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一·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上 (1)

1. 脈法

卒中者,卒然不省人事,全如死屍,但氣不絕,脈動如故。或脈無倫序,或乍大乍小,或微細不絕,而心胸暖者是也。

,云:無故而喑,脈來乍大乍小、乍短乍長者為祟,滑者鬼疰,緊而急者遁屍。

仲景,云:屍厥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故靜而死也。《活人書》云:陽厥脈滑而沉實,陰厥脈細而沉伏。

脈經,云:寸口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入於臟則死,入於腑則愈,此為卒厥。不知人,唇青身冷,為入臟,即死。如身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

,曰:人病屍厥,呼之不應,脈浮者死,脈大反小者死。卒中惡,腹大四肢滿,脈大而緩者生,緊大而浮者死,緊細而微者亦生。

又問,曰:婦人病經水適下而發其汗,則鬱冒不知人,何也?師曰:經水下,故為里,虛而發其汗,則表亦虛,此為表裡俱虛,故令鬱冒也。

白話文:

[脈法]

猝然中風的人,突然間失去意識,完全像死屍一般,但是呼吸未斷,脈搏仍舊跳動。有的脈搏沒有規律,忽大忽小,或者微弱細小但未斷絕,只要心胸部位保持溫暖就是這種情況。

古籍記載,無緣無故聲音嘶啞,脈搏忽大忽小、忽短忽長,這可能是被邪靈所擾;若脈象滑利,可能是鬼疰;若脈象緊且急,可能是遁屍。

張仲景指出,屍厥的情況是脈搏跳動但無氣息,因為氣閉不通,所以看似安靜地死去。《活人書》提到,陽厥的脈象滑而沉實,陰厥的脈象細而沉伏。

《脈經》寫道,手腕處脈象沉大而滑,沉代表實證,滑代表氣盛,實證和氣盛相互搏鬥,血氣如果進入臟器就會死亡,如果進入腑器就能康復,這就是所謂的卒厥。患者如果失去意識,嘴脣青紫,身體冰冷,表示血氣進入臟器,就會死亡。如果身體溫暖,自發出汗,表示血氣進入腑器,就能康復。

另外,《脈經》又說,人若發生屍厥,呼叫他卻毫無反應,若脈象浮起,或者脈象由大變小,都會死亡。突發疾病,腹部膨脹四肢腫脹,脈象大且緩慢會活下來,若脈象緊繃大且浮起就會死亡,脈象緊繃細小且微弱也會活下來。

再問,婦女在月經期剛好來潮時發汗,會導致精神混亂失去意識,這是為什麼呢?老師解釋,月經來潮,代表體內狀態,此時發汗,就會導致外表狀態也虛弱,這就是外表和體內都虛弱的情況,因此會導致精神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