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五十四 (1)
卷五十四 (1)
1. 治怔忡驚悸因血氣虛者方
加味四物湯,治心血虛怔忡。
當歸,芍藥,生地(酒炒),川芎,茯神,熟地黃,黃連,甘草(炙),硃砂(另研,少許)
上銼,水煎成,入硃砂末服之,食後。
加減四物湯,治瘦人血少,怔忡無時,但覺心跳者。
當歸,芍藥,生地(酒炒),茯神(各一錢),遠志,酸棗仁(各七分)(以下熟地俱用砂仁炒,生地姜酒炒,酸棗仁、柏子仁油去淨)
上㕮咀,水煎服。
養心湯,治心血虛少,神氣不安,令人驚悸怔忡。
黃耆,白茯苓,茯神,半夏曲,當歸,川芎(各半兩),柏子仁,酸棗仁(炒去油),人參,遠志(去心),五味子,辣桂(各二錢半),甘草(炙,四錢)
上銼,每服五錢,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治停水怔忡,加檳榔、赤茯苓。
益榮湯,治思慮過度,耗傷心血,天君不安,怔忡恍惚,夜多夢寐,小便赤白濁。
當歸(酒浸),黃耆,小草,酸棗仁(炒),柏子仁(炒),麥門冬(去心),茯神(去木),白芍藥,紫石英(各一兩,研),木香(不見火),人參,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大棗一枚,水煎服,食遠。
酸棗仁湯,治心腎水火不交,精血虛耗,痰飲內蓄,怔忡恍惚,夜臥不安。
遠志(去心),酸棗仁,黃耆,白茯苓,蓮肉(去心),當歸(酒浸),人參,茯神(各一兩),陳皮,粉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棗一枚,以瓦器煎,日二服,食後、臨臥各一服。
養心安神湯,治血虛火動,驚悸怔忡。
當歸身(酒洗),川芎,白芍藥(炒),陳皮,黃連,柏子仁(炒,各五分),生地黃(酒炒),茯神(各一錢),白朮,酸棗仁(炒,各七分),甘草(炙,三分)
上銼一服,水煎服。
滋陰抑火湯,治陰火上衝,怔忡不已。
黃連,芍藥(煨),生地黃,當歸(酒洗),川芎,熟地黃,知母(各一錢),肉桂,甘草(各五分)
上用水二鍾,煎七分,入童便半盞,食前服。若身如飛揚,心跳不安,加紫石英、人參各一錢。
補氣湯,治氣虛脈浮而軟,怔忡無時。
黃耆(二錢),人參,甘草(各一錢),麥門冬,桔梗(各七分)
上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滋陰安神湯,治血氣兩虛,不時怔忡,眩暈。
當歸,川芎,白芍藥,人參,白朮,熟地黃,茯神(去木),遠志(去心,各一錢),酸棗仁,甘草(各五分),黃連(酒炒,四分)
上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服。有痰,加南星一錢。
茯神湯,治膽氣虛冷,頭痛目眩,心神恐畏,不能獨處,胸中煩悶。
茯神(去木),酸棗仁(炒),黃耆(炒),柏子仁(炒),白芍藥(炒),五味子(杵,炒,各一兩),桂心,熟地黃,人參,甘草(炒,各半兩)
白話文:
治療心悸、驚恐,因血氣虛弱所致的處方:
**加味四物湯:**治療心血虛弱導致的心悸。藥材包括:當歸、芍藥、生地黃(酒炒)、川芎、茯神、熟地黃、黃連、炙甘草、硃砂(另研磨,少量)。將藥材切碎,水煎服,服用前加入研磨好的硃砂,飯後服用。
**加減四物湯:**治療體瘦、血虛、時常心悸,感覺心跳的人。藥材包括:當歸、芍藥、生地黃(酒炒)、茯神(各一錢)、遠志、酸棗仁(各七分)(熟地黃、生地黃用砂仁炒,生地黃用薑酒炒,酸棗仁、柏子仁去除油分)。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水煎服。
**養心湯:**治療心血虛少、精神不安,導致驚悸、心悸。藥材包括:黃耆、白茯苓、茯神、半夏曲、當歸、川芎(各半兩)、柏子仁、酸棗仁(炒去油)、人參、遠志(去心)、五味子、肉桂(各二錢半)、炙甘草(四錢)。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服。若因水停滯導致心悸,則加檳榔、赤茯苓。
**益榮湯:**治療思慮過度,耗傷心血,精神不安,心悸恍惚,夜間多夢,小便混濁。藥材包括:當歸(酒浸)、黃耆、小草、酸棗仁(炒)、柏子仁(炒)、麥門冬(去心)、茯神(去木)、白芍藥、紫石英(各一兩,研磨)、木香(不經火)、人參、炙甘草(各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五片、大棗一枚,水煎服,飯後服用。
**酸棗仁湯:**治療心腎水火不交,精血虛耗,痰飲內停,心悸恍惚,夜臥不安。藥材包括:遠志(去心)、酸棗仁、黃耆、白茯苓、蓮肉(去心)、當歸(酒浸)、人參、茯神(各一兩)、陳皮、粉草(炙,各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用瓦器煎煮,每日二次,飯後及睡前各服用一次。
**養心安神湯:**治療血虛火旺,驚悸心悸。藥材包括:當歸(酒洗)、川芎、白芍藥(炒)、陳皮、黃連、柏子仁(炒,各五分)、生地黃(酒炒)、茯神(各一錢)、白朮、酸棗仁(炒,各七分)、炙甘草(三分)。將藥材切碎,每次煎服。
**滋陰抑火湯:**治療陰虛火旺,持續心悸。藥材包括:黃連、芍藥(煨)、生地黃、當歸(酒洗)、川芎、熟地黃、知母(各一錢)、肉桂、甘草(各五分)。用水二鍾煎煮至七分,加入童便半盞,飯前服用。若感到身體輕飄,心跳不安,則加紫石英、人參各一錢。
**補氣湯:**治療氣虛,脈浮而軟弱,時常心悸。藥材包括:黃耆(二錢)、人參、甘草(各一錢)、麥門冬、桔梗(各七分)。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滋陰安神湯:**治療血氣兩虛,時常心悸、頭暈。藥材包括:當歸、川芎、白芍藥、人參、白朮、熟地黃、茯神(去木)、遠志(去心,各一錢)、酸棗仁、甘草(各五分)、黃連(酒炒,四分)。煎煮一次劑量,加生薑三片,水煎服。若有痰,加南星一錢。
**茯神湯:**治療膽氣虛寒,頭痛頭暈,心神恐懼,無法獨處,胸悶。藥材包括:茯神(去木)、酸棗仁(炒)、黃耆(炒)、柏子仁(炒)、白芍藥(炒)、五味子(搗碎,炒,各一兩)、肉桂、熟地黃、人參、甘草(炒,各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