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六十四 (16)

回本書目錄

卷六十四 (16)

1. 治右腎命門火衰方

後服:

枸杞子,五味子,肉蓯蓉(酒洗),當歸(酒洗),生地黃(酒洗),熟地黃(酒蒸,各五錢),牛膝(酒浸),白茯苓,沉香,木香(各一兩),天冬(去心),麥冬(去心,各五錢),甘草(三錢),枳殼(五錢),海馬(一對,酥炙),海牛(一個,酥炙),蛤蚧(一對,酥炙),膃肭臍(四兩,酥炙)

上二料,俱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下。

補天大造丸,治男女諸虛百損,補益之功極重,久服耳目聰明,鬚髮皆黑,延年益壽,有合造化之功,故名大造。曰補天者,取天一生水義也。大抵男精女血構成,非金石草木可比,以人補人,全天元真氣,世所少知。

紫河車(一具,即產孩胞衣,所謂混沌皮也。古方不分男女,惟以初生及肥盛無病婦人者可用。先以米泔水擺淨,不動筋膜,此乃初結真氣也,以竹器盛於長流水中,浸一刻提回,以小磁盆全盛於木甑內,文武火蒸,自卯至申酉,極熟如糊,取出,先傾自然汁在藥末內,此天元正氣汁也。余用石臼木杵,擂千餘下,如糊樣,通入藥為丸。

醫用火焙酒煮,及去筋膜,又入龜板大誤,故特書之),生地黃(酒浸,一兩半),熟地黃(酒蒸,二兩),麥冬(去心),天冬(去心),牛膝,杜仲(炙,去絲,各一兩五錢),當歸(酒洗),黃柏(酒炒),白朮,五味子,枸杞子,小茴香(各一兩),側柏葉(焙乾,二兩),陳皮(去白,七錢半),乾薑(炮,二錢)

上為細末,用河車入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有病者,日進二服。如血虛,倍當歸、地黃;氣虛加人參、黃耆各一兩;腎虛,加覆盆子、小茴香、巴戟、山茱萸;腰疼加蒼朮、萆薢、鎖陽、續斷;骨蒸加地骨皮、知母、牡丹皮。婦人去黃柏,加川芎、香附、條芩。

蔭按:女人月水不調,兼素慣小產難產,及多生女少生男,夫婦服之,可生男。蓋緣紫河車者,天地之先,陰陽之祖,乾坤之橐,鑰鉛汞之匡廓,胚𧁲將兆,九九數足,我則載而乘之,故謂之車。但每驗河車一制,後其子多不育,若卻我之疾,損人之子,心亦忍矣,因注之,俟用者審焉。或云:水煮熟用不損子,此強辭也,然總以不用為是。

太乙神應丸,治一切虛損勞證。

人乳(一碗,用鍋煮乾,去水不用,將干乳用磁碗焙乾,聽用),牛乳(一碗,同上治造),白果汁(一碗,同上),杜仲(三兩,薑汁炒,去絲),白鮮皮(酒浸三日),破故紙(大麥炒黃色),白茯苓,川牛膝(酒浸三日),當歸(童便浸,各二兩),黍米金丹(一個,曬乾,即初生小兒口中大血珠)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夜間入口噙化。如驚,加珍珠、琥珀,神效。

白話文:

治右腎命門火衰方

方一:

此方用枸杞子、五味子、肉蓯蓉、當歸、生地黃、熟地黃、牛膝、白茯苓、沉香、木香、天冬、麥冬、甘草、枳殼、海馬、海牛、蛤蚧、膃肭臍等藥材製成藥丸。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酒糊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六七十丸,空腹溫酒或鹽湯送服。此方名為補天大造丸,能治療男女各種虛損百病,具有極強的補益功效,長期服用可使耳目聰明,頭髮烏黑,延年益壽。其命名取自“天一生水”之意,認為人體精血的生成非草木金石可比,需以人體本身來補充,才能保持先天元氣,此乃世間少有人知曉的道理。

方二:紫河車方

此方用紫河車(產後胎盤,需用米泔水清洗乾淨,保留其筋膜,用竹器盛裝,在流水中浸泡一刻鐘後取出,再用文武火蒸熟)、生地黃、熟地黃、麥冬、天冬、牛膝、杜仲、當歸、黃柏、白朮、五味子、枸杞子、小茴香、側柏葉、陳皮、乾薑等藥材製成藥丸。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紫河車汁與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鹽湯送服。如有疾病,每日服用兩次。若血虛,可加倍當歸、地黃用量;氣虛,可加入人參、黃耆;腎虛,可加入覆盆子、小茴香、巴戟、山茱萸;腰疼,可加入蒼朮、萆薢、鎖陽、續斷;骨蒸,可加入地骨皮、知母、牡丹皮;婦女服用需去除黃柏,並加入川芎、香附、條芩。 作者註記:此方中紫河車(胎盤)的運用,古方不分男女,僅用初生嬰兒及健康肥胖婦女的胎盤。但作者也提到,使用胎盤後,其後代生育能力可能受損,因此建議慎用。水煮胎盤的方法可能無法完全避免這種情況,故建議最好不用。

方三:太乙神應丸

此方用人乳、牛乳、白果汁、杜仲、白鮮皮、破故紙、白茯苓、川牛膝、當歸、黍米金丹(初生嬰兒口中血珠)等藥材製成藥丸。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睡前含化。若有驚悸症狀,可加入珍珠、琥珀,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