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叔微
《普濟本事方》~ 卷第十 (1)
卷第十 (1)
1. 醒脾丸
治小兒慢脾風,因吐利後虛困昏睡,欲生風癇。
厚朴(去粗皮,薑汁炙),白朮,天麻(去蘆),舶上硫黃(各半兩),全蠍(去毒),防風(去釵股),人參(去蘆),官桂(去粗皮,不見火,各一分)
上為末,酒浸蒸餅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捶碎溫米飲下。
又方
全蠍(二個,青薄荷葉裹煨),白朮(指面大二塊),麻黃(長五寸十五條,去節)
上細末,二歲以下一字,三歲以上半錢,薄荷湯下,量大小加減服。
白話文:
治療小兒慢性脾虛的病症,因為嘔吐腹瀉後導致身體虛弱、困倦昏睡,可能會引發抽搐。
藥材包含:厚朴(去除粗皮,用薑汁炙烤),白朮,天麻(去除根部),進口硫磺(各半兩),全蠍(去除毒性),防風(去除分叉的根),人參(去除蘆頭),肉桂(去除粗皮,不經火烤,各一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酒浸泡過的蒸餅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雞頭般,每次服用一丸,搗碎後用溫熱的米湯送服。
另一個處方:
全蠍(兩個,用青薄荷葉包裹煨烤),白朮(約兩個指甲面大小的兩塊),麻黃(長約五寸的十五條,去除節)。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兩歲以下的嬰兒服用一字(古時量詞,約等於0.5克),三歲以上的兒童服用半錢(約等於1.5克),用薄荷湯送服,並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調整劑量。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