後能使身體輕盈。花上的黃粉,山民會及時撣取,泡茶喝味道很好,但是不能保存太久,所以很少送給遠方的人。現在人們會收集黃粉和白沙糖一起做成餅膏,作為果餅食用,但不易保存。對於產後高燒、頭痛臉紅、口乾脣焦、煩躁口渴、昏睡不醒的症狀,可以使用松花、蒲黃、當歸、川芎、石膏等份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水二合,加入紅花兩撮,煎煮至剩七分,細細品嚐。對於女性白帶、骨頭間的熱感,可以用童子尿浸泡一夜,炒乾服用。對於牙齦腫痛,可以使用三到五錢,碾成細末,煮豆腐或者豬肉,服用兩到三次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