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七十四 (2)
卷七十四 (2)
1. 治氣滯脅痛方
枳芎散,治左脅疼痛不可忍者,此方和血利氣。
枳實,川芎(各半兩),粉草(炙,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薑棗湯或酒調下。
推氣散,治右脅痛,脹滿不食,此肝經移病於肺。
片薑黃,枳殼(麩炒),桂心(各五錢),甘草(炙,三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薑棗湯下,酒亦可。
分氣紫蘇飲,治腹脅疼痛,氣促喘急。
紫蘇葉,桔梗,陳皮,大腹皮(黑豆水洗淨),桑白皮,茯苓(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草果仁(八分),甘草(炙,四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白鹽少許,水煎,食前服。
調中順氣丸,治三焦氣滯,水飲停積,脅下虛滿或時刺痛。
木香,白豆蔻,青皮(去白),陳皮(去白),三稜(炮,各一兩),大腹皮,半夏(湯泡七次,各二兩),砂仁,檳榔,沉香(各五錢)
上為末,水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陳皮煎湯下。
沉香導氣散,治一切氣不升降,脅肋刺痛,痞塞。
沉香,檳榔(各二錢半),人參,訶子(煨,去核),大腹皮(炒,各五錢),白朮,烏藥,紫蘇葉,香附子(炒),神麯(炒),麥櫱(炒,各一兩),陳皮(去白),薑黃,甘草(各四兩),京三稜(煨),蓬莪朮(煨),益智仁(炒),厚朴(薑製,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沸湯,熱服。
鹽煎散,治男婦形寒飲冷,胸脅心腹㽲痛,及膀胱腸氣痛。
當歸,川芎,芍藥,三稜,莪朮,青皮,枳殼,茯苓,厚朴,神麯,麥芽,小茴香,木香(各八分),冷痛加官桂。
上銼,每服四錢,加蔥白一根,食鹽少許,水煎服。
一方,治脅下疼痛,如神效。
小茴香(炒,一兩),枳殼(麩炒,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鹽湯調下。
一方,治脅痛。
枳殼,草豆蔻,赤芍藥,香附,烏藥,砂仁(各等分)
上為細末,沸湯調下二錢,或銼二錢,水煎,熱服。
一方,治婦人脅痛。
白芍藥,肉桂,玄胡索(炒,各二兩),香附子(四兩,醋一碗,鹽一兩,煮乾)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滾湯調下。
白話文:
【治療氣滯脅痛的處方】
枳芎散:用於治療左側脅部劇烈疼痛無法忍受的情況,此方能調和血液,疏通氣機。 藥材包括:枳實、川芎(各15克)、炙甘草(7.5克)。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5克,可用薑棗湯或酒調服。
推氣散:適用於右側脅部疼痛,伴隨脹滿、食慾不振,此為肝臟影響到肺部所致。 藥材有:薑黃、炒枳殼、桂心(各25克)、炙甘草(15克)。研磨成粉末後,每次服用5克,薑棗湯送服,酒也可。
分氣紫蘇飲:針對腹部及脅部疼痛,呼吸急促。 所需藥材:紫蘇葉、桔梗、陳皮、大腹皮(用黑豆水清洗乾淨)、桑白皮、茯苓(各3克)、五味子(約15粒)、草果仁(約6克)、炙甘草(約1.5克)。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三片生薑和少量白鹽,用水煎煮,飯前服用。
調中順氣丸:用於治療三焦氣滯,水飲停留,脅下虛脹或偶發刺痛。 藥材有:木香、白豆蔻、去白青皮、去白陳皮、炮三稜(各30克)、大腹皮、湯泡七次的半夏(各60克)、砂仁、檳榔、沉香(各25克)。研磨成粉末,用水和成如梧桐子大的丸狀,每次服用30-50丸,用陳皮煎湯送服。
沉香導氣散:適用於各種氣機不暢,脅肋刺痛,痞塞。 藥材包括:沉香、檳榔(各12.5克)、人參、煨訶子(去核)、炒大腹皮(各25克)、白朮、烏藥、紫蘇葉、炒香附子、炒神麯、炒麥芽(各30克)、去白陳皮、薑黃、甘草(各160克)、煨京三稜、煨蓬莪朮、炒益智仁、薑製厚朴(各60克)。細磨成粉末,每次服用5克,飯前用熱水沖服。
鹽煎散:適用於男性和女性因受寒飲冷導致的胸脅心腹劇烈疼痛,以及膀胱腸道氣痛。 所需藥材:當歸、川芎、芍藥、三稜、莪朮、青皮、枳殼、茯苓、厚朴、神麯、麥芽、小茴香、木香(各約6克),若屬冷性疼痛可加官桂。 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約15克,加入一根蔥白和少量食鹽,用水煎煮服用。
一方:專治脅下疼痛,效果神奇。 所需藥材:炒小茴香(30克)、炒枳殼(12.5克)。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5克,鹽湯調服。
一方:適用於脅痛。 藥材有:枳殼、草豆蔻、赤芍藥、香附、烏藥、砂仁(各等份)。細磨成粉末,每次用熱水調服5克,或取5克用水煎煮熱服。
一方:專治婦女脅痛。 所需藥材:白芍藥、肉桂、炒玄胡索(各60克)、香附子(120克,用一碗醋和一兩鹽煮乾)。研磨成粉末,每次空腹用滾水調服5克。
2. 治食積脅痛方
香砂平胃散,治食積脅痛。
香附,陳皮(去白),枳實(麩炒),山楂(一錢),麥芽(炒,各一錢),砂仁,木香(各五分),乾薑,檳榔,甘草(炙,各三分),青皮(去白,一錢)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
異香散,治腹脅膨脹,痞悶,噎塞,疼痛。
蓬朮(煨),京三稜(煨),益智仁,甘草(各一錢),青皮,陳皮(各五分),石蓮肉,厚朴(薑製,三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白鹽少許,水煎服。
神保丸,治心膈脅下痛,大便不通,氣噎,宿食不消。
木香,胡椒(各二錢半),乾蠍(七枚),巴豆(十枚,去皮心膜研)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麻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丸,茶酒任下。
白話文:
【治療飲食堆積造成的脅部疼痛處方】
藥方名稱:香砂平胃散,用於治療因飲食過多堆積而引起的脅部疼痛。
所需藥材有:香附、陳皮(去掉白色部分)、炒過的枳實、山楂(用量一錢)、炒過的麥芽(用量一錢)、砂仁、木香(用量各五分)、乾薑、檳榔、炙過的甘草(用量各三分)、去掉白色部分的青皮(用量一錢)。
將上述藥材切碎,加入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一個藥方名稱:異香散,用於治療腹部脅部脹大,胸悶,食物堵塞咽喉,以及疼痛等症狀。
所需藥材有:煨過的蓬朮、煨過的京三稜、益智仁、甘草(用量各一錢)、青皮、陳皮(用量各五分)、石蓮肉、薑製厚朴(用量三分)。
將上述藥材切碎,加入三片生薑、一顆大棗和少量白鹽,用水煎煮後服用。
最後一個藥方名稱:神保丸,用於治療心臟和膈肌之間及脅部的疼痛,大便不通,呼吸困難,以及宿食無法消化等症狀。
所需藥材有:木香、胡椒(用量各二錢半)、乾蠍(七枚)、去掉皮心膜並研磨的巴豆(十枚)。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湯浸濕的蒸餅做丸,大小如麻子,外層裹上硃砂,每次服用五丸,可選擇茶或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