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

1. 玄參散

治口舌上生瘡連牙齦爛痛

玄參、升麻、獨活、麥門冬、黃芩、黃柏、大黃、犀角、山梔子、甘草、前胡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治療口舌生瘡,甚至連牙齦都潰爛疼痛的狀況。

使用玄參、升麻、獨活、麥門冬、黃芩、黃柏、大黃、犀角、山梔子、甘草、前胡這些藥材。

將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後服用。

2. 碧玉散

治心肺積熱上攻或生口瘡或喉腫痛

青黛、盆硝、蒲黃、甘草

上為末,每少許吹細細嚥下,或用沙糖為丸,每一丸噙化下。

白話文:

治療心肺積熱向上侵襲,導致口瘡或喉嚨腫痛的症狀。

藥材包含:青黛、盆硝、蒲黃、甘草。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少量吹入喉嚨,然後慢慢吞下;或者用砂糖做成藥丸,每次含化一丸吞下。

3. 柳花散

治熱口瘡

青黛、蒲黃

上為細末,用清米泔水漱搽。

白話文:

治療因熱引起的口瘡。

將青黛和蒲黃磨成細末,用澄清的米泔水漱口並塗抹患處。

4. 陰陽散

治口瘡初起

黃連、乾薑(生等分)

上用咀口內嚼爛,吐去涎水。

白話文:

治療剛開始發生的口腔潰瘍。

使用黃連和乾薑(兩者分量相等)。

將以上藥材嚼爛,含在口中,然後吐掉口水。

5. 玉紅散

治口疳瘡

黃丹(少) 寒水石(煅) 冰片(五釐)

上為細末,用清米泔水漱搽。

白話文:

治療口瘡(口內潰瘍)。

將少量黃丹、煅燒過的寒水石和五釐(約為0.15克)的冰片,一起研磨成細粉,用清米水漱口並塗抹患處。

6. 紅礬散

治口瘡

用紅棗不拘多少,去核,每個內將明礬裝滿,火煅存性為末,搽口瘡上。

白話文:

治療口瘡的藥方:

使用紅棗,數量不拘,將棗核去除,在每個紅棗裡面裝滿明礬,然後用火燒煅使其變成粉末,將粉末塗抹在口瘡患處。