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六十四 (19)
卷六十四 (19)
1. 治右腎命門火衰方
有痰,薑湯服。上焦熱及有痰,食後多服一次。下焦熱,小便赤澀,空心多服一次。每一斤加生地黃六兩,尤妙。蓋地黃為天門冬之使,若有君無使,是獨行無功也。故張三丰與胡濙尚書長生不老方,用天門冬三斤,地黃一斤,乃有君而有臣也。亦可煉蜜作丸服。
地黃膏,治血虛生瘡,肌膚燥癢,自汗遺精,便多,婦人乳少等證。
用生地黃酒洗淨,每一斤用水五六碗,如熬天門冬法熬用之,或加當歸等分。一方入鹿角膠十分之一,蜜酒生薑、蘇子自然汁,量人煎膏。
無比山藥丸,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肌體消瘦,目暗耳鳴,四肢倦怠。常服壯筋骨,益腎水。
山藥(二兩),菟絲子(酒煮,搗焙),杜仲(薑汁炒,各三兩),赤石脂(煨),茯神(去皮木),山萸(去核),熟地黃(酒焙),巴戟(去心),牛膝(去蘆,酒浸),澤瀉(各一兩),五味子(六兩),肉蓯蓉(四兩,酒浸)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沉香大補丸,專治下焦虛弱,補益精血。久服身輕體健,五臟調和,百脈通泰,功效甚妙。
黃柏(酒炒褐色),知母(酒炒,一兩半),熟地黃(酒浸炒乾),人參(去蘆),敗龜板(酥炙,各二兩),沉香,芍藥,陳皮,牛膝(酒浸),鎖陽(酒浸),虎脛骨,當歸(酒浸),山萸(去核),山藥,茯苓(去皮),牡丹皮,杜仲(酥炙,去絲),澤瀉,大茴香(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固真丹,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水火不能升降,下元虛冷,臍腹疼痛。
山藥(一兩半),人參,黃耆(蜜炙),黃柏(酒炒),白朮,杜仲(炒斷絲),補骨脂(炒),白茯苓,牡丹皮,山萸(去核,各一兩),五味子(炒),澤瀉(各五錢),熟地黃(四兩,湯蒸爛,石臼內搗成膏),羊肉(七斤)
上四味為末,將羊肉洗去脂膜,扯開入藥末,以麻縛之。用酒四瓶,煮令酒干,再添水二升,又煮,候肉爛如泥,又入黃耆末五兩,人參末二兩,白朮末二兩,糯米飯焙乾為末,同搗丸如梧子大,每服百餘丸,溫酒鹽湯任下,早晚各進一服。如覺難丸,入蒸餅五七枚,焙乾為末同丸。
牛膝丸,治肝腎虛損,骨痿不能起於床,宜益精;筋緩不能自收持,宜緩中。
牛膝,萆薢,杜仲,蓯蓉,菟絲子,防風,胡蘆巴,補骨脂,沙苑蒺藜(各一兩),肉桂(五錢)
上為末,酒煮豬腰子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酒下。
歸茸丸,治精血枯竭,面色黧黑,耳聾目暗,口乾多渴,腰痛腳軟,小便白濁,上燥下寒,峻補不受等證。(黧音黎,黑而黃也。面目黧黑,色青黑而沃)
白話文:
治右腎命門火衰方
出現痰症,可用薑湯服用。上焦有熱且有痰,飯後多服用一次。下焦有熱,小便赤澀,空腹多服用一次。每斤藥材中加入六兩生地黃,效果更佳。因為生地黃是天門冬的使藥,若只有君藥而沒有使藥,則藥效單薄。所以張三丰和胡濙尚書的長生不老方,用天門冬三斤,地黃一斤,就是有君藥也有臣藥的道理。也可以煉製成蜜丸服用。
地黃膏:治療血虛引起的瘡瘍,皮膚乾燥瘙癢,自汗遺精,大便次數多,婦女乳汁不足等症狀。
將生地黃用酒洗淨,每斤生地黃用五六碗水,像熬製天門冬一樣熬煮,也可以加入等量的當歸。另一方劑中加入十分之一的鹿角膠,再加入蜜酒、生薑、蘇子汁,依個人情況煎熬成膏。
無比山藥丸:治療各種虛損,五勞七傷,身體消瘦,眼睛昏花耳鳴,四肢倦怠等症狀。經常服用可以壯筋骨,益腎水。
山藥二兩,菟絲子(酒煮,搗碎焙乾)三兩,杜仲(薑汁炒)三兩,赤石脂(煨)、茯神(去皮)、山萸肉(去核)、熟地黃(酒焙)、巴戟天(去心)、牛膝(去蘆,酒浸)、澤瀉各一兩,五味子六兩,肉蓯蓉(四兩,酒浸)。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煉製成丸藥,如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溫酒送服。
沉香大補丸:專門治療下焦虛弱,補益精血。長期服用,身體輕盈健壯,五臟協調,經脈通暢,功效顯著。
黃柏(酒炒至褐色)、知母(酒炒)各一兩半,熟地黃(酒浸炒乾)、人參(去蘆)、炮製過的龜板(酥炙)各二兩,沉香、芍藥、陳皮、牛膝(酒浸)、鎖陽(酒浸)、虎骨、當歸(酒浸)、山萸肉(去核)、山藥、茯苓(去皮)、牡丹皮、杜仲(酥炙,去絲)、澤瀉、大茴香(炒)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煉製成丸藥,如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空腹溫酒或鹽湯送服。
固真丹:治療各種虛損,五勞七傷,水火不能升降,下元虛冷,臍腹疼痛等症狀。
山藥一兩半,人參、黃耆(蜜炙)、黃柏(酒炒)、白朮、杜仲(炒斷絲)、補骨脂(炒)、白茯苓、牡丹皮、山萸肉(去核)各一兩,五味子(炒)、澤瀉各五錢,熟地黃(四兩,水蒸煮爛,用石臼搗成膏),羊肉七斤。
將前四味藥材研磨成細粉,將羊肉洗淨去脂膜,扯開後加入藥粉,用麻繩紮緊。用酒四瓶煮至酒乾,再加水二升,繼續煮至肉爛如泥,再加入黃耆粉五兩,人參粉二兩,白朮粉二兩,焙乾的糯米飯粉,一同搗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百餘丸,溫酒或鹽湯送服,早晚各服用一次。如果覺得難以製成丸藥,可以加入五七枚蒸餅,焙乾後研磨成粉末一同製丸。
牛膝丸:治療肝腎虛損,骨頭痿弱不能起床,需要益精;筋脈鬆弛不能自主控制,需要緩解中等症狀。
牛膝、萆薢、杜仲、肉蓯蓉、菟絲子、防風、胡蘆巴、補骨脂、沙苑蒺藜各一兩,肉桂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酒煮熟的豬腰子做成丸藥,如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空腹酒送服。
歸茸丸:治療精血枯竭,面色黧黑(黧音lí,黑而黃),耳聾目暗,口乾多渴,腰痛腿軟,小便白濁,上焦燥熱下焦寒冷,服用峻補藥物無效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