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雜症要義》~ 汗多變症

回本書目錄

汗多變症

1. 汗多變症

「產後汗出不止,皆由陽氣頓虛,腠理不密,而津液妄泄也。急用十全大補湯止之。如不應,用參附、耆附、朮附等湯。若病勢危急,則以參耆朮三湯合飲之。如或汗多亡陽,遂變為痙,其症口噤咬牙,角弓反張,尤為氣血大虛之惡候。更當速服前藥,庶可救療。或問無汗為剛痙,有汗為柔痙,古人治以小續命湯者何也?答曰:此外感發痙也。

病屬外感,則當祛邪為急。若產後汗多發痙,此內傷元氣,氣血大虧,筋無所養,虛極生風,藉非十全大補加附子,安能斂汗液、定搐搦,而救此垂危之症乎。」

白話文:

產婦生產後汗流不止,都是因為陽氣突然虛弱,肌膚腠理不密,導致津液外泄。應當立即服用十全大補湯來止汗。如果效果不佳,就用人參、附子、黃芪、肉桂等藥材熬湯服用。若病情危急,則將人參、黃芪、肉桂三種藥材合在一起熬湯飲用。如果汗出過多,導致陽氣耗盡,進而演變成痙攣,症狀表現為口緊閉、咬牙、角弓反張,這是氣血極度虛弱的惡兆。更應當立即服用前面提到的藥物,希望能救治。

有人可能會問,無汗痙攣是「剛痙」,有汗痙攣是「柔痙」,古代人用小續命湯治療的原因是什麼?

回答:那是因為這是外感引起的痙攣。

疾病屬於外感,就應該以祛除邪氣為急。而產後汗出過多導致痙攣,這是內傷元氣,氣血嚴重虧損,筋脈沒有營養,虛弱到極點生風,如果不服用十全大補湯加上附子,怎麼能收斂汗液、止住抽搐,救治這種垂危的病情呢?

痙者強也,脊背太陽兩大筋強硬,項不能轉搖也,在雜症中為太陽液虛,法用花粉,桂枝,若口噤咬牙,角弓反張,自是風症,與痙病原不能涉。此篇所論產後之痙,乃血虛不能養筋,血枯則生內風,自是一串之症,不妨則為一篇。

但病名未分,後學難以認病,當名之曰因虛成痙,痙重生風,則一目瞭然矣;自以大補氣血為主,更以養筋柔筋為要,附子大能傷陰,血煎而愈耗,筋爍而益枯,不可輕用!謹遵各書治剛痙大意,參以產後用藥之法,擬藥以俟高明。二日內痙而未生風者。熟地、當歸、阿膠、黑芝麻、生杜仲、豬脊髓、本人頭髮灰;三日之內,加人參,已生風者,加魚鰾:五日之內加黃耆;六日之外,用十全大補湯加鉤藤,羚羊角,無不愈矣。

白話文:

痙攣發作時,患者背部和脊柱兩側的肌肉會變得僵硬,脖子無法轉動,這在雜病中屬於太陽經脈氣血不足引起的。治療方法是用花粉和桂枝。如果患者嘴巴緊閉,牙齒緊咬,手臂反伸,這就是風邪入侵導致的,和痙攣病因不同。這篇文章討論的是產後痙攣,由於血虛無法滋養筋脈,血枯就會產生內風,引起一系列症狀,應該從整體治療。

但是病名沒有明確區分,後輩難以辨別病症,應該將其命名為「因虛成痙」,意思是因虛弱而導致痙攣,痙攣又生風,這樣就能一目了然。治療以大補氣血為主,更要注重滋養筋脈,附子過於寒涼,容易傷陰,血氣耗損,筋脈枯竭,不宜輕易使用。我參考了各家醫書治療痙攣的經驗,結合產後用藥方法,擬定了以下藥方,希望得到高明醫者的指點:

痙攣發作兩天內,還沒生風的,用熟地、當歸、阿膠、黑芝麻、生杜仲、豬脊髓、本人頭髮灰;三天之內,加人參,如果已經生風,加魚鰾;五天之內加黃耆;六天以後,用十全大補湯加上鉤藤、羚羊角,只要按照此法治療,就一定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