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五 (1)
卷五 (1)
1. 卷五十六
2. 遺精
3. 論
林誠中,曰:五臟皆有精,精者,人之本。然腎為藏精之都會,聽命於心,能遣欲澄心,精氣內守,陰平陽秘,真元固密矣。或縱欲勞神,則心腎不交,關鍵不固。更兼少壯人情動於中,意淫於外,欲心熾而不遂,必有遺精便濁之患也。腎氣不固,遺瀝不收,初便下白,或如粉漿,或如雞子清,或滑如油,或甜如蜜,或冷如冰,面色慘白,此漏脫也。若手足稍冰冷,口淡無味,腰疼重如石,腳弱氣短,疲倦乏力,急宜滋補之,使水火既濟,陰陽協和,然後火不上炎而神自清,水不下滲而精自固矣。又當節欲,三五年庶無復作之患,可以苟全性命也。
丹溪,云:夢遺專主熱,精滑主濕熱,熱則流通故也。大法用青黛、海石、黃柏,精滑用知母、黃柏降火,牡蠣、蛤粉燥濕,與白濁同治法。內傷氣血虛,不能固守,常服八珍湯加減,吞樗木根丸。思想而得,其病在心,當治心安神帶補。
戴氏,曰:遺精得之有四,有用心過度,心不攝腎,以致失精者;有因思色不遂,精氣失位,輸瀉而出者;有欲太過,滑泄不禁者;有年壯氣盛,久無色欲,精滿泄者。然其狀不一,或小便後出,多不可禁者,或不小便而自出者,或莖中出而痛癢,常欲如小便者。並宜先用辰砂妙香散,吞玉華白丹,佐以分清飲。用心過度而得,宜遠志丸,用蓮肉、五味子煎湯下。思想不遂而得,甚者耳目見聞,其精自出,名曰白淫,宜清心丸、妙香散。色欲過度而得,宜金鎖固精丹、固本鎖精丸。遺瀝比之遺精稍少,小便有數點稠黏,莖頭微痛,或小便已停,片時方有一二滴沾褌,其病不出前所因,審用前藥。夢遺者宜溫膽湯,加人參、遠志、蓮肉、酸棗仁、茯神。又曰:因夢交而出精者,謂之夢遺。不因夢而自泄精者,謂之精滑。皆相火所動,久則有虛而無寒。
蔭按:王節齋曰,夢遺精滑,世人多作腎虛治,而用補腎澀精之藥不效。殊不知此證多屬脾胃,飲酒厚味,痰火濕熱之人多有之。蓋腎藏精,精之所生,由脾胃飲食化生而輸歸於腎。今脾胃傷於濃厚,濕熱內郁,中氣濁而不清,則其所化生之精亦得濁氣。腎主秘藏,陰靜則安,今所輸之精既有濁氣,則邪火動於腎中,而水不得安靜,故遺而滑也。此證與白濁同。
丹溪論白濁為胃中濁氣,下流滲入膀胱,而云無人知此也。其有色心太重,妄想過用而致遺滑者,曰從心腎治,但兼脾胃者多,當審察。
李氏,曰:交感之精,雖常有一點白膜裹藏於腎,而曰元精以為此精之本者,實在乎心。日有所思,夜夢而失之矣。治宜黃連清心飲,或十味溫膽湯、妙香散、定志丸,人身之精,貴於金寶,初因君火不安,久則相火擅權,精元一走而不固,甚則夜失連連,日亦滑溜不已,宜坎離丸。有火盛,精中多有紅絲,令溺於桶,澄視之便見,後生子一歲身生紅絲瘤不救,宜補陰丸、腎氣丸。氣宜降,精宜升,欲心一動,精隨念去,凝滯久,則莖中癢痛,常如欲小便,然或從小便而出,或不從便出而自流者,謂之遺精,比之夢遺猶甚,宜萆薢分清飲,或八物湯、真蛤粉丸。日久水虧火燥,有虛無寒,滋陰降火湯。君火失權,而相火乘脾,濕與熱合,脾土全是死陰,少運飲食,易於侵犯,宜樗柏丸。脾虛弱者,三灰樗柏湯、豬肚丸。如原非心腎不交,果因飲酒厚味,乃濕熱內郁,中氣不清,所化之精亦皆濁氣,歸於腎中而水不安靜,故遺而滑也,宜補陰藥中加人參、升麻、柴胡,以升胃中清氣,更宜節飲食以固命根也。噫,精字從米從青,生於穀之清氣也。養生者味之。四十以後,勞傷氣血,不能固守者,養榮湯加減,吞單樗皮丸,或小菟絲子丸。如早年欲過,至年高陽脫者,究源心腎丸、青娥丸、黑錫丹、縮泉丸、金鎖正元丹。氣陷者,神芎湯。有曰:年壯久不御女,精滿而溢者,深為可笑。人之臟腑,惟氣與血,神則主宰其中,而無形跡可見,精乃一時交感,二焦之火吸撮而成,豈先有蓄積於中耶。惟節色,氣血積盛,而精不清薄,理也。其不御女而漏者,或聞淫事,或見美色,或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或曾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而精自出者,謂之白淫。蓋腎藏天一,以慳為事,志意內治,則精全而固,去思外淫,居室太甚,宜乎滲漏而不振也,單黃柏丸最妙。亦有清心靜坐養精神者,但好色種子猶在,不免有時發露,或被盲人指示房中補益之說,以為可以止精不漏,然對景忘情,實際不復戀乎猥褻之事矣。故曰:學仙不斷淫,蒸砂飯不成。養生者慎之。通用單五味子膏、金櫻膏、水陸二仙丹、金鎖思仙丹、芡實丸、秋石固真丸、固精丸、單韭子散、威喜丸、石蓮散、金櫻丸。
白話文:
論
林氏認為,五臟都藏有精氣,精氣是人體的根本。而腎臟是精氣匯聚的地方,它受心的支配。如果能夠控制慾望,保持心神寧靜,精氣就能內守,陰陽平衡,元氣就會充足。但如果縱慾過度,勞神傷心,就會導致心腎不交,腎氣虛弱。尤其是年輕人,容易心猿意馬,意淫於外,慾望強烈卻無法滿足,就容易出現遺精、白濁等症狀。腎氣不足,精液不能收攝,小便後排出白色精液,顏色和質地各異,有的像米漿,有的像雞蛋清,有的滑膩如油,有的甜如蜜,有的冰冷如冰,同時面色蒼白,這就是精液漏洩。如果伴有手腳冰冷、口淡無味、腰痛劇烈、腿腳無力、疲倦乏力等症狀,就應該及時服用滋補藥物,使陰陽調和,水火平衡,這樣就能防止相火上炎,心神不安,腎水下泄,精氣流失。同時,還應該節制房事,三五年後就能痊癒,保全性命。
丹溪認為,夢遺主要由於心火旺盛,精液滑洩則是由於濕熱。治療夢遺,常用青黛、海石、黃柏等藥物;精液滑洩則用知母、黃柏清熱,牡蠣、蛤粉燥濕,與白濁的治療方法相同。如果由於氣血虛弱而導致精關不固,可以服用八珍湯加減,並服用樗木根丸。如果因思想導致遺精,則病在於心,應當安心定神,並配合補益。
戴氏認為,遺精的病因有四:一是用心過度,心火不攝腎水,導致精液外洩;二是因色慾不能滿足,精氣失位,而外洩;三是縱慾過度,精關不固,滑洩不止;四是年富力強,久無房事,精滿自溢。遺精的表現各不相同,有的在小便後排出精液,且無法控制;有的不排尿也能自行排出;有的則伴隨龜頭疼痛瘙癢,經常有想排尿的感覺。治療上,應先服用辰砂妙香散和玉華白丹,並服用分清飲。因用心過度導致遺精者,宜服用遠志丸,用蓮子肉、五味子煎湯送服;因思想不遂導致遺精,病情嚴重者還會出現耳目失聰,精液自行外洩,稱之為白淫,宜服用清心丸和妙香散;因色慾過度導致遺精者,宜服用金鎖固精丹、固本鎖精丸。遺瀝症狀較遺精輕微,小便中帶有少量稠黏的精液,龜頭微痛,或者小便後過一段時間才有一兩滴精液沾濕褲子,其病因與遺精相同,治療方法也相同。夢遺者宜服用溫膽湯,並加入人參、遠志、蓮子肉、酸棗仁、茯神等藥物。又說:因夢中交合而排出精液者稱為夢遺;不因夢而自行排出精液者稱為精滑。這兩種病症都是相火妄動所致,久病則虛而不寒。
蔭氏按:王節齋認為,夢遺、精滑,世人多認為是腎虛,而服用補腎澀精的藥物卻無效。殊不知,這些症狀多與脾胃有關,嗜酒貪食,痰火濕熱的人容易患此病。因為腎臟藏精,精氣的生成則依靠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輸送到腎臟。如果脾胃受損,濕熱內盛,中氣濁滯不清,則生成的精氣也濁濁不清。腎主藏精,陰氣平和則精氣安寧,如今輸送到腎臟的精氣已濁,則邪火就會在腎臟中妄動,而腎水不能安靜,故而精液外洩且滑膩。此證與白濁相同。
丹溪認為白濁是由於胃中濁氣下流滲入膀胱所致,而世人卻很少知道這個道理。如果由於色慾過重,妄想過度而導致遺精、精滑,則應從心腎入手治療,但多數病人兼有脾胃問題,應仔細辨證。
李氏認為,雖然交感之精常有一層薄膜包裹在腎臟中,但元精的根本卻在於心。白天胡思亂想,晚上就會在夢中遺精。治療宜服用黃連清心飲或十味溫膽湯、妙香散、定志丸。人體的精氣如同金玉般珍貴,初期是君火不安,久之則相火亢盛,精元外洩,甚至日夜不止,應服用坎離丸。如果火盛,精液中會有紅色絲線,將尿液盛在桶中,沉澱後就能看到。如果小孩一歲時身上長紅絲瘤,則難以治愈,應服用補陰丸、腎氣丸。氣宜下降,精宜上升,一旦慾念產生,精氣就會隨之流失,如果久久不能排解,就會導致龜頭瘙癢疼痛,經常有想排尿的感覺,但有時精液從尿道排出,有時則自行排出,這稱為遺精,比夢遺更嚴重,應服用萆薢分清飲,或八物湯、真蛤粉丸。久病則陰虛火旺,虛而不寒,應服用滋陰降火湯。君火失權,相火乘脾,濕熱交合,脾土功能衰竭,飲食稍有不慎,就會受邪侵犯,應服用樗柏丸。脾虛弱者,應服用三灰樗柏湯、豬肚丸。如果並非心腎不交,而是由於飲酒過度,嗜食肥甘厚味,導致濕熱內盛,中氣不清,則生成的精氣也濁濁不清,流入腎臟,使腎水不能安靜,故而遺精且滑膩,應在補陰藥中加入人參、升麻、柴胡,以升提胃中清氣,並應節制飲食,以固護性命根本。精字從米從青,精氣生於穀物的清氣,養生者應當注意飲食。四十歲以後,勞傷氣血,不能固守精關者,可服用養榮湯加減,並服用單樗皮丸或小菟絲子丸。如果年輕時縱慾過度,年老陽氣衰敗者,則應服用究源心腎丸、青娥丸、黑錫丹、縮泉丸、金鎖正元丹。氣虛下陷者,應服用神芎湯。有人說,年輕力壯而久不房事,精滿自溢,這種說法是荒謬的。人體臟腑,只有氣血和神,精氣是交合時產生的,並非預先積存在體內。只有節制房事,氣血才能充盈,精氣才能清純。如果久不房事而精液外洩,可能是因為聽到淫穢之事,看到美色,或思慾過度而不能滿足,或曾經房事過度,宗筋鬆弛,導致筋骨痿弱,精液自行外洩,稱為白淫。腎臟藏有元精,以節慾為要,如果意志堅定,就能使精氣充盈而固守;如果縱慾過度,房事過於頻繁,則精氣必然外洩。單用黃柏丸效果最佳。也有人通過清心靜坐來養精蓄銳,但好色之心猶存,難免會遺精。也有人聽信盲人所言,以為房事可以補益,可以止精不洩,然而面對美色卻難以自制,根本無法忘情於房事。所以說:「學仙不斷淫,蒸砂飯不成。」養生者應謹慎。通用藥物有單五味子膏、金櫻膏、水陸二仙丹、金鎖思仙丹、芡實丸、秋石固真丸、固精丸、單韭子散、威喜丸、石蓮散、金櫻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