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三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2)

1. 陽厥證

陽厥證指尖溫,心煩便秘語無倫,脈來沉細並有力,六一順氣可煎吞。

白話文:

患有陽厥證的人,其手指是溫暖的,但會感到心煩意亂,並且有便祕的情況,說話時可能會語無倫次。在診斷脈象時,會發現脈搏沉而細,但又有力。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六一順氣湯」進行治療,將藥材煎煮後服用。

注:「六一順氣湯」為中醫方劑名,具體組成與用法需遵醫囑。

2. 陰厥證

陰厥證透身寒,二便自利心不煩,唇指帶青身戰慄,踡臥腹痛口流涎,脈來沉細兼無力,回陽救急病能安。手足溫利無別症,加味理中湯是聖,嘔涎腹痛鹽炒(吳)萸,無脈一匙豬膽進,嘔吐不止加薑汁,泄瀉黃耆升麻勝。

白話文:

【陰厥證狀】

患有陰厥證的人全身會感到寒冷,大小便自然排出而心裡並不煩躁。他們的嘴脣和手指可能呈現青色,身體會顫抖並蜷縮著躺著,腹部有疼痛感,口中還會流出唾液。在診脈時,會發現脈象既深且細,而且缺乏力度。如果使用回陽救急的方法,病人的情況就能得到舒緩。

【治療方式】

如果病人手腳溫暖,排便正常,並且沒有其他症狀,那麼使用加味理中湯是最佳選擇。對於那些伴有噁心、腹痛的患者,可以使用鹽炒吳茱萸來治療。如果病人沒有脈搏,則可以嘗試使用一小勺豬膽汁。若嘔吐情況持續不止,可以在治療中加入薑汁。對於有腹瀉症狀的患者,黃耆和升麻會是非常有效的治療藥物。

3. 二痓

剛柔痓屬膀胱,口噤如癇身反張,手足攣搖頭面赤,頭搖不定項又強。無汗惡寒名剛痓,有汗不寒柔痓詳。二痓俱宜如聖飲,只依此法最為良。

如聖飲防(風)羌(活)(白)芷(白)芍,甘(草)半(夏)芒硝(當)歸烏藥,柴(胡)(黃)芩共劑引生薑,槌法竹瀝薑汁著。柔痓桂(枝)(白)術定宜增,剛痓麻(黃)蒼(術)方的確,便實口噤又咬牙,急用將軍糞自落。

按:痓與癇相似,而雜症成痓多虛多痰,治法與傷寒異,詳辨於癇痓條中。

白話文:

[二痓]

剛性和柔性痓病都屬於膀胱經絡的問題,病發時嘴巴緊閉像癲癇一樣,身體會向後彎曲,手腳抽搐且不停搖晃,臉色泛紅,頭部搖擺不定且頸項僵硬。若患者不出汗且畏寒,稱之為剛痓;若患者出汗且不怕冷,則是柔性痓。對於這兩種痓病,使用如聖飲治療最為適合。

如聖飲的成分包括防風、羌活、白芷、白芍、甘草、半夏、芒硝、當歸、烏藥、柴胡、黃芩,加入生薑一起熬煮,並可添加竹瀝和薑汁。柔性痓病可增加桂枝和白朮的份量,剛性痓病則可加入麻黃和蒼朮。若患者便祕、嘴巴緊閉且咬牙,應立即使用大黃,使其排便以減緩病情。

進一步說明,痓病和癲癇病狀似,但綜合病症形成的痓病多是由於體虛和痰濕所導致,其治療方式與感冒不同,詳細的辨別方法可參考癲癇和痓病條目中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