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六十三 (5)
卷六十三 (5)
1. 治內虛下血方
補中益氣湯,治內傷勞傷,元氣下陷,便血日久不愈。
人參,黃耆,甘草(炙),白朮,當歸(各一錢),升麻,柴胡(各五分),陳皮(七分)
上銼一服,水煎服。
一人年六十餘,便血三年,諸藥不效。余令服補中益氣湯,倍當歸,加桃仁,二十服而愈。
十全大補湯,治內傷脈絡,下血不止,屬虛者。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炙),當歸,川芎,芍藥,生地(酒炒),黃耆,肉桂(各一錢)
上銼一服,水煎服。
歸脾湯,治內傷思慮,怔忡少寢,有汗下血。
白朮,茯神,黃耆,圓眼肉,酸棗仁(炒,各一兩),人參,木香(各五錢),甘草(炙,二錢半)
上銼,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白話文:
治內虛下血方
補中益氣湯:治療內傷、勞損,元氣下陷,便血久治不癒。藥方組成:人參、黃耆、炙甘草、白朮、當歸(各一錢)、升麻、柴胡(各五分)、陳皮(七分)。將藥材切碎,取適量煎水服用。案例:一位六十多歲的病人,便血三年,服用其他藥物無效,服用加倍當歸,並添加桃仁的補中益氣湯二十劑後痊癒。
十全大補湯:治療內傷導致脈絡受損,便血不止,屬於虛症者。藥方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炙甘草、當歸、川芎、芍藥、酒炒生地、黃耆、肉桂(各一錢)。將藥材切碎,取適量煎水服用。
歸脾湯:治療因思慮過度內傷所致的驚悸、心慌、失眠,伴有汗血症狀。藥方組成:白朮、茯神、黃耆、圓肉、炒酸棗仁(各一兩)、人參、木香(各五錢)、炙甘草(二錢半)。將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煎水服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