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本事方》~ 卷第八 (2)
卷第八 (2)
1. 大青龍湯
麻黃(三兩,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秤),桂枝(去皮,不見火,一兩),杏仁(二十枚,去皮、尖),大棗(五枚),生薑(一兩半,切碎),甘草(一兩,炙),石膏(如半雞子大,碎)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取汗為度,若汗周身潤,止後服。未周身潤,可停待相次服盡。不欲汗多,恐亡陽故也。若汗多不止,用溫粉撲之。
白話文:
將麻黃(三兩,去除莖節,用熱水浸泡,去除黃色的汁液,烘乾,秤重)、桂枝(一兩,去除外皮,不要用火烤過)、杏仁(二十枚,去除外皮和尖端)、大棗(五枚)、生薑(一兩半,切碎)、甘草(一兩,炙烤過)、石膏(像半個雞蛋大小,敲碎)。
將以上藥材切碎,像黃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碗半水,煮到剩下八分時,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以微微出汗為標準。如果出汗全身都濕潤了,就停止服用。如果沒有全身都濕潤,可以等一下,陸續把藥服完。不要讓汗出太多,以免耗損陽氣。如果汗出太多停不下來,就用溫熱的撲粉撲在身上。
2. 溫粉方
白朮,藁本(去苗,淨洗),川芎,白芷(不見火)
上細末,每服一兩,入米粉三兩和勻,粉撲周身以止汗。無藁本亦得。若汗已出,盡劑服必汗多亡陽,厥逆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白話文:
將白朮、藁本(去掉莖苗,洗淨)、川芎、白芷(不要用火處理)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兩,加入三兩米粉混合均勻,然後將粉末撲在全身,可以止汗。如果沒有藁本也可以。如果已經出汗,將全部藥劑服用,必定會因為汗出過多而導致陽氣耗散,出現手腳冰冷、怕風、煩躁失眠等症狀。
3.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去皮,不見火),芍藥(各一兩半),甘草(一兩。炙),附子(半兩,炮,去皮臍)
上粗末,抄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十個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有一士人,得太陽證,因發汗,汗不止,惡風,小便澀,足攣曲而不伸。予診其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予曰:在仲景方中有兩證大同而小異,一則小便難,一則小便數,用藥稍差,有千里之失。仲景《第七證》云: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
《第十六證》云: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一則漏風小便難,一則自汗小便數,或惡風,或惡寒,病各不同也。予用第七證桂枝加附子湯,三啜而汗止。復佐以甘草芍藥湯,足便得伸。
其第十六證治法見本方。
白話文:
桂枝(去掉外皮,沒有經過火烤),芍藥(各一兩半),甘草(一兩,烤過),附子(半兩,炮製過,去掉外皮和中間的臍)。
以上藥材磨成粗粉,每次取五錢,加水一碗半,放入生薑三片和紅棗十個一起煎煮到剩八分,去渣後溫服。
有一個讀書人,得了太陽病,因為發汗的關係,汗流不止,怕風,小便不順暢,腳抽筋彎曲而無法伸直。我診斷他的脈象,發現是浮而大的,浮代表有風邪,大代表虛弱。我說:在張仲景的方子裡,有兩種病症很相似但又有些微差異,一種是小便困難,一種是小便頻數,用藥稍微差一點,就會有很大的錯誤。張仲景在《傷寒論》第七條提到:太陽病發汗後,汗液漏流不止,這個人會怕風,小便困難,四肢稍微僵硬,難以彎曲伸直,這種情況要用桂枝加附子湯。
《傷寒論》第十六條提到:傷寒脈浮,自己出汗,小便頻數,心中煩躁稍微怕冷,腳抽筋,反而用桂枝湯想去解表,這是錯的。這樣用藥會導致手腳冰冷,咽喉乾燥,煩躁想吐。一種是漏風汗出小便困難,一種是自己出汗小便頻數,有的怕風,有的怕冷,病況各自不同。我用了第七條的桂枝加附子湯,喝了三次汗就止住了。接著又配合甘草芍藥湯,腳就伸直了。
至於第十六條病症的治療方法,請參考本方(指桂枝加附子湯的應用)。
4.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桂枝(去皮,不見火),芍藥(各一兩),甘草(六錢三字,炙),厚朴(六錢三字去粗皮,薑汁炙),杏仁(去皮尖,十七個)
上銼如麻豆大,抄五大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肥棗二個,擘破,煎至八分,去滓溫服,覆取微汗。
戊申正月,有一武臣為寇所執,置舟中𦪗板下,數日得脫,乘飢恣食,良久解衣捫蝨,次日遂作傷寒,自汗而膈不利。一醫作傷食而下之,一醫作解衣中邪而汗之,雜治數日,漸覺昏困,上喘息高。醫者愴惶失措。予診之曰:太陽病下之表未解,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此仲景之法也。
指令醫者急治藥,一啜喘定,再啜漐漐微汗,至晚身涼而脈已和矣。醫曰:某平生不曾用仲景方,不知其神捷如此。予曰:仲景之法。豈誑後人也哉。人自寡學,無以發明耳。
白話文:
將桂枝(去掉外皮,不要經過火烤),芍藥(各一兩),甘草(六錢三分,炙烤過),厚朴(六錢三分,去掉粗糙外皮,用薑汁炙烤過),杏仁(去掉外皮和尖端,十七個)。
將以上藥材切成如麻豆大小的顆粒,每次取五錢,加入一碗半的水,生薑五片,肥棗兩個(剝開),煎煮到剩八分,去除藥渣後溫服,服用後蓋上被子取微微汗。
戊申年正月,有一位武將被賊寇抓住,關在船艙底下的甲板下,數天後才脫困,因為飢餓過度便大吃大喝,過了一會兒解開衣服捉身上的蝨子,隔天就得了傷寒,出現自汗且胸膈不舒服的症狀。一位醫生認為是吃太多消化不良而開了瀉藥,另一位醫生認為是解衣時受到風邪而開了發汗藥,經過幾天雜亂的治療,病人漸漸感到昏沉困倦,並且呼吸急促。醫生們都驚慌失措。我診斷後說:這是太陽病,因為誤用了瀉藥,表證沒有解除,出現輕微喘息的症狀,應該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湯,這是張仲景的治療方法。
我命令醫生趕快去抓藥,喝下一口藥後喘息就停止了,再喝一口就微微出汗,到了晚上身體就退燒了,脈象也平和了。醫生說:我平生從未用過張仲景的方子,不知道效果竟然如此神奇迅速。我說:張仲景的治療方法,難道是欺騙後人嗎?只是人們自己學識淺薄,無法理解其中的奧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