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九十五 (8)

回本書目錄

卷九十五 (8)

1. 治痔漏日久虛寒方

加味蠟礬丸,治新久諸漏。

象牙(五錢),露蜂房,殭蠶,蛇退,血竭,木香(各三錢),乳香(二錢),白礬(二兩)

上為末,黃蠟四兩溶化為丸,每服二十丸,溫酒下。

內生肌丸,治漏,生肌塞竅。

枯白礬,鹿角,芝麻(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如竅塞後,去鹿角,加象牙一兩、黃蠟為丸,常服斷根。

鱉甲丸,治腸痔屬寒。

鱉甲,蝟皮(炙焦黑),川山甲(炙焦),白礬(枯),附子,豬牙皂角(各半兩,炙焦存性二分)

上為細末,研勻,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食前日三服。

又方,槐花(炒),白礬(枯,各一兩),附子(五錢)

上為細末,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食前日三服。

一方,治腸風痔漏。

赤芍藥,官桂(去皮),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二錢,姜二片、白糖一塊水煎,空心服。

追風補腎十漏大金丹,治漏,庚申甲子成除日合。

當歸,麥門冬,破故紙,肉蓯蓉,山藥,白茯苓,枳殼,白芷,杏仁(各二兩),人參,生地黃,小茴香,鹿茸,大附子,川烏,木香,青木香,砂仁,厚朴,青皮,陳皮,烏藥,肉豆蔻,天麻,乳香,沒藥(各一兩),熟地黃,大茴香,枳實(各三兩),香附,松節(各四兩),丁香,硇砂(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空心酒化下。

十全大補湯,治痔漏日久,氣血大虛,須用此大補,庶可取效。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炙),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黃,黃耆,肉桂(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桂附丸,治冷漏諸瘡。

桂心,附子(炮製,米醋中浸,再炮三五次,去皮臍),厚朴(薑製),粉草(炙),白朮(各一兩),木香(二錢半),乳香(研二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丹溪,曰:精要治冷漏諸瘡,與桂附丸。此冷只因瘡久不合,風冷乘之,血氣不潮而成也。厚朴雖溫,其瀉衛尤速,恐不若參耆佐以陳皮,庶乎與病情相得。此方治冷漏瘡,若寒而虛者,只以加味十全湯隨時令經絡加減用之為當。又虛甚者,宜參耆歸術膏。

骨碎補丸,治癰疽久不能瘥,瘡口不合,變易為疳漏,敗壞肌肉,銷損骨髓,以致痿跛,宜此方主之。

骨碎補,補骨脂,熟地黃,當歸,續斷,石楠,石斛,牛膝,杜仲,萆薢,附子,芍藥,川芎,菟絲子,沙參,羌活,防風,獨活,天麻,黃耆(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空心鹽湯服。此方與大僂方相表裡。

大僂方,陽氣者,清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宜用此方。

白話文:

治痔漏日久虛寒方

加味蠟礬丸:治療新舊各種漏症。

配方:象牙五錢,露蜂房、殭蠶、蛇退、血竭、木香各三錢,乳香二錢,白礬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四兩黃蠟熔化後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溫酒送服。

內生肌丸:治療漏症,生肌填塞孔竅。

配方:枯白礬、鹿角、芝麻各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溫酒送服。如果孔竅已塞,則去除鹿角,加入象牙一兩和黃蠟製成丸藥,持續服用以根治。

鱉甲丸:治療腸痔寒症。

配方:鱉甲、蝟皮(炙烤至焦黑)、川山甲(炙烤至焦黑)、枯白礬、附子、豬牙皂角(各半兩,炙烤至焦黑,留存藥性二分)。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拌勻後用蒸餅做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米湯送服,飯前一日三次。

另一方:配方:炒槐花、枯白礬各一兩,附子五錢。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蒸餅做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米湯送服,飯前一日三次。

一方:治療腸風痔漏。

配方:赤芍藥、去皮官桂、炙甘草等量。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錢,用薑片兩片、白糖一塊,水煎服,空腹服用。

追風補腎十漏大金丹:治療漏症,庚申、甲子、成除日合藥效果最佳。

配方:當歸、麥門冬、破故紙、肉蓯蓉、山藥、白茯苓、枳殼、白芷、杏仁各二兩;人參、生地黃、小茴香、鹿茸、大附子、川烏、木香、青木香、砂仁、厚朴、青皮、陳皮、烏藥、肉豆蔻、天麻、乳香、沒藥各一兩;熟地黃、大茴香、枳實各三兩;香附、松節各四兩;丁香、硇砂各五錢。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彈子大小的丸藥,用金箔包裹,每次服用一丸,空腹用酒化服。

十全大補湯:治療痔漏日久,氣血兩虛的患者,需要使用此方大補元氣,方能見效。

配方:人參、白朮、白茯苓、炙甘草、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黃、黃耆、肉桂各一錢。將藥材切碎,水煎服。

桂附丸:治療寒症引起的漏症和瘡瘍。

配方:桂心、炮製後的附子(米醋浸泡,反覆炮製三五次,去除皮臍)、薑製厚朴、炙粉草、白朮各一兩,木香二錢半,研磨乳香二錢。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丹溪注釋:精要治療寒症引起的漏症和瘡瘍,與桂附丸相同。這種寒症是因瘡瘍久治不愈,風寒乘虛而入,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厚朴雖然溫暖,但瀉衛氣過速,不如用人參、黃耆佐以陳皮,更能與病情相合。此方治療寒症引起的漏症和瘡瘍,如果兼有寒虛症狀,則應加味十全湯,並根據季節和經絡調整用藥。虛症嚴重者,宜用參耆歸術膏。

骨碎補丸:治療久治不愈的癰疽,瘡口難以癒合,轉變成疳漏,敗壞肌肉,損傷骨髓,導致痿跛等症狀,宜用此方主治。

配方:骨碎補、補骨脂、熟地黃、當歸、續斷、石楠、石斛、牛膝、杜仲、萆薢、附子、芍藥、川芎、菟絲子、沙參、羌活、防風、獨活、天麻、黃耆等量。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藥,空腹用鹽湯送服。此方與大僂方相輔相成。

大僂方:陽氣充足則神清氣爽,陰柔則筋骨強健,如果開闔失調,寒邪入侵,就會導致大僂病,宜用此方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