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證指歸》~ 卷三 (7)
卷三 (7)
1. 越婢湯
麻黃(六錢),石膏(八錢),炙草(一錢),姜(三片),大棗(五枚)。
白話文:
【越婢湯】
這帖藥方包含了以下的成分:麻黃六公克、石膏八公克、炙甘草一公克、生薑三片、大棗五顆。
2. 香薷飲
香薷(一錢) 生萹豆(一錢) 厚朴(炒一錢)
白話文:
【香薷飲】
所需藥材如下: 香薷(約3.75公克) 生白扁豆(約3.75公克) 厚朴(炒過,約3.75公克)
以上份量大約為古時的一錢。
3. 黃龍湯
治胃實失下虛極熱極循衣撮空不下必死者:人參(錢半),熟地(三錢),當歸(二錢),大黃(酒浸二錢),芒硝(二錢),枳實(一錢),厚朴(一錢五分)。
白話文:
[黃龍湯]用於治療因胃部實熱,導致虛弱至極、高燒不退,甚至出現精神錯亂,無法正常飲食,若不及時救治將會死亡的情況。藥方成分包括:人參(1.5錢)、熟地(3錢)、當歸(2錢)、大黃(酒浸泡後2錢)、芒硝(2錢)、枳實(1錢)、厚朴(1.5錢)。
4. 小陷胸湯
黃連(一錢五分) 半夏(三錢) 瓜蔞(一個)
白話文:
【小陷胸湯】
藥物組成如下:黃連(用量為一錢五分),半夏(用量為三錢),以及一個瓜蔞。
在現代的說法即是:使用黃連1.5錢,半夏3錢,和一個瓜蔞來配製小陷胸湯。
5. 保和丸
山查(三兩),神麯,半夏,茯苓(各一兩),會皮,萊菔子,連翹(各五錢),曲糊為丸。
白話文:
【保和丸】
成分包括:山楂三兩,神曲、半夏、茯苓各一兩,陳皮、萊菔子、連翹各五錢。將這些藥材製成丸狀,使用曲糊來做為黏合劑。
6. 抵當丸
水蛭三十,豬脂熬黑;虻蟲三十,去頭足翅;桃仁三十,去皮尖,研;大黃四兩,酒。
白話文:
【抵當丸】
取用水蛭三十個,在豬油中煎至黑色;虻蟲三十個,去除其頭、腳和翅膀;桃仁三十個,去掉外皮和尖端,然後研磨成泥;大黃四兩,用酒來處理。
以上材料製成的就是抵當丸。
7. 浸蜜丸
代抵當丸
大黃(酒洗四兩),芒硝,穿山甲,蛤粉(炒),夜明砂,淘焙,莪朮(酒炒),肉桂(去皮),當歸尾酒蒸(各一兩),紅花(酒炒七錢),桃仁(不去皮尖用七十粒另研蜜丸)。
白話文:
【浸蜜丸】
這款藥丸原本名為「代抵當丸」。
所需材料與份量如下:
- 大黃:四兩,需先用酒清洗過。
- 芒硝:適量。
- 穿山甲:適量。
- 蛤粉:適量,需先炒過。
- 夜明砂:適量,需經過淘洗及烘焙。
- 莪朮:一兩,需用酒炒過。
- 肉桂:一兩,要去掉外皮。
- 當歸尾:一兩,需用酒蒸過。
- 紅花:七錢,需用酒炒過。
- 桃仁:七十粒,保留外皮和尖端,另外研磨成泥後,加入蜂蜜製成藥丸。
8. 桃仁承氣湯
桃仁(連皮尖十五個),桂枝(三錢),大黃(酒浸四錢),芒硝(二錢),甘草(炙一錢二分)。
白話文:
【桃仁承氣湯】
成分包括:桃仁(連同果皮和尖部,共十五個)、桂枝(約三錢)、大黃(先用酒浸泡,用量為四錢)、芒硝(約二錢)、炙甘草(約一錢二分)。
以上藥材為該處方的所有成分。
9. 茵陳蒿湯
茵陳蒿(二錢),梔子(三錢),大黃(五錢)。
本方加桂枝、白朮、茯苓、澤瀉、豬苓、節、茵陳,五苓散。
白話文:
這張處方包含了茵陳蒿湯,其成分有:茵陳蒿兩錢,梔子三錢,大黃五錢。
而在此基礎上,處方還添加了桂枝、白朮、茯苓、澤瀉、豬苓、節以及茵陳五苓散等藥材。
換算成現代的說法就是:此處方主要由茵陳蒿(約6公克)、梔子(約9公克)、大黃(約15公克)組成。並在這基礎上,再加入桂枝、白朮、茯苓、澤瀉、豬苓、節以及茵陳五苓散等其他草藥。
10. 六一散
(即天水散)
滑石(六錢),甘草(一錢)。
本方加硃砂即益元散。
白朮、澤瀉、豬苓、茯苓(等分)。
本方去白朮加阿膠滑石即豬苓湯。
白話文:
[六一散]
內容為:滑石六錢、甘草一錢。
此方若加入硃砂,則成為益元散。
另一方為白朮、澤瀉、豬苓、茯苓,這些藥材使用等量。
而如果從這一配方中去掉白朮,加入阿膠和滑石,就會成為豬苓湯。
11. 橘皮竹茹湯
橘皮(五錢),竹茹(一錢),沙參(一錢),炙草(五分),半夏(一錢),陳皮(一錢),麥冬(一錢),赤苓(二錢),加薑、棗煎。
白話文:
【橘皮竹茹湯】
這帖藥方包含以下成分:橘皮五錢,竹茹一錢,沙參一錢,炙甘草五分,半夏一錢,陳皮一錢,麥冬一錢,赤茯苓二錢。在煎煮時,需加入生薑和大棗一同烹煮。
12. 橘皮半夏湯
橘皮、半夏等分,加生薑煎。
白話文:
【橘皮半夏湯】
內容:取橘皮和半夏以相同份量,再加入生薑一起煎煮。
13. 大半夏湯
半夏、人參等分,白蜜。
白話文:
【大半夏湯】
成分為半夏和人參,兩者使用量相等,再加入白蜜。
14. 小半夏湯
半夏、生薑等分。
白話文:
【小半夏湯】的成分是:半夏和生薑的用量相等。在現代白話文中就是:這帖藥方【小半夏湯】裡面,半夏和生薑的使用量是一樣的。
15. 瓜蒂散
甜瓜蒂、炒黃赤小豆等分
為末,熱水二鍾,入淡豆豉三錢,煎一鍾,去渣,和藥末一錢,溫服。或用參蘆煎湯熱服,以指探吐。
白話文:
【瓜蒂散】
內容:取甜瓜蒂與炒至黃色的小紅豆,兩者份量相等。
製作方法:將其磨成粉末。用兩杯熱水,加入三錢的淡豆豉進行煎煮,直到剩下一杯水量時,濾去渣滓,再加入一錢的藥粉,溫熱後服用。或者可以使用人參蘆煎成的湯來熱服,服用後可用手指刺激咽喉部引起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