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1)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1)
1.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2. 醫方發表門
桂枝湯,治風寒在表,脈浮弱,自汗出,頭痛發熱,惡風惡寒,鼻鳴乾嘔等證,及雜病自汗盜汗、虛損虛瘧,皆可煎服。若傷寒脈浮緊,無汗,及酒客病風寒而汗出者,禁用。
桂枝,生薑,酒洗白芍(各三錢),炙甘草(二錢),紅棗(二枚)
煎湯溫服,須臾啜熱粥一碗,以助藥力,溫覆取微汗,不可令如水流漓,必不除。一服汗出,不必再服。若不出汗,照法再服。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後諸仿此。
《醫宗金鑑》曰:此方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發汗、調和營衛之第一方也,凡中風、傷寒,脈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主之,其他但見一二證即是,不必悉具。故麻黃、葛根、青龍發汗諸劑踵行其後也。如汗不出,麻黃證也;脈浮緊,麻黃脈也。余法詳見一卷太陽上中下篇。
疏邪實表湯,陶節庵用代桂枝湯。治同前證。
土炒白朮(二錢),桂枝,白芍,羌活,防風,川芎,炙草(各錢半),生薑(三片),紅棗(二枚),飴糖(一匙)
自汗不止,加蜜炙黃耆;喘,加柴胡、杏仁;胸膈飽悶,加桔梗、炒枳殼。
黃耆湯,張潔古用代桂枝湯。治春夏月發熱惡寒,自汗不止,脈微弱者。
蜜炙黃耆,土炒白朮,北防風(等分)
煎服。惡風汗甚,加桂枝。
白朮湯,王海藏用代桂枝湯。治內傷冷飲、外感風邪,寒熱自汗,脈浮者。
土炒白朮,北防風(各三錢),炙草(錢半),生薑(三片)
小建中湯,治傷寒表未解,或心悸而煩,或腹中急痛,而脈陽澀陰弦者。
酒洗白芍(六錢),桂枝,生薑(各三錢),炙草(二錢),大棗(二枚),飴糖(一合)
煎服。凡病嘔者,忌服,恐甜助嘔也。
桂枝加葛根湯,治太陽風傷衛,汗出惡風,項背強急,太陽兼陽明症者。
葛根(四錢),桂枝,白芍,炙草(各二錢),生薑,大棗(引)
桂枝加芍藥湯,治太陽病,誤下之,致邪入太陰,腹滿,時痛時止,脈浮弱。
白芍(六錢),桂枝,生薑(各三錢),炙草(二錢),大棗(二枚)
桂枝加大黃湯,治太陽病誤下,邪陷入太陰,腹滿,大實作痛,脈浮數者。
桂枝,生薑,白芍(各三錢),炙草(二錢),大黃(一錢),大棗(二枚)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治表症誤下之,致微喘氣逆而停表邪者。
桂枝,生薑,白芍(各三錢),炙草,姜炒厚朴(各二錢),去皮尖杏仁(十枚),大棗(二枚)
桂枝新加湯,治傷寒發汗後,身痛,脈沉遲者,用此補氣血而通營衛。
酒洗白芍,生薑(各四錢),桂枝(三錢),人參,炙草(各二錢),大棗(二枚)
桂枝去芍藥湯,治太陽病下之,脈促,胸滿者。此陽邪內陷,滿而不痛,尚未成結胸也。
白話文:
醫方發表門
桂枝湯適用於風寒表證,症狀包括脈象浮弱、自汗、頭痛發熱、惡風惡寒、鼻塞、噁心嘔吐等,以及各種疾病引起的自汗、盜汗、虛損、虛瘧等,皆可服用。但若患傷寒,脈象浮緊無汗,或因飲酒而感受風寒並已出汗者,則禁用。
藥方:桂枝、生薑、酒洗白芍(各三錢)、炙甘草(二錢)、紅棗(二枚)
服用方法:煎湯溫服,服藥後片刻喝熱粥一碗,以增強藥效,溫暖覆蓋取微汗,汗出不宜過多,汗出即止。一劑藥若汗不出,則可按同樣方法再服一劑。
忌口:生冷、黏滑、肉類、辛辣食物、酒、乳酪、腥臭等食物。後續諸方以此類推。
《醫宗金鑑》記載:此方為仲景諸方之首,是解表發汗、調和營衛的第一方,凡中風、傷寒,脈象浮弱,自汗但表證未解者,均可服用,即使只出現一兩種症狀也可使用,不必所有症狀都符合。麻黃、葛根、青龍等發汗藥方皆在其後出現。若汗不出,則屬麻黃證;脈象浮緊,則屬麻黃脈。其他用法詳見一卷太陽上中下篇。
疏邪實表湯,陶節庵所創,代替桂枝湯使用。治療症狀與桂枝湯相同。
藥方:土炒白朮(二錢)、桂枝、白芍、羌活、防風、川芎、炙甘草(各一錢半)、生薑(三片)、紅棗(二枚)、飴糖(一匙)
加減法:自汗不止,加蜜炙黃耆;喘息,加柴胡、杏仁;胸膈飽悶,加桔梗、炒枳殼。
黃耆湯,張潔古所創,代替桂枝湯使用。適用於春夏季發熱惡寒,自汗不止,脈象微弱者。
藥方:蜜炙黃耆、土炒白朮、北防風(等分)
加減法:惡風汗多,加桂枝。
白朮湯,王海藏所創,代替桂枝湯使用。適用於內傷寒飲、外感風寒,寒熱自汗,脈象浮者。
藥方:土炒白朮、北防風(各三錢)、炙甘草(一錢半)、生薑(三片)
小建中湯,適用於傷寒表證未解,或心悸煩躁,或腹痛,脈象陽澀陰弦者。
藥方:酒洗白芍(六錢)、桂枝、生薑(各三錢)、炙甘草(二錢)、大棗(二枚)、飴糖(一合)
禁忌:嘔吐者忌服,以免甜味加重嘔吐。
桂枝加葛根湯,適用於太陽經風寒傷及衛氣,汗出惡風,項背強直,兼見陽明經症狀者。
藥方:葛根(四錢)、桂枝、白芍、炙甘草(各二錢)、生薑、大棗(適量)
桂枝加芍藥湯,適用於太陽病,因誤下導致邪氣入太陰經,腹脹,時痛時止,脈象浮弱者。
藥方:白芍(六錢)、桂枝、生薑(各三錢)、炙甘草(二錢)、大棗(二枚)
桂枝加大黃湯,適用於太陽病誤下,邪氣陷入太陰經,腹脹,劇烈疼痛,脈象浮數者。
藥方:桂枝、生薑、白芍(各三錢)、炙甘草(二錢)、大黃(一錢)、大棗(二枚)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適用於表證誤下,導致輕微喘息氣逆,表邪停滯者。
藥方:桂枝、生薑、白芍(各三錢)、炙甘草、姜炒厚朴(各二錢)、去皮尖杏仁(十枚)、大棗(二枚)
桂枝新加湯,適用於傷寒發汗後,身痛,脈象沉遲者,用於補氣血,通調營衛。
藥方:酒洗白芍、生薑(各四錢)、桂枝(三錢)、人參、炙甘草(各二錢)、大棗(二枚)
桂枝去芍藥湯,適用於太陽病誤下,脈象促數,胸悶者。此為陽邪內陷,胸悶而不痛,尚未形成結胸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