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雜症要義》~ 附錄 (1)

回本書目錄

附錄 (1)

1. 附錄

2. 梁茂名《舌鑑辨正》總論

舌根主腎命大腸,應小腸膀胱;舌中左主胃,右主脾;舌前面中間屬肺;舌尖主心,心包絡、小腸、膀胱,應大腸命;舌邊左主肝,右主膽。舌尖應上焦,舌中應中焦,舌根應下焦。

白舌總論

白舌為表證有之,里證有之,而虛者、熱者、實者亦有之;不獨傷寒始有白舌,而白舌亦可以辨傷寒,其類不一:白浮滑薄苔,刮去即還者,太陽表寒邪也;白浮滑而帶膩帶漲色,分各經,刮之有淨有不淨者,邪在半表半裡也,全舌白苔,浮漲浮膩,漸積而干微厚,刮不脫者,謂刮去其面而其底仍有。寒邪欲化火也;辨傷寒舌,大約如此。

至若雜病之人,舌白嫩滑,刮之明淨者,裡虛寒也。無苔有澤,濕而光滑,其白色與舌為一,刮之不起垢泥,是虛寒也,口唇必潤澤。白厚粉濕滑膩苔,刮稍淨,而又積如麵粉發水形者,裡寒濕滯也。白粗澀,有朱點,有罅紋之苔,粗澀則不光澤,朱點則顯其臟腑有熱,裂紋多因誤服溫藥之故。白乾膠,焦燥滿苔,刮不脫,或脫而不淨者,裡熱結實也。

此舌頗多,其苔在舌,比之面上傳粉,刮之多垢,其白色與舌為二物,是熱也,與前論之虛寒舌相反,當認明此苔,由淺而深,將黃米黃,或竟變黑者也,不可用溫補藥。苔白苔夾變別色者,宜於望聞問切四事參考之,庶幾不差。

黃舌總論

黃苔者,表裡實熱證有之,表裡虛寒證則無,刮之明淨,即為無病。必須清潔光明,見淡紅潤澤之底。凡言淨者皆仿此。刮之不淨,均是熱症。刮後仍留粗澀垢膩,如薄漿糊一層者,或竟刮不脫者。淺黃微薄者,微熱之。於澀深黃膩厚者,大熱也。芒刺焦裂老黃,或夾灰黑色者,極熱也。

黃苔見於全舌,為臟腑俱熱,見於某經,即某經之熱,表裡證俱如此辨,乃不易之理也。治里證分經辨准,對證用藥,必不差訛。表證風火暑燥,皆有黃舌,惟傷寒邪在太陽少陽時,均無黃苔,待邪入陽明府,其舌必黃,初淺久深,甚則老黃,或夾變灰黑;其證多大熱大渴,或無汗,或自汗,譫語痞結,咽乾目暗,大小便秘,衄血吐血,蓄血如狂,自利清水不等,以舌脈相較,審證無誤。若邪火里逼,實熱里結緒危證,其脈往往伏代散亂,奇怪難憑。

重病久病亦然,更有輕病而脈即伏亂者。則當舍脈憑舌,專經急治,斯為盡善。若泥於火乘土位,故有黃苔之說,迂執誤人矣。

黑舌總論

凡舌苔見黑色,病必不輕,寒熱虛實各證皆有之,均屬裡證,無表證也。在傷寒病,寒邪傳裡化火,則舌苔變黑,自舌中黑起,延及根尖者多,自根尖黑起者少,熱甚則芒刺干焦罅裂,其初必由白苔變黃,由黃變黑,甚至刮之不脫,濕之不潤者,熱極傷陰也。病重脈亂,舍脈憑舌,宜用十全苦寒湯以補陽火之偏,急下以救真陰之弊。

白話文:

梁茂名《舌鑑辨正》總論

舌根反映腎臟、大腸的狀況,也與小腸、膀胱相關;舌頭中間左側反映胃,右側反映脾臟;舌頭前中間屬肺;舌尖反映心臟、心包絡、小腸、膀胱的狀況,也與大腸、三焦相關;舌頭兩側,左側反映肝臟,右側反映膽囊。舌尖對應上焦,舌頭中間對應中焦,舌根對應下焦。

白舌總論

白舌苔可能出現在表證或裡證,虛證、熱證、實證都可能出現白苔;不僅傷寒病才會有白舌苔,白舌苔也可以用來判斷傷寒的種類,情況複雜多樣:薄而白的浮滑舌苔,刮掉後馬上又長出來,這是太陽經表寒證;白而浮滑但帶膩帶腫脹,分佈在不同經脈上,刮掉有些地方乾淨有些地方不乾淨的,這是邪氣在半表半裡的證狀;如果整條舌頭都是白苔,浮腫而膩,逐漸增厚,刮也刮不掉,刮掉表面但底部還有,這是寒邪將要化為熱邪的表現;辨別傷寒的舌苔,大致如此。

至於其他雜病,舌苔白嫩光滑,刮掉後很乾淨的,是裡虛寒;沒有舌苔但濕潤光滑,白色和舌頭顏色一致,刮也刮不掉垢泥的,也是虛寒,嘴唇一定濕潤;白厚粉濕滑膩的舌苔,刮掉一些後又積聚起來像麵粉加水一樣的,是裡寒濕滯;舌苔白而粗糙,有紅點,有裂紋的,粗糙則不光澤,紅點則表示臟腑有熱,裂紋多半是誤服溫熱藥引起的;舌苔乾燥粘稠,焦燥滿布,刮不掉或刮不乾淨的,是裡熱結實;

這種舌苔很多,苔質附著在舌頭上,像臉上抹粉一樣,刮掉很多垢物的,其白色和舌頭是兩種物質,這是熱證,與前面提到的虛寒舌苔相反,應當辨明這種苔,由淺入深,將變為黃色或黑色,不可使用溫補藥物。舌苔白色夾雜其他顏色的,需要綜合望聞問切四診來判斷,才能避免錯誤。

黃舌總論

黃苔表示表裡實熱證,表裡虛寒證則不會出現黃苔;刮掉後很乾淨,就表示沒有病。必須乾淨明亮,看到淡紅潤澤的舌體。凡是說乾淨的,都是這個意思。刮不乾淨的,都是熱證。刮掉後仍然留下粗糙垢膩,像薄漿糊一樣一層,或者根本刮不掉的,淺黃而薄的,是輕微發熱;深黃膩厚的,是大熱;舌苔像芒刺一樣焦裂老黃,或夾雜灰黑色的,是極度發熱。

黃苔出現在整個舌頭上,表示臟腑都發熱;出現在某個經脈的部位,就是該經脈發熱,表裡證都這樣辨別,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治療裡證要分經辨證,對症用藥,一定不會出錯。表證風火暑燥,都會有黃舌苔,但是傷寒邪氣在太陽經少陽經的時候,都沒有黃苔,等到邪氣進入陽明經,舌苔才會變黃,開始淺黃,久則深黃,嚴重時會變成老黃,或者夾雜灰黑色;這種情況多半伴有大熱大渴,或者無汗,或者自汗,譫語、痞塊、咽乾、目暗、大小便不通,鼻出血、吐血、蓄血如狂,腹瀉清水等症狀,要結合舌苔和脈象來判斷,才能準確診斷。如果邪火逼迫裡分,實熱裡結,危重症候,脈象往往沉伏、代脈、散亂,難以判斷。

重病久病也是如此,甚至輕病脈象就沉伏紊亂的,就應該捨棄脈象,依靠舌苔,針對經絡迅速治療,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拘泥於“火乘土位”而論黃苔,那是迂腐執著,會誤導人的。

黑舌總論

舌苔出現黑色,病情一定不輕,寒熱虛實各種證候都會出現,都屬於裡證,沒有表證。在傷寒病中,寒邪傳入裡而化熱,舌苔就會變黑,大多從舌頭中間開始變黑,延至舌根;從舌根開始變黑的比較少;熱邪厲害時,舌苔會像芒刺一樣乾燥焦裂,出現裂紋,一開始一定是白苔變黃,由黃變黑,甚至刮也刮不掉,濕潤也濕潤不了的,這是熱極傷陰。病情嚴重脈象紊亂,就應該捨棄脈象而憑藉舌苔,應該用十全大補湯來溫補陽氣偏衰,同時急下以救治真陰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