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題元·朱震亨著,清·湯望久校輯

《脈因證治》~ 卷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四 (9)

1. 五十一、口

【因證】,脾熱則甘;膽熱則苦。口苦亦有肝虛寒者。

【治】,三黃丸治甘。柴胡湯治口苦,及謀慮不決。

柴胡湯加麥冬、棗仁、地骨皮、遠志。

白話文:

【原因與症狀】,脾臟過熱會導致口中感覺甜;膽囊過熱會讓人感到口中苦。另外,口中苦也可能因為肝臟虛弱且寒冷。

【治療方法】,可使用三黃丸來治療口中感覺甜的情況。柴胡湯可以治療口中苦的問題,以及用於改善思考決策困難的狀況。

對於口苦的情況,可以在柴胡湯中添加麥冬、棗仁、地骨皮和遠志來增強療效。

2. 五十二、舌

【脈】,心脈系舌根,脾脈系舌旁,肝脈、腎脈絡舌本。

【因證】,因風寒所中,則舌捲縮而不言。七情所郁,則舌腫滿不得息。肝壅則血上湧,心熱則裂而瘡。脾熱則滑苔,是虛熱,心經飛揚上竄;脾閉則白苔如雪;脾熱則舌強。舌卷而卵縮者,厥陰絕也,死。

【治】,金沸草散,治風寒傷心脾,令人寒熱、齒浮、舌腫。

金沸草,荊芥(四兩),前胡,麻黃(各三兩),甘草,半夏(一兩)

升麻柴胡湯,治心脾虛熱上攻,舌上生瘡,舌本強,兩頰腫痛。

升麻,柴胡,白芍,梔子,木通(一兩),杏子,大青,黃芩(三錢),煅石膏(二兩)

舌腫破,鍋底煤,即鍋底煙,醋鹽敷。

出血如泉,白膠香、五倍子、牡蠣,末糝。

白胎語澀,薄荷汁、白蜜,薑片揩,敷之。

白話文:

【脈象】,心臟的脈絡連接舌根,脾臟的脈絡連接舌邊,肝臟和腎臟的脈絡連接舌基。

【病因症狀】,若是受到風寒影響,舌頭會捲縮且無法說話。當情緒過度壓抑,舌頭會腫脹到無法呼吸。肝氣鬱結,血液會往上沖,心臟過熱舌頭會出現裂痕並長瘡。脾臟過熱,舌頭上會出現滑膩的舌苔,這是虛熱的徵兆,心臟的熱氣上竄;脾臟功能閉塞,舌頭上會出現像雪一樣白的舌苔;脾臟過熱,舌頭會變硬。舌頭捲縮並且睪丸縮小,是厥陰脈衰竭的徵兆,這代表死亡。

【治療方法】,使用金沸草散,用於治療風寒對心臟和脾臟造成的傷害,讓人感到冷熱交錯、牙齒鬆動、舌頭腫脹。

藥方為:金沸草,荊芥(四兩),前胡,麻黃(各三兩),甘草,半夏(一兩)

升麻柴胡湯,用於治療心臟和脾臟虛弱導致的熱氣上升,舌頭上長瘡,舌頭基部變硬,兩頰腫痛。

藥方為:升麻,柴胡,白芍,梔子,木通(一兩),杏子,大青,黃芩(三錢),煅石膏(二兩)

對於舌頭腫脹破裂的情況,可以使用鍋底煤,也就是鍋底的煙灰,混合醋和鹽敷在患處。

若是舌頭出血如泉湧,可以使用白膠香、五倍子、牡蠣磨成粉末撒在患處。

對於舌頭有白苔且說話不清的情況,可以使用薄荷汁、蜂蜜,搭配薑片擦拭,然後敷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