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瘟證論》~ 備用諸方 (5)
備用諸方 (5)
1. 備用諸方
熱熾滑精帶下白濁
滑石水飛(五錢),豬芩(一錢),澤瀉(一錢),陳阿膠(一錢)水煎去渣下阿膠和勻服導赤散二八治心經伏熱並治溫證餘邪小便赤色心煩神倦睡臥不寧
生地黃(五錢),木通(一錢),甘草(一錢),嫩竹葉(一錢)水煎去渣溫服
六味地黃湯二九治溫邪病後腎元木虧又經邪火煎灼陰氣更虧
熟地黃(八錢),山萸肉(四錢),山藥(四錢),雲茯苓(三錢),丹皮(三錢),澤瀉(三錢)水煎去渣下食鹽一分和服
資生健脾丸加減三十治羊毛溫邪慚平中土素虧食少不運藥煩停藥此丸主之並治有孕患溫邪證毒火已退惟宜扶土此安胎之妙方也
防黨參(一兩),於白朮(土炒焦。一兩),橘紅(八錢)制甘草(五錢),桔梗(八錢),薏苡仁(一兩),白藊豆(一兩),山藥(一兩),雲茯苓(一兩),炒楂肉(一兩五錢),焦神麴(一兩。炒)麥芽(一兩),黃連(五錢),建蓮肉(一兩),當歸(一兩),白芍藥(一兩),金銀花(八錢),石膏(一兩)右研細末煉熟黃蜜為丸每服三錢開水送下
陳氏抱龍丸三一治風痰壅盛或發熱咳喘或發驚搐嬰兒初生胎毒等證並治羊毛溫毒痰阻
九制膽星(四兩),天竺黃(一兩),雄黃(五錢),硃砂(五錢),麝香(三分),琥珀(三錢),西牛黃(一錢)右藥味另研繃末極足分量合在一處用甘草一觔水煮濃汁搗丸每兩作十丸陰乾金箔為衣蠟殼封固用時去蠟殼燈心湯和服或薄荷湯亦可或葧臍清汁和服
清涼飲三二治羊毛溫邪壯熱煩躁頭重口渴唇腫舌燥腮腫失血
石膏(一兩),澤蘭葉(二錢),蟬蛻殼(十二枚),白殭蠶(三錢),黃地(一錢),黃芩(二錢),山梔子(二錢),丹皮(二錢),大生地黃(五錢),當歸(一錢),甘草(一錢),銀花(三錢),秋石(三分),黃酒(五錢),黃蜜(五錢)水煎去渣下秋石酒蜜和勻溫服
上清飲三三治羊毛溫邪壯熱微寒體重舌乾音低口渴氣急胸悶咽痛面腫忽有抽搐神昏阻厥
石膏(五錢),澤蘭葉(二錢),元參(三錢),黃芩(一錢),黃連(一錢),山梔子(一錢),連翹(一錢),金銀花(一錢),甘草(八分),蟬蛻殼(十二枚),白殭蠶(二錢),白附子(五分),桔梗(二錢),橘紅(一錢),黃蜜(三錢),黃酒(三錢)水煎去渣酒蜜和服
按方治溫毒伏於上中二焦肺為主病則金不能左旋木自不能右旋致有抽阻氣急之象其方用石膏白附一降痰一散熱余藥佐以解毒宣通加味黃連解毒湯三四治羊毛邪毒發熱心煩身軟神倦舌有紫點胸悶食少
小水黃赤脈象沈數而大並治毒重餘邪
黃連(一錢),黃芩(一錢),黃檗(二錢),山梔子(一錢),桔梗(二錢),甘草(一錢),金銀花(一錢),車前子(一錢),木通(一錢),六神麴(炒。二錢),蟬蛻(十枚),白殭蠶(三錢)水煎去渣加生大黃末五分黃蜜三錢和勻溫服
白話文:
備用諸方
熱病導致精液滑脫、白帶過多、尿液混濁
滑石粉(磨成粉末,五錢)、豬苓(一錢)、澤瀉(一錢)、陳阿膠(一錢),用水煎煮後,去除藥渣,加入阿膠攪拌均勻服用。同時搭配導赤散(二比八的比例)來治療心經有潛伏的熱邪,也可以治療溫病後殘留的邪氣,症狀是小便赤紅、心煩、精神疲憊、睡眠不安穩。
生地黃(五錢)、木通(一錢)、甘草(一錢)、嫩竹葉(一錢),用水煎煮後,去除藥渣,溫服。
六味地黃湯(二比九的比例)治療溫病後腎的陰氣虧損,又因邪火煎熬而使陰氣更加虛弱。
熟地黃(八錢)、山茱萸(四錢)、山藥(四錢)、雲茯苓(三錢)、牡丹皮(三錢)、澤瀉(三錢),用水煎煮後,去除藥渣,加入少許食鹽(一分)攪拌均勻服用。
資生健脾丸加減(三比十的比例)治療感染羊毛溫邪後,病情逐漸好轉,但脾胃功能素來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用其他藥物效果不佳時,可用此藥丸。此藥丸也適用於懷孕期間感染溫邪,毒火已退,但需要扶助脾胃的孕婦,是安胎的良方。
防黨參(一兩)、於白朮(用土炒至焦黃,一兩)、橘紅(八錢)、制甘草(五錢)、桔梗(八錢)、薏苡仁(一兩)、白扁豆(一兩)、山藥(一兩)、雲茯苓(一兩)、炒山楂肉(一兩五錢)、焦神麴(炒過,一兩)、麥芽(一兩)、黃連(五錢)、建蓮肉(一兩)、當歸(一兩)、白芍藥(一兩)、金銀花(八錢)、石膏(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好的黃蜂蜜調和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用開水送服。
陳氏抱龍丸(三比十一的比例)治療風痰阻滯,或發熱咳嗽氣喘,或驚嚇抽搐,以及嬰兒剛出生時的胎毒等症狀,也治療羊毛溫毒引起的痰阻。
九制膽星(四兩)、天竺黃(一兩)、雄黃(五錢)、硃砂(五錢)、麝香(三分)、琥珀(三錢)、西牛黃(一錢)。將以上藥材另外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混合在一起。用甘草一斤加水煎煮成濃汁,用濃汁搗藥成丸,每兩做成十丸,陰乾後用金箔包衣,再用蠟殼封固。服用時去除蠟殼,用燈心草煮水送服,或用薄荷水送服,也可以用荸薺汁送服。
清涼飲(三比十二的比例)治療羊毛溫邪引起的發高燒、煩躁不安、頭重、口渴、嘴唇紅腫、舌頭乾燥、腮部腫脹、失血等症狀。
石膏(一兩)、澤蘭葉(二錢)、蟬蛻(十二個)、白殭蠶(三錢)、黃地(一錢)、黃芩(二錢)、山梔子(二錢)、丹皮(二錢)、大生地黃(五錢)、當歸(一錢)、甘草(一錢)、銀花(三錢)、秋石(三分)、黃酒(五錢)、黃蜜(五錢)。用水煎煮後,去除藥渣,加入秋石、黃酒、黃蜜攪拌均勻,溫服。
上清飲(三比十三的比例)治療羊毛溫邪引起的發高燒、輕微怕冷、身體沉重、舌頭乾燥、聲音低弱、口渴、呼吸急促、胸悶、咽喉疼痛、臉部腫脹、突然抽搐、神志不清甚至昏厥等症狀。
石膏(五錢)、澤蘭葉(二錢)、元參(三錢)、黃芩(一錢)、黃連(一錢)、山梔子(一錢)、連翹(一錢)、金銀花(一錢)、甘草(八分)、蟬蛻(十二個)、白殭蠶(二錢)、白附子(五分)、桔梗(二錢)、橘紅(一錢)、黃蜜(三錢)、黃酒(三錢)。用水煎煮後,去除藥渣,加入黃酒、黃蜜攪拌均勻服用。
按照此方治療溫毒潛伏在上中二焦,主要病變在肺部,導致肺氣不能下降,肝氣不能上升,造成抽搐、呼吸急促等症狀。此方用石膏和白附子,一個降痰一個散熱,其他藥物輔助解毒、疏通。 加味黃連解毒湯(三比十四的比例)治療羊毛邪毒引起的發熱、心煩、身體軟弱、精神疲憊、舌頭有紫色斑點、胸悶、食慾不振、小便黃赤、脈象沉而數,同時治療病情嚴重的殘留邪氣。
黃連(一錢)、黃芩(一錢)、黃檗(二錢)、山梔子(一錢)、桔梗(二錢)、甘草(一錢)、金銀花(一錢)、車前子(一錢)、木通(一錢)、六神麴(炒過,二錢)、蟬蛻(十個)、白殭蠶(三錢)。用水煎煮後,去除藥渣,加入生大黃末(五分)和黃蜜(三錢)攪拌均勻,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