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一百零六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一百零六 (16)

1. 治喉喑方

半夏(湯洗,五錢),草烏,官桂(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生薑汁浸,蒸餅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至夜噙化,多年不愈亦有效。

蛤蚧丸,治肺間邪氣,胸中積血作痛,失音,並治久咳失音。

蛤蚧(一對.去嘴足,溫水浸,去膜,颳了血脈,用好醋炙),訶子(煨,去核),阿膠(炒),生地黃,麥門冬(去心),北細辛(去苗),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棗大,每服一丸,食後含化。

內侍曹都使新造一宅,落成遷入,經半月餘,酒大醉,臥起失音,不能語。召孫至,診曰:因新宅,故得此疾耳,半月當愈。但服補心氣薯蕷丸,治濕用細辛、川芎,又十日其病漸減,二十日全愈。曹既安,見上,問誰醫,曰:孫兆郎中。上乃召問曰:何疾也。對曰:凡新宅壁土皆濕,地亦陰多,人乍來陰氣未散,曹心氣素虛,飲酒至醉,毛竅皆開,陰濕之氣從而入乘心經,心經既虛而濕氣又乘之,所以不能語。臣先用薯蕷丸,使心氣壯,然後以川芎細辛又去濕氣,所以能語也。

白話文:

治喉喑方:用半夏(先用水洗淨,五錢重)、草烏、官桂(各二錢半),研磨成細粉,用生薑汁調和,蒸熟做成像芡實一樣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睡前含服至溶化。即使多年不治也能有效。

蛤蚧丸:治療肺部邪氣、胸部積血疼痛、失音,以及久咳引起的失音。用蛤蚧(一隻,去掉嘴和腳,溫水浸泡,去除膜,刮掉血脈,用好醋炙烤)、訶子(煨熟,去核)、阿膠(炒過)、生地黃、麥門冬(去心)、北細辛(去苗)、甘草(炙烤,各半兩),研磨成粉,用蜂蜜做成棗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飯後含服至溶化。

內侍曹都使新蓋了一座宅子,搬進去住了半個月後,喝醉了酒,醒來就失音了,不能說話。於是召來孫醫生診治,孫醫生診斷說:這是因為新宅子引起的疾病,半個月後就會痊癒。只用服用補益心氣的薯蕷丸,再用細辛、川芎治療濕氣,十天后病情就減輕了,二十天后就完全痊癒了。曹都使病情痊癒後,去見皇帝,皇帝問他誰治好的病,他說:孫兆郎中。皇帝於是召見孫醫生詢問病情,孫醫生回答說:新蓋的房子,牆壁的泥土都潮濕,地氣也陰冷潮濕,人剛搬進去,陰濕之氣還沒散去,曹都使本身心氣虛弱,又喝醉了酒,毛孔都張開了,陰濕之氣就乘機侵入心經,心經本來就虛弱,又受濕氣侵襲,所以不能說話。我先用薯蕷丸補益心氣,然後再用川芎和細辛去除濕氣,所以才能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