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雜症要義》~ 子懸、子眩
子懸、子眩
1. 子懸、子眩
「子懸者,胎上逼也。胎氣上逆,緊塞於胸次之間,名曰子懸,其症由於恚怒傷肝者居多。亦有不慎起居者,亦有脾氣鬱結者,宜用紫蘇飲加減主之。更有氣逆之甚,因而厥暈,名曰於眩,並用前藥主之。然子眩有神虛挾痰者,宜用六君子湯。若頑痰閉塞,而脾氣不虛者,二陳湯加竹瀝薑汁,虛實之同,所當深辨也。」
於懸一症,各書皆以蘇子一味為主,降至胃口下界而止,過降則墜矣。只用蘇子。川貝母、地黃、白芍自降自安。萬無用木香、檳榔、腹皮之理。子眩即暈症也,多系肝虛,且有挾內風者,宜女貞、菊花、黑芝麻、阿膠,以滋陰而息風,安有升散而能止暈者乎?挾痰者只宜川貝母、橘江、竹茹,方不動胎,若半夏、南星,皆在當禁!
紫蘇飲,治子懸,並催生順產,神效。
當歸,川芎,紫蘇(各一錢),甘草(炙),人參,白芍藥(酒炒,各五分),大腹度(黑豆煎水洗,八分)
上生薑一片、蔥白一寸,水煎服。前症,若因恚怒傷肝者,加柴胡,若因不慎起居者,加白朮砂仁。若因脾氣鬱結者。加木香。
胎既懸矣,可用人參以提之乎?胎即動矣,可用腹皮以破之乎?以蘇子為紫蘇,想系翻刻之誤;設後人認做蘇葉,一經升散,口鼻出血矣。此方不可拘執,當於《景岳全書》《胎產秘書》中求之。
白話文:
【子懸、子眩】
所謂的「子懸」,就是指胎兒的位置上升,壓迫到母體的胸部,導致氣息不通暢。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憤怒傷害了肝臟,也可能因為生活作息不正常,或是脾氣鬱悶所致。治療上,可以使用紫蘇飲,依個人狀況適量增減藥物。
另外,如果氣逆嚴重到引起昏厥,這被稱為「子眩」,也可以使用相同的藥物來治療。但如果是精神虛弱伴隨有痰的情況,則適合使用六君子湯。若痰多阻塞,但脾氣並未虛弱,則可以使用二陳湯加上竹瀝和薑汁。對於虛弱或實證的判斷,應當深入分辨。
對於「子懸」這個症狀,大多數的醫書都建議使用蘇子作為主要治療方式,其目的是將胎兒的位置降到胃部下方,但不能降得太低以免造成胎兒墜落。只需使用蘇子、川貝母、地黃和白芍,這些藥材能自然降低胎位並確保安全,而無需使用如木香、檳榔、腹皮等藥物。
「子眩」即是指暈眩的症狀,多數情況下是由肝臟虛弱,甚至有內風夾雜的情況。適合使用女貞、菊花、黑芝麻、阿膠等藥材,滋補陰虛並平息風邪,並無任何藥材具有提升和散發的效果而能止暈。
若伴有痰多的症狀,僅適用川貝母、橘江、竹茹等藥材,這樣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而像半夏、南星這類藥材,都是應該避免使用的。
紫蘇飲,可用來治療子懸,並且對於催生順產也有神奇效果。
其配方包括:當歸、川芎、紫蘇(各一錢)、甘草(炙)、人參、白芍藥(酒炒,各五分)、大腹度(黑豆煎水洗,八分)。加入一片生薑和一寸蔥白,用水煎煮服用。
如果子懸是由憤怒傷肝引起的,可添加柴胡;若是因生活作息不當,可加白朮砂仁;若是脾氣鬱結,則可加入木香。
胎兒已經處於高位,還能用人參來提升嗎?胎兒已經活動,還能用腹皮來破壞嗎?將蘇子誤認為紫蘇,可能是刻印的錯誤;如果後人誤解為蘇葉,一旦服用後可能引發口鼻出血。這個方劑不能死板地遵循,應參考《景嶽全書》和《胎產祕書》中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