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醫偶錄》~ 卷二 (14)
卷二 (14)
1. 胃部(足陽明屬腑)
吐血者,胃火迫血妄行也,白虎湯主之。
齒痛者,陽明有餘,少陰不足也,玉女煎主之。
黃胖面腫者,濕熱也,和中丸主之。
自汗者,熱而蒸溽也,抽薪飲主之。
舌黑燥渴者,胃火熾甚也,白虎湯主之。
發癍疹者,火鬱而化也,初用葛根湯加牛蒡子以散之,次用犀角大青湯加石膏,或三黃解毒湯,甚則白虎湯、調胃承氣湯。
嘔逆不止者,胃火上衝也,安胃飲主之。
頭痛者,頭筋扛起,胃火上衝也,加味升麻湯主之。
白話文:
胃部(足陽明腑)
吐血,是因為胃火旺盛,迫使血液不循常道亂竄,可以用白虎湯來治療。
牙痛,是因為陽明經的氣過盛,少陰經的氣不足,可以用玉女煎來治療。
臉色黃而虛胖、面部浮腫,是體內有濕熱,可以用和中丸來治療。
無故自汗,是因為體內有熱,且又潮濕悶熱,可以用抽薪飲來治療。
舌頭發黑且乾燥,又感到口渴,是因為胃火非常旺盛,可以用白虎湯來治療。
身上長出疹子,是因為體內火氣鬱積轉化而成,初期可以用葛根湯加入牛蒡子來疏散,接著用犀角大青湯加入石膏,或用三黃解毒湯,如果情況嚴重,則用白虎湯、調胃承氣湯來治療。
嘔吐不止,是因為胃火向上衝逆,可以用安胃飲來治療。
頭痛,是因為頭部的筋脈浮起,是胃火向上衝逆所導致,可以用加味升麻湯來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