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三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十六 (3)

1. 治氣膈翻胃方

四七調氣湯,治七情四氣,以致膈噎翻胃。

紫蘇子,厚朴(薑汁炒),陳皮,半夏,茯苓(各一錢半),枳實(麩炒),砂仁(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服,後以加味保和丸,加人參一兩,砂仁、木香各二兩,服之效。

四子調中湯,治翻胃,或小便赤,或大便閉,及痰氣壅盛者。

半夏(薑汁炒,二錢),枳實(麩炒),香附(炒),蘇子(炒),瓜蔞仁(炒),白芥子(炒,各一錢),黃連(薑汁炒,七分),陳皮,青皮(去穰麩炒),白茯苓,木通,沉香,芒硝(各五分),桃仁(去皮尖,一錢半)

上銼一劑,生薑五片,水煎,稍熱服。

五膈寬中散,治七情四氣,傷於脾胃,以致陰陽不和,胸膈痞滿,停痰氣逆,遂成五膈之病,一切冷氣,並皆治之。

厚朴(薑製,一斤),陳皮(去白),青皮(去穰),丁香(不見火,各四兩),砂仁,香附子(炒),木香(不見火,各三兩),白豆蔻(去皮,二兩),甘草(炙,五兩)

上㕮咀,每服七錢,加生薑五片,鹽一捻,水煎,食遠服。或為細末,每服二錢,用姜鹽湯調服亦妙。

木香通氣飲子,治一切氣噎塞,痰飲不下。

木香,青皮,陳皮,枳殼,人參,蓬朮,檳榔,蘿蔔子(炒),甘草(各五錢),藿香葉(一兩),香白芷(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八分,溫服。

香砂寬中湯,治氣滯,胸痞噎塞,或胃寒作痛者。

砂仁,白豆蔻,木香(臨服時磨水入三四匙),青皮,半夏,茯苓,檳榔(各一錢),香附子,陳皮,白朮(各一錢),厚朴(薑製,一錢二分),甘草(三分)

上加生薑三片,水煎,入蜜一匙,食前服。

透膈湯,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滯,胸膈滿悶,噎塞不通,噫氣吞酸,脅肋刺脹,嘔逆痰涎,飲食不下,並皆治之。

木香(不見火),白豆蔻,砂仁,檳榔,枳殼(麩炒),厚朴(薑汁炒),半夏(湯泡),青皮(去穰),陳皮(去白),大黃,朴硝,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加生薑三片,紅棗一枚,水煎食遠服。

沉香散,治五膈五噎,胸中久塞,諸氣結聚,嘔逆噎塞,飲食不化,結氣不消。常服順氣通噎,寬中進食。

白朮,茯苓(各二錢),木通,大腹皮,陳皮,青皮,當歸,芍藥,檳榔(各一錢),白芷,紫蘇,枳殼(麩炒,各一錢二分),沉香(不見火),木香(不見火,各七分),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食遠服。

五子散,治氣膈鼓脹噎食。

白蘿蔔子,紫蘇子,白芥子(各五錢),山楂子(去核),香附子(各二錢)

上各為細末,合一處,作芥末用。

紫蘇子飲,治咳逆上氣,膈噎,因怒氣叫喊未定,便夾氣飲食,或飲食甫畢,便用性恚怒,以致食與氣相逆,氣不得下,或咳嗽不透,氣逆噁心。

白話文:

治氣膈翻胃方

四七調氣湯:治療因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和四氣(春夏秋冬)導致的膈氣、呃逆、胃部翻騰。

藥材:紫蘇子、厚朴(薑汁炒)、陳皮、半夏、茯苓(各一錢半)、枳實(麩炒)、砂仁(各一錢)、甘草(五分)。

用法:將藥材研磨,加生薑三片,水煎服。之後再服用加味保和丸(另加人參一兩、砂仁、木香各二兩),效果更佳。

四子調中湯:治療胃部翻騰,或小便赤紅,或大便不通,以及痰氣壅盛。

藥材:半夏(薑汁炒,二錢)、枳實(麩炒)、香附(炒)、蘇子(炒)、瓜蔞仁(炒)、白芥子(炒,各一錢)、黃連(薑汁炒,七分)、陳皮、青皮(去穰麩炒)、白茯苓、木通、沉香、芒硝(各五分)、桃仁(去皮尖,一錢半)。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一劑,加生薑五片,水煎,稍熱服用。

五膈寬中散:治療因七情四氣損傷脾胃,導致陰陽失調,胸膈痞滿,停痰氣逆,形成五膈症(指胸膈五臟之氣機阻滯)以及一切寒邪。

藥材:厚朴(薑製,一斤)、陳皮(去白)、青皮(去穰)、丁香(不見火,各四兩)、砂仁、香附子(炒)、木香(不見火,各三兩)、白豆蔻(去皮,二兩)、甘草(炙,五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七錢,加生薑五片、鹽少許,水煎,飯後服用。也可以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薑鹽湯送服。

木香通氣飲子:治療一切氣體阻塞、痰飲停滯不下。

藥材:木香、青皮、陳皮、枳殼、人參、蓬朮、檳榔、蘿蔔子(炒)、甘草(各五錢)、藿香葉(一兩)、香白芷(二錢半)。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兩盞水煎至八分,溫服。

香砂寬中湯:治療氣滯,胸部痞悶阻塞,或胃寒疼痛。

藥材:砂仁、白豆蔻、木香(臨服時磨水沖服三四匙)、青皮、半夏、茯苓、檳榔(各一錢)、香附子、陳皮、白朮(各一錢)、厚朴(薑製,一錢二分)、甘草(三分)。

用法:加生薑三片,水煎,加入蜂蜜一匙,飯前服用。

透膈湯:治療脾胃不和,中脘(胃部)氣滯,胸膈滿悶,噎塞不通,呃逆、吞酸,脅肋刺痛、脹滿,嘔吐痰涎,飲食不下等症狀。

藥材:木香(不見火)、白豆蔻、砂仁、檳榔、枳殼(麩炒)、厚朴(薑汁炒)、半夏(湯泡)、青皮(去穰)、陳皮(去白)、大黃、朴硝、甘草(炙,各一錢)。

用法:所有藥材做成一劑,加生薑三片、紅棗一枚,水煎,飯後服用。

沉香散:治療五膈(胸膈五臟之氣機阻滯)、五噎(五臟之氣機阻滯導致的吞咽困難),胸中久塞,諸氣結聚,嘔逆、噎塞,飲食不消化,氣結不通。常服可以順氣、通噎、寬中、增進食慾。

藥材:白朮、茯苓(各二錢)、木通、大腹皮、陳皮、青皮、當歸、芍藥、檳榔(各一錢)、白芷、紫蘇、枳殼(麩炒,各一錢二分)、沉香(不見火)、木香(不見火,各七分)、甘草(炙,五分)。

用法:所有藥材做成一劑,加生薑三片、紅棗兩枚,水煎,飯後服用。

五子散:治療氣膈鼓脹、吞咽困難。

藥材:白蘿蔔子、紫蘇子、白芥子(各五錢)、山楂子(去核)、香附子(各二錢)。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在一起,像芥末一樣使用。

紫蘇子飲:治療咳嗽、氣逆上衝、膈噎,因發怒、喊叫後,飲食不節,或飲食後立刻發怒,導致飲食與氣逆行,氣體不能下降,或咳嗽不暢,氣逆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