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雜症要義》~ 汗多變症
汗多變症
1. 汗多變症
「產後汗出不止,皆由陽氣頓虛,腠理不密,而津液妄泄也。急用十全大補湯止之。如不應,用參附、耆附、朮附等湯。若病勢危急,則以參耆朮三湯合飲之。如或汗多亡陽,遂變為痙,其症口噤咬牙,角弓反張,尤為氣血大虛之惡候。更當速服前藥,庶可救療。或問無汗為剛痙,有汗為柔痙,古人治以小續命湯者何也?答曰:此外感發痙也。
病屬外感,則當祛邪為急。若產後汗多發痙,此內傷元氣,氣血大虧,筋無所養,虛極生風,藉非十全大補加附子,安能斂汗液、定搐搦,而救此垂危之症乎。」
痙者強也,脊背太陽兩大筋強硬,項不能轉搖也,在雜症中為太陽液虛,法用花粉,桂枝,若口噤咬牙,角弓反張,自是風症,與痙病原不能涉。此篇所論產後之痙,乃血虛不能養筋,血枯則生內風,自是一串之症,不妨則為一篇。
但病名未分,後學難以認病,當名之曰因虛成痙,痙重生風,則一目瞭然矣;自以大補氣血為主,更以養筋柔筋為要,附子大能傷陰,血煎而愈耗,筋爍而益枯,不可輕用!謹遵各書治剛痙大意,參以產後用藥之法,擬藥以俟高明。二日內痙而未生風者。熟地、當歸、阿膠、黑芝麻、生杜仲、豬脊髓、本人頭髮灰;三日之內,加人參,已生風者,加魚鰾:五日之內加黃耆;六日之外,用十全大補湯加鉤藤,羚羊角,無不愈矣。
白話文:
【汗多導致病症】
產後持續大量出汗,都是因為生產後身體的陽氣突然變得虛弱,皮膚毛孔無法緊密閉合,導致體內的津液隨意流失。這種情況應立即服用十全大補湯來止汗。如果病情沒有改善,可嘗試使用人參附子湯、黃耆附子湯、白朮附子湯等方劑。如果病情十分危急,可以將人參、黃耆、白朮三種湯劑混合飲用。有時大量出汗會導致體內陽氣流失,進而轉變成痙症,患者會出現嘴巴緊閉、咬牙、背部肌肉僵硬,這是氣血嚴重不足的危急徵兆。此時應迅速服用上述藥物,或許還能挽救。
有人問,沒有出汗的痙症被稱為剛性痙症,有出汗的被稱為柔性痙症,古人用小續命湯治療,這是為什麼呢?回答是,這屬於由外部感染引起的痙症。
若是外部感染引發的痙症,首要任務是驅除邪氣。然而,產後大量出汗導致的痙症,是由於體內元氣受損,氣血大量流失,肌肉失去養分,極度虛弱產生風象,若非使用十全大補湯加上附子,如何能夠收斂汗水,平定抽搐,拯救這瀕臨死亡的病情?
痙症的特徵是背部肌肉過度緊繃,使得頸部無法自由轉動。在綜合病症中,通常被視為太陽經絡的液體不足,治療方法是使用花粉和桂枝。如果患者出現嘴巴緊閉、咬牙、背部肌肉僵硬的症狀,這自然屬於風症,與一般的痙症不同。本篇討論的產後痙症,是因為血虛無法滋養肌肉,血枯則產生內風,這是一個連貫的病症,可以單獨成章。
然而,病名未明確區分,對於後學者而言,很難辨別病症。因此,應該將這種病命名為「因虛致痙,痙症轉生風」,這樣就能一眼看出病情。治療上應以大補氣血為主,同時注重滋養和柔化肌肉,附子會大量傷害陰氣,血液會更加消耗,肌肉會更乾燥,不可輕易使用。謹慎遵循各書籍中對剛性痙症的治療原則,結合產後用藥的方法,提出藥方以待高人指點。
在兩天內,尚未產生風症的痙症患者,可以使用熟地、當歸、阿膠、黑芝麻、生杜仲、豬脊髓、本人頭髮灰等藥材。三天內,加入人參;已經產生風症的,再加入魚鰾;五天內,再加上黃耆;六天後,使用十全大補湯加上鉤藤和羚羊角,幾乎都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