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凡例八款 (1)
凡例八款 (1)
1. 病源
赤屬血;白屬氣;有濕;有痰。
丹溪云:「帶下是濕熱為病。白屬氣,赤屬血,以治濕為主。亦有胃中痰濕流下,滲入膀胱,當升提其氣,帶自止矣。」帶下之名,由奇經八脈有帶在腰,如帶之狀,其病生於帶脈之下,故以為名。
白話文:
帶下病(白帶)的病因是:紅色分泌物屬於血;白色分泌物屬於氣;另外還有濕氣的因素;以及痰液的因素。
朱丹溪說:「帶下病是因為濕熱引起的。白色的屬於氣,紅色的屬於血,治療上應以去除濕氣為主。也有因為胃裡的痰濕向下流,滲入膀胱,這時應當提升陽氣,帶下病自然就會停止。」 帶下這個名稱,是因為奇經八脈中有帶脈在腰部,像一條帶子的形狀,而這種病發生在帶脈的下方,因此就用這個名稱來命名。
2. 形證
帶下之病,其患有五:若傷於足厥陰肝經,其色則青如泥;若傷於手少陰心經,其色赤如紅;若傷於手太陰肺經,其色白形如涕;若傷於足太陰脾經,其色則黃若爛瓜;若傷足少陰腎之經,則其色黑如海帶。雖形分五色,多是怒氣傷肝。夫肝屬木,脾屬土,肝邪乘脾,木氣剋土,則脾受傷而有濕熱生焉。熱則流通,所至滑濁之物滲入膀胱,從小便而出也。
白話文:
婦女的帶下病,大致有五種情況:如果病因是傷害到足厥陰肝經,分泌物顏色會像青泥一樣;如果病因是傷害到手少陰心經,分泌物顏色會像紅色一樣;如果病因是傷害到手太陰肺經,分泌物顏色會像白色鼻涕一樣;如果病因是傷害到足太陰脾經,分泌物顏色會像黃色爛瓜一樣;如果病因是傷害到足少陰腎經,分泌物顏色會像海帶一樣的黑色。雖然分泌物顏色有五種不同,但大多是因為生氣導致肝臟受損。肝臟五行屬木,脾臟五行屬土,當肝臟的邪氣侵犯脾臟,木會剋土,導致脾臟受傷而產生濕熱。熱會到處流動,使黏稠的物質滲入膀胱,最後從小便排出。
3. 脈法
赤白帶脈虛小滑者生,緊實大數者死。
白話文:
脈象如果呈現紅色或白色,而且帶脈(指腹部側面,與脈搏相關的位置)的脈搏虛弱、細小而滑順,表示病人生存的機會較大;如果脈搏呈現緊繃、堅實、粗大而快速,表示病人死亡的機會較大。
4. 治法
一治帶下宜寒者溫之,熱者清之,濕者燥之,虛者補之,滑者澀之
一濕熱下陷宜用 椿根柏皮湯
一肥人濕痰帶下宜用 蒼朮半夏湯
一肝氣怒郁白帶下宜用 化郁調氣湯
一婦人白濁白淫與男子白淋同治
一氣虛帶下宜用 參朮湯
一血虛帶下宜用 四物湯加 茯苓 澤瀉 白芷 牡蠣
一氣血不調赤白帶下宜用 調氣固真湯
一虛寒帶下宜用 溫經湯
一氣血久虛赤白帶下宜用 補宮丸 鹿茸丸 固真丸 當歸煎
一帶下久滑不止宜用 固腸丸
白話文:
治療帶下病(女性陰道分泌物異常),原則是:屬於寒性的,就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屬於熱性的,就用清涼的藥物治療;屬於濕性的,就用乾燥的藥物治療;屬於虛性的,就用補益的藥物治療;屬於滑脫不止的,就用收澀的藥物治療。
如果因為濕熱往下走導致帶下病,適合用椿根柏皮湯。
如果是體型肥胖、濕痰體質引起的帶下,適合用蒼朮半夏湯。
如果因為肝氣鬱結、生氣導致白帶增多,適合用化郁調氣湯。
婦女的白濁、白淫,與男子的白淋,治療方法相同。
如果因為氣虛導致帶下病,適合用參朮湯。
如果因為血虛導致帶下病,適合用四物湯,並加入茯苓、澤瀉、白芷、牡蠣。
如果因為氣血不調導致赤白帶下(分泌物顏色異常),適合用調氣固真湯。
如果因為虛寒導致帶下病,適合用溫經湯。
如果因為氣血長期虛弱導致赤白帶下,適合用補宮丸、鹿茸丸、固真丸、當歸煎。
如果帶下病持續滑脫不止,適合用固腸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