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九十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九十一 (7)

1. 治膏淋方

萆薢分清飲,治膏濁頻數,漩白如油,光彩不足者,名曰膏淋。

川萆薢,石菖蒲,益智仁,烏藥(各二錢)

上銼,水煎服。

鹿角霜丸,治膏淋,多因憂思失志,濁氣干清,小便淋閉,黯如膏脂,疲劇筋力,或傷寒濕,多有此證。

鹿角霜,秋石,白茯苓(各等分)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湯下。

菟絲丸,治膏淋。

菟絲子(水淘酒浸,蒸搗,焙),桑螵蛸(炙,各半兩),澤瀉(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飲下。

琥珀鬱金丸,治心火炎上,腎水不升,致使水火不得相濟,故火獨炎上,水流下淋,膀胱受心火所熾而浮囊中積熱,或癃閉不通,或遺泄不禁,或白濁如泔水,或膏淋如膿,或如梔子汁,或如砂石米粒,或如粉糊相似者,俱熱證也,此藥悉皆治之。

大黃(酒浸),黑牽牛(炒頭末),黃芩,琥珀(另研,各二兩),黃連,鬱金(各一兩),滑石,白茯苓(各四兩)

上為末,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沸湯下。如用消導飲食,降心火,可加沉香五錢。

沉香散,治膏淋,臍下妨悶,不得快利。

沉香,陳皮(去白),黃耆(各七錢半),瞿麥(三兩),榆皮,韭子,滑石(各一兩),黃芩,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米飲調下。

海金沙散,治膏淋。

海金沙,滑石(各五錢),甘草(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麥門冬湯調服,燈心湯亦可。

白話文:

【治膏淋方】

  • 萆薢分清飲:適用於治療頻繁尿液混濁,尿色像油脂般且光澤不足的情況,這種症狀被稱為膏淋。 配方:川萆薢、石菖蒲、益智仁、烏藥(各約6克) 製法及服用方法:將所有材料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

  • 鹿角霜丸:主要治療膏淋,通常由於過度憂慮或失去意志,導致渾濁的氣質影響到清澈的氣質,小便困難,尿液濃稠如油脂,疲倦無力,或因寒濕引發,常見此種症狀。 配方:鹿角霜、秋石、白茯苓(比例相同) 製法及服用方法: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加入麵糊製成梧桐籽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50粒,空腹時以米湯送服。

  • 菟絲丸:適用於治療膏淋。 配方:菟絲子(先用水清洗再以酒浸泡,蒸煮後搗碎,烘培)、桑螵蛸(炙烤)、澤瀉(各15克) 製法及服用方法:將所有材料磨成細粉,加入煉製蜂蜜製成梧桐籽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20粒,空腹時以米飲送服。

  • 琥珀鬱金丸:適用於心火上炎,腎水不上昇,造成水火無法相輔相成,結果心火單獨上升,水向下流形成淋病,膀胱受心火影響而產生熱氣,可能導致小便不通暢,或遺尿無法控制,或尿液像米泔水,或像膿,或像梔子汁,或像砂石米粒,或像粉糊,這些都是熱性病症,此藥皆能治療。 配方:大黃(酒浸)、黑牽牛(炒頭末)、黃芩、琥珀(另研,各約60克)、黃連、鬱金(各約30克)、滑石、白茯苓(各約120克) 製法及服用方法: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加水製成梧桐籽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50粒,空腹時以熱水送服。如果要幫助消化,降低心火,可以添加沉香約15克。

  • 沉香散:適用於治療膏淋,腹部下方有阻塞感,排尿不暢。 配方:沉香、陳皮(去白)、黃耆(各約29克)、瞿麥(約90克)、榆皮、韭子、滑石(各約30克)、黃芩、甘草(炙,各約15克) 製法及服用方法:將所有材料磨成細粉,每次服用約6克,飯前以米飲調和服用。

  • 海金沙散:適用於治療膏淋。 配方:海金沙、滑石(各約15克)、甘草(約3克) 製法及服用方法: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6克,飯前以麥門冬湯調和服用,燈心湯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