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卷之九 (1)
卷之九 (1)
1. 透肌散
治痘初出不大起發
紫草、人參、蟬蛻、芍藥、甘草、木通
上水一鍾,姜一片,棗一枚,煎五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透肌散
治痘瘡初期,疹子不大且不突出。
藥方:紫草、人參、蟬蛻、芍藥、甘草、木通。
用法:以上藥材用水一碗,加薑片一片,大棗一枚,煎煮至五分之一碗,不限時服用。
2. 紫草飲
治痘瘡欲發不發或出之未透者
紫草、芍藥、麻黃、當歸、甘草
上水一鍾,煎至五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紫草飲
治療痘瘡將要發作卻未發作,或者發作但未完全透出的情況。
藥方:紫草、芍藥、麻黃、當歸、甘草。
用法:以上藥材用水一盅煎煮至五分,不拘時服用。
3. 活血散
治表實痘色紅赤,煩躁作熱。
芍藥、紫草、蟬蛻、生地黃、防風、甘草。
上用水一鍾煎五分服。
白話文:
活血散
治療外感實證引起的痘疹,症狀表現為痘疹顏色紅赤、煩躁、發熱。
藥物組成:芍藥、紫草、蟬蛻、生地黃、防風、甘草。
用法用量:以上藥材用水一鍾煎煮,取五分服用。
4. 加味四聖散
治痘出表虛一二日色白血淡不大起者
紫草、木通、木香、黃耆、川芎、甘草、人參、蟬蛻
上水一鍾,糯米百十粒,煎五分服。
白話文:
加味四聖散
治療痘疹初發,症狀為發病一兩天,顏色蒼白,血色淡薄,痘疹隆起不顯著者。
藥物組成:紫草、木通、木香、黃耆、川芎、甘草、人參、蟬蛻。
用法:以上藥材用水一碗,加入糯米一百粒左右,煎煮至五分之一碗的量服用。
5. 五味枳殼湯
治裡實煩躁發熱,大小便不通
枳殼、茯苓、大黃、甘草、當歸
用水一鍾,煎五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五味枳殼湯
治療腸胃積滯、煩躁發熱,大小便不通暢。
藥方:枳殼、茯苓、大黃、甘草、當歸。
用法:取水一杯,煎煮至五分之一,不拘時服用。
6. 蜜皂法
治痘出一二日大便不通
用蜜二兩熬如飴,加皂角末二錢,攪勻捻作梃子三四條,將一條通入穀道內,如不通再納一條,自然通矣。
如痘將收黶時不宜下者,用此法導,既黶之後,有此者又當下也。
白話文:
蜜皂法:治療痘瘡發病一到兩天,大便不通的情況。
用兩錢蜂蜜熬成糖稀狀,加入二錢皂角末,攪拌均勻後搓成三到四根條狀物。將其中一根條狀物插入肛門,如果還是不通,再插入一根,自然就會通暢。
如果痘瘡將要結痂時不宜通便,則不宜使用此法。痘瘡結痂之後,如果仍有便秘的情況,就可以使用這個方法導瀉。
7. 三酥餅子
方見前;治瘡三日前不大起發,煩躁熱瀉加減用。
白話文:
三酥餅子:方劑在前文已記載;治療瘡瘍,若三日內腫痛不顯著加重,並伴隨煩躁、發熱、腹瀉等症狀,可根據情況增減藥物。
8. 化毒湯
治麻痘出如痱瘡。
升麻、赤茯苓、玄參、桔梗、芍藥、甘草。
水一鍾煎五分服。
白話文:
化毒湯
治療麻疹出疹如同痱子一樣的方劑。
藥材:升麻、赤茯苓、玄參、桔梗、芍藥、甘草。
用法:用水一碗煎成五分之一碗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