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六(利集) (11)
卷六(利集) (11)
1. 耳病證(四十三)
《內經》曰:耳為腎之外候。又曰:腎通竅於耳。蓋耳之所主者精,精氣調和,腎氣充足,則耳聞而聰。若勞傷氣血,風熱襲虛,使精脫腎憊,則耳閉而聾。是故有氣虛耳聾者,有上焦手少陽經熱而耳聾者,有腎虛耳聾者,有氣逆而耳聾者,有大病後腎水枯涸,陰火上炎,耳癢耳鳴,時聞如鐘鼓之聲者。
治法:氣虛補氣,腎虛滋腎,熱者清痰散風熱,氣逆者順氣,大病後陰虛火動者,四物湯加降火。統宜瀉南方火,補北方水,無不安者。錢仲陽曰:腎有補而無瀉。厥有旨哉!
兩寸脈浮洪上魚際為溢;兩尺脈短而微,或大而數,皆屬陰虛。治法當補陰益陽。
左寸脈洪數,心火上炎;兩尺脈洪或數者,相火上炎,其人必遺精,夢與鬼交,兩耳蟬鳴或聾。
愚按:丹溪云:耳聾皆屬於熱。誠哉斯言。然有左耳聾者,有右耳聾者,有左右俱聾者,不可不分經而治也。夫左耳聾者,少陽火也,龍薈丸主之;右耳聾者,太陽之火也,六味地黃丸主之;左右俱聾者,陽明之火也,通聖散、滾痰丸主之。何以言之?有所忿怒過度,則動少陽膽火從左起,故使左耳聾也。
有所色欲過度,則動太陽膀胱相火從右起,故使右耳聾也。有所醇酒厚味過度,則動陽明胃火從中起,故使左右耳俱聾也。蓋左耳聾者,婦人多有之,以其多忿怒故也;右耳聾者,男子多有之,以其多色欲故也,左右耳俱聾者,膏粱之家多有之,以其多肥甘故也。總三者而論之,忿怒致耳聾者為多。
丹溪云:厥陰、少陽火多,當用開痰散風熱。其此之謂乎?
白話文:
【耳病證(四十三)】
根據《內經》所述,耳朵是腎臟功能的外部表現。再說,腎臟與耳朵相通。耳朵主要掌控精氣,當精氣調和,腎氣充足,就能聽得清楚,反應敏捷。然而,如果勞累損傷了氣血,風熱乘虛而入,導致精氣流失,腎臟疲憊,就會出現聽力下降甚至失聰。因此,有人因為氣虛導致耳聾,有人因為上焦手少陽經熱導致耳聾,有人因腎虛導致耳聾,有人因氣逆導致耳聾,有人在大病後腎水乾涸,陰火上升,耳部瘙癢,耳鳴,時常聽到如鐘鼓般的聲音。
治療方法:氣虛就補氣,腎虛就滋養腎臟,熱症就清熱化痰,疏散風熱,氣逆就順氣,大病後陰虛火旺就用四物湯加降火藥物。總的來說,應該清除上焦的火氣,補充下焦的水氣,這樣才能安穩。錢仲陽說:對腎臟只能補不能泄,這話真有道理!
雙手脈搏浮大在魚際部位,表示體內過剩;雙腳脈搏短弱,或大而數,都屬於陰虛。治療方法應當補陰益陽。
左手脈搏強大且快速,表示心火上升;雙腳脈搏強大或快速,表示相火上升,此人必定有遺精,夢交,兩耳有如蟬鳴或耳聾的症狀。
據我理解,丹溪先生曾說:耳聾大多是由熱症引起的。這句話確實不假。然而,耳聾可能只在左耳,也可能只在右耳,也可能左右兩耳都聾,治療時不能一概而論。左耳聾,可能是少陽火氣旺盛,可用龍薈丸來治療;右耳聾,可能是太陽火氣旺盛,可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左右兩耳都聾,可能是陽明火氣旺盛,可用通聖散或滾痰丸來治療。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情緒過度激動,會引發少陽膽火從左邊升起,所以左耳會聾。
如果性慾過度,會引發太陽膀胱相火從右邊升起,所以右耳會聾。如果飲食過度,會引發陽明胃火從中間升起,所以左右兩耳都會聾。通常,左耳聾多見於女性,因為她們情緒容易激動;右耳聾多見於男性,因為他們性慾較強;左右兩耳都聾多見於富貴人家,因為他們飲食過度。總結以上三種情況,因情緒激動導致的耳聾最多。
丹溪先生曾說:厥陰、少陽火氣過盛,應該用開痰散風熱的藥物。這句話正是這個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