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卷之九 (1)
卷之九 (1)
1. 兔紅丸
治痘未出,預服令重者,輕輕者可無
辰砂(一兩,絹袋盛之,入罐懸胎,以下預藥水煮,慢火漸添入水,勿令乾,水盡即止)
赤芍藥 乾葛 綠豆 升麻 甘草節 荊芥 麻黃 山楂 黑豆 赤小豆 防風 荔枝殼 牛蒡子(各一兩)
上為咀,用水二十碗,煎至十碗,去渣方用煮砂水乾焙為末,入白麵五錢,取活兔一隻,刺四蹄血丸如桐子大,每五歲以上用五丸,十歲以上用十丸,三豆湯送下。兔以臘八日取者妙。
白話文:
兔紅丸:治療痘瘡尚未發出時服用,預防病情加重;病情輕微者可不服用。
將辰砂(一兩,用絹袋裝好,放入罐中,懸在胎兒上方,以下藥材用水煮,用小火慢慢加水,不要煮乾,水煮盡即可停止)赤芍藥、乾葛、綠豆、升麻、甘草節、荊芥、麻黃、山楂、黑豆、赤小豆、防風、荔枝殼、牛蒡子(各一兩)研磨成粉末。用水二十碗煎煮至十碗,濾去藥渣,用辰砂水乾焙成粉末,加入白麵五錢。取一隻活兔,刺破四蹄放血,將血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五歲以上者服用五丸,十歲以上者服用十丸,用三豆湯送服。最好在臘八日取兔血製藥。
2. 清毒保嬰丹
每歲春分秋分日服一丸,能預消痘毒。若服三年六次,痘盡消減痘必無虞。此方神秘,本忌輕傳,但慈幼心不能已,得者寶之。
纏豆藤(一兩五錢,其藤八月間收毛豆梗上纏繞紅細者是,採取陰乾,妙在此藥主)
山楂 生地黃 牛蒡子 辰砂(水飛各一兩) 升麻(七錢) 獨活(二錢) 甘草 黃連 赤芍藥 桔梗 當歸(各五錢) 赤豆(七十粒) 黑豆(三十粒) 連翹(七錢五分) 苦絲瓜(二根,長五寸,隔年經霜者,燒灰存性)各為細末,砂糖和丸如李核大,每服一丸,濃煎甘草湯化下。
諸藥須預先精辨,遇春分秋分或上元中元修合,務在精誠,忌婦人貓犬見,合時向太陽祝藥曰:神仙妙藥,體合自然,嬰兒吞服,天地齊年,吾奉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一氣七遍。
白話文:
清毒保嬰丹
每年春分、秋分各服用一丸,可以預防麻疹病毒。如果連續服用三年,共六次,麻疹就會完全消失,不必擔心。這個方子很珍貴,本不應該輕易傳授,但基於慈幼之心,不得已才公開,得到此方的人要好好珍惜。
藥材包括:纏豆藤(選取八月間生長在毛豆梗上,紅色細小的藤蔓,陰乾,此藥為主要藥材)、山楂、生地黃、牛蒡子、硃砂(水飛,各一量)、升麻(七錢)、獨活(二錢)、甘草、黃連、赤芍藥、桔梗、當歸(各五錢)、赤豆(七十粒)、黑豆(三十粒)、連翹(七錢五分)、苦絲瓜(兩根,長五寸,需隔年經霜的,燒成灰)、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砂糖和成李核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濃煎的甘草湯送服。
所有藥材都必須仔細辨認,最好在春分、秋分或上元節、中元節配製,製藥過程必須虔誠謹慎,忌諱婦女、貓、狗看見。配製藥丸時,面向太陽,祈禱道:「神仙妙藥,符合自然規律,嬰兒服用,天地同壽,我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念七遍。
3. 延生方
兒生臍帶脫落,取置新瓦上,用炭火四圍燒煙,將盡,瓦盞蓋之,地上存性,研細末。將透明硃砂亦為細末,水飛過。若臍帶重五分,硃砂二分半,以生地黃當歸濃煎汁一二蜆殼調和,前兩味抹兒上齶間及母乳頭,一日之內用盡,次日大便穢垢,終身則無瘡疹諸疾。此十分妙法也。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臍帶脫落後,將其放在新的瓦片上,用炭火在四周燻烤,快燒盡時,用瓦片蓋住,使其在地上自然風乾,然後研磨成細粉。將朱砂也研磨成細粉,用水飛法提純。如果臍帶重五分(約合現代重量單位),就用二點五分(約合現代重量單位)的朱砂,用生地黃和當歸濃煎的汁液,加入一到二個蜆殼的量調和,將這兩種藥粉塗抹在嬰兒的上顎和母親的乳頭上,一天內用完。第二天嬰兒就會排出汙穢,終身都不會患上瘡疹等疾病。這是非常有效的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